范文大全
童话剧剧本
童话剧剧本篇1
第一幕:
(旁白):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它们快乐的生活着。小熊要在新年这天邀请朋友们做客,一大清早,小熊们就开始忙里忙外了。(音乐起,房子,树,小熊上场)
House:HayNewYear。Wearehouse。
Trees:Wearetrees。HayNewYear。
Tree:I’mTree。
Tree:I’mgreen。
Trees:We’retheforest。
(树后退至背景处)
Bear1:HayNewYear。Myname’at。I’mbigbrother。
Bear2:Myname’sFrank。Thisismycar。Icandriveacar。
Bear3:I’mBob。I’magoodboy。I’magoodboy。
Bear4:I’mTom。Ilikeridingabike。
Bear5:I’mJoe。Ilikeplayingfootball。
Bear6:I’mKen。I’malittleboy。Icandraw。
(熊爸爸,熊妈妈上场)
Dady:I’mtheirfather。
Mumy:I’mtheirmother。
Bears:Morning,Mum。Morning,Dady。
(Bears唱Mymother,myfather。)
Mumy:Let’shavearest,OK?Children。
Bears:OK!Yes!(下场)
MumyDady:Today’ewyear。Wearegoingtoplayahost。Let’sgetready。
第二幕:小熊的朋友上场。
1.音乐起,花上场。
Flower:I’mredflower。
Flower:I’myellowflower。
Flower:I’mpurpleflower。
Flower:I’mblueflower。
Flower:I’mpinkflower。
Flowers:We’reflowers。
Dady:Hello,flowers。Welcome!
Flowers:Hello,littlebears。
Dady:Howareyou?
Flowers:Fine,thankyou。Andyou?
Dady:I’mfine,ein,please。
Flowers:Thankyou。
(花退至背景)
2.音乐起兔上
Rait1:I’mRait。
Rait2:I’mLittleRait。
Rait3:I’mRait,too。
Raits:We’reRaits。
Rait:Lilltebear要请客,我们去做客。Let’sgo。
Raits:OK!
(敲门)
Mumy:Whoareyou?
Raits:WeareRaits。MayIcomein?
Mumy:Comein,please。
Howareyou?
Raits:Thankyou。
Dady:Let’lay。
(song:Jump,Jump,Jump。)
3.
Mokey1:I’mMokey。Icanclimb。
Mokey2:I’mMokey。
Mokey3:I’mMokey,too。
Mokey4:Icanclimbupthetree。
Mokeys:weareMokeys。
()
Mokeys:weareMokeys。MayIcomein?
Mumy:comein,please。
Dady:Gladtomeetyou。
Mokeys:Gladtomeetyou,too。Bananas,bananas,yellowbananas。
Hereyouare。
Dady:Thankyou。
Mumydady:Let’ing。Let’sdance。
Mokeys:OK!
(singanddance:Climb,climb,climb。)
4.
Elephant1:Ihavealongnose。
Elephant2:Pleasegue。WhatamI?
Elephant,elephant,bigelephant。
Elephant3:Yes。Doyoulikeme?
Yes。
Ilikelittleelephant。
Ilikeelephant,too。
Elephant:Today’ewyear。
Mumy:Haynewyear。
Elephants:Haynewyear。
Dady:Comein,please。
Elephants:Thankyou。
5.
Tiger,tiger
Wow,Wow!
Tiger1:I’mTiger。
Tiger2:I’mTiger,too。Today’ewyear。
Tiger1:
Tigers:Openthedoor!Openthedoor!
DadyMumy:No,no,goaway,goaway。
Tigers:Ihavenofriends。
6.
Panda1:I’mPanda。
Panda2:I’mPanda,too。
Panda3:I’mPanda,too。
Pandas:We’rePandas。Today’ewyear。Haynewyear!
Mumy:Hello,Pandas。Haynewyear!
Pandas:Haynewyear!
Mumy:Comein,please。
Pandas:Thankyou!
7.
Bird1:I’mBird。
Bird2:I’mBird。Icainginthetree。
Bird3:I’mBird,too。
Birds:We’reBirds。Today’ewyear。Haynewyear!
Dady:Hi,Birds!Howareyou?
Birds:Fine,thankyou。Andyou?
Birds:Thankyou。
Birds:OK!
(song:Littlebirdcainginthetree。)
8.
Fish1:I’mFish。
Fish2:I’mFish,too。
Fish:We’reFish。>,!
Fish1:Frog,Frog!Let’ sgotogether,OK?
Frog1:OK!Frogs,Frogs!Let’sgo!Let’sgo!
Frogs:Let’sgo!Let’sgo!
Dady,Mumy:
Frogs:Haynewyear!Haynewyear!
Dady,Mumy:Haynewyear!Comein,please。Mygoodfriends。
9.
Tigers:Ihavenofriends。LittleBear!LittleBear!
Dady,Mumy:What?
Tigers:Let’efriends,OK?
Dady,Mumy:Let’efriends,OK?
OK!
Dady,Mumy:Tigers,comein,please。
第三幕:(小熊端上水果)
Bear:Ales,ales,redales。
Ales,ales,redales。
Bear:Bananas,bananas,yellowbananas。
Bananas,bananas,yellowbananas。
Bear:Pears,pears,yellowpears。
Pears,pears,yellowpears。
Bear:Grapes,grapes,purplegrapes。
Grapes,grapes,purplegrapes。
众唱:Alesarered。Alesaresweet。
Ilikeredandsweetales。
童话剧剧本篇2
童话故事重口化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魔法森林里,生活着一群我们熟知的经典人物,或我们自以为熟知的人物,有一天,他们发现自己被困在一个地方,在这里,所有的幸福结局都不见了,这地方就是我们的世界。这是《格林》。魔法或许已被遗忘,但它就在人们的身旁,童话角色或许已不记得自己曾经是谁,但他们还活着。决定命运的战争已经开始,要赢得胜利,我们必须像个真正的斗士那样去战斗。这是《童话镇》。这些我们熟悉的童话故事已经面目全非,充满了悬疑魔幻暗黑和穿越,那个已经被无数人熟悉到每一个毛孔的童话王国,似乎正在向阴暗的冷酷仙境转变。尽管有人说《格林》不过还原了格林童话的原始版本,但有谁会深究这个呢?《童话镇》和《格林》获得高收视,这与美剧市场整体变得重口味不无关系,而这些改编正是吸引观众的地方。每年,艾美奖决定了未来美剧的制作方向。艾美奖影响力屡遭滑铁卢,预示着电视影响力在美国本土的下滑,诚然,电视消遣已经越来越难以hold住美国人的注意力,分众细划的市场趋势便难以避免,锁定高端观众,再用重口味的感官刺激吸引其眼球,便成为普遍的制作策略。由此美剧重口味趋势便不难理解了。
当然,《格林》和《童话镇》与《行尸走肉》《整容室》《斯巴达克斯血与沙》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往昔在B级片里才得见的血腥情节,如今已成为电视荧屏上的周播的日常戏。2013年开始,《行尸走肉》还将推出更加阴森恐怖的黑白版,并且,重口味的风气已经逐渐蔓延,主打青春牌的CW电视网就先后在《邪恶力量》《绯闻女孩》和《吸血鬼日记》中不断炮制关于灵异、恐怖、奢华甚至性的话题,不断把各种禁忌收入到剧集中,以此来吸引年轻观众的眼球,连向来以打造合家欢影视剧见长的ABC此番也做足了情调转而口味重型化。此外,美剧节奏也愈发加快,看似冗长的肥皂剧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近两年是童话年,不光好莱坞推出了好几部童话电影,美剧也同时开播了《童话镇》和《格林》。就美剧而言,happy ending本就是稀缺现象,所以这两部剧集与其说在讲童话故事,不如说是拿出了我们熟悉的童话故事人物,把他们现实化并置于魔幻的平台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童话剧改编的进步。
揭开童话真面目
应该没有人会说自己不喜欢童话吧,那么暗黑了的童话王国你还喜欢吗?答案从《格林》和《童话镇》的收视来看似乎是值得肯定的。如果我们去追究童话的“本源”――这似乎根本是个不可能的事情。中国观众所熟悉的西方童话,主要是源自《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几个翻译、引进的经典文本,但这“经典”本身,就是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以《小红帽》为例,广为流传的版本就有一百多个,大家最熟悉的,自然是《格林童话》里的小女孩。可那是经过800余年的流传、演变后,经由格林兄弟的搜集、整理、加工,才呈现了这副模样。观众所熟悉的影视中的“童话王国”,是被迪斯尼或好莱坞经过精心包装后奉上的皆大欢喜的“合家欢”。譬如白雪公主,故事原型来自于《格林童话》,直到1937年,迪士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善良战胜邪恶、举家同乐的基调,奠定了迪士尼童话王国的基石,随着一部又一部经典童话被迪士尼打造出来,于是,观众已经在脑海里早就被深刻印上了迪士尼式的“童话王国”的模样。
“合家欢”久了,观众势必会腻,这是历来颠扑不破的经验。于是,随着新世纪的脚步,“黑暗童话”的时代逐渐来临。1998年,两个日本女作家出版过一本名叫《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书中用似是而非的精神分析学方法重新拆解了一遍《格林童话》,两位作者以还原格林童话初版“原貌”的名义,把《白雪公主》《灰姑娘》《青蛙王子》《睡美人》等经典故事都重写了一遍,于是这些童话故事被“还原”成了血腥、残忍的重口味故事。奇怪的是,这样的“还原”被大众接受了,然后被翻译成若干种文字,迅速传播。好莱坞迎头赶上这股风潮。2011年电影《血红帽》《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和《白雪公主与猎人》里,在剧集《童话镇》《格林》里,迪士尼所奠定的气质也被悉数改变。要说将“童话王国”成功篡改成暗黑王国的,还得算《童话镇》,剧中把经典的童话人物穿插着放在一起,挨个“冷酷”了一遍,成功打造了一个因邪恶诅咒而产生的阴云密布的“缅因镇”。剧中,一个现实世界的女人得知自己是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的女儿,而白雪公主和王子这对被邪恶女巫诅咒了的可怜夫妻,在缅因镇的他们已经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我们进入童话,与我们熟悉的人大玩一把,我们要把人物形象带到现实世界。这部剧集会平衡现实世界与童话世界。” 该剧制片人之一爱德华・基齐斯说。
2011年至2012年的暗黑大潮,一直延续到2013年,原来恐怖形象的正在变得越来越“亲和”――想想《吸血鬼日记》里的吸血鬼达蒙和斯特芬是怎样让少女们尖叫的?就连以残暴著称的吸血鬼祖先以利亚也因为古典优雅而备受喜爱。反观传统童话,如果再看一遍同样的桥段,只会被嫌弃老掉牙。如今到底有多少每天拿着iPad的年轻观众孩会对狼外婆的故事提起兴趣来呢?幸福的童年都少不了童话的影子,每一句“很久很久以前”之后,人们期待的都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的结局,而暗黑童话讲的是现实和童话的差别。包括2011年的《小红帽》和2012年的《魔镜魔镜》,已经不适合儿童观看,转而成为成年人观看的童话改编电视剧/电影。《纽约时报》报道曾经对电影《白雪公主和猎人》评价说:“它们都是时下的银幕风向标,摒弃了上世纪迪士尼将惊悚民间故事改编成温馨的卡通音乐剧的创作手法。”有评论家声称:“童话故事永远都不可能同黑暗起源完全分开。以当代标准来看,格林兄弟的原版故事中充满性与暴力。”这么看来,经典童话故事翻拍看似在颠覆原著,但事实上,它们又回归到了故事的本来面目。当大人们给孩子们读故事哄他们入睡后,打开电视看《格林》,或独自去欣赏《白雪公主与狩猎人》时,他们正在感受比“格林兄弟”还要古老的童话故事。
颠覆是童话的延续
《童话镇》中,被白雪公主无意中剥夺了爱人的巫后,发誓要破坏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的幸福,于是她施了一个暗黑毒咒,把所有童话故事里的人物都困在了缅因州的一个小镇上。生活在这里的童话人物不会记得自己的童话人生,他们不会记得自己是谁,爱过谁,恨过谁,当然,他们也不会变老。在他们的记忆里,他们就一直生活在这个镇上,一直这么按部就班的生活着,他们有一个严厉心怀叵测的女镇长,镇上还有个古怪的富翁,一个从来没有走过的大钟,他们也从未想过走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然后有一天,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儿――女镇长的养子,他每天都拿着一本童话书,书里的一切都是小镇里每个人物的过往历史。他有天走出了童话镇,找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白雪公主和王子的女儿艾玛,他把她带来小镇,因为他知道,艾玛是唯一能破除魔咒的人。从这开始,童话和现实生活终于有了交集。剧中有两个时空,一个是童话人物生存的童话时空,另一个是被诅咒后时间停滞的现实时空,也就是童话镇,两个时空中的人物一一对应,但现实衍生人物已经忘记了自己的童话人物身份。“很不幸,这就意味着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在书写我们所熟知的那段爱情故事之前,要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管什么时候,一部电视剧里,总会有一段爱情故事,二者缺一不可。”制片人基奇斯说。“在童话世界里,我们知道这两个人结合在一起。如今,在童话镇上,王子有自己的妻子,他和白雪公主不可能在一起。这就是咒语的可恶之处,它剥夺了你生活里所有的挚爱。”
《童话镇》故事的基础设定其实并不新鲜,一切都源于这样的问题:格林兄弟时代的白雪公主来到现代世界会怎么样?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之后是什么样?这些这正是好莱坞偏爱的商业模式:套路耳熟能详,感情爱憎分明,讲一个观众熟悉的故事最能稳赚不赔。然而《童话镇》志不在此。霍洛维茨说,“童话里充满了魔法、英雄主义、恐惧和快乐,但也留下了所有这些未解答的问题。千百年来这些童话衍生了千百个版本,而我们想通过探索这些问题,讲一个我们自己的版本。”长年以来,“家庭电视剧”在美国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微妙的概念,许多时候“适宜儿童观看”对成年人来说意味着幼稚乏味,而《童话镇》却成功打破了这一界限。
暗黑《童话镇》的背后
早在2004年,《童话镇》的制作人霍罗威茨和基齐斯就有了最初的故事构想,但两人随后加入了《迷失》剧组,所以一直等到《迷失》播出全部结束,二人真正开始了《童话镇》的创作。2011年2月,当这部剧集被ABC正式预订后,两人请来了《迷失》的重量级制片达蒙・林德沃夫担任首播顾问,霍罗威茨和基齐斯说,林道夫是制片方面的教父,《童话镇》流淌着他的DNA。“最开始我们把剧本卖给ABC时,他们说先做个试播吧……我们立刻失望地倒入沙发。然后开始哭泣。” 基齐斯说。由于ABC电视台对迪斯尼的从属关系,《童话镇》方便地从迪斯尼获得了宽泛的改编权。“他们给了我们执照。”基齐斯说,“我有可能错了,不过我认为这是第一次白雪公主在屏幕上佩上宝剑,以及怀孕生子。我们杀死了一个小矮人。我们还让灰姑娘答应把自己生的第一个孩子送人。这些改编都非常大胆。白雪公主与王子相遇的方式是她偷了他的东西。我们对刻画绝望中等待拯救的少女没有兴趣。我们希望讲述顽强的女人不惧怕使用权力的故事,因为这和当下的状况更有关联。”但是《童话镇》开播后收视高的吓人,它的成绩大概是ABC除王牌喜剧《摩登家庭》外收视表现最好的剧集了,甚至刷新了电视网在这个时段近3年来的收视纪录。 《童话镇》的编剧团队也大多是《迷失》的原班人马,很多人拿两部剧做比较。基齐斯说:“不是一个如何打破诅咒的英雄故事,而是一趟研究角色心理的旅程。与赎罪有关,而与希望有关。关乎父亲,而关乎母亲。”
《童话镇》第二季陷入一个套路:抽丝剥茧地解开谜团,谜团却一团套着一团永远也解不完。好在童话人物够多,一个个带到现实中来,但是要逐一解救将会是非常遥远的事。你可以看得出编剧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把那么多童话故事中的人物要放在一起,这样错综复杂似乎也只有《迷失》的编剧能编织出来。再有解套绝对是个大工程,观众颇有当年《迷失》播出时,一点点蛛丝马迹都被研究得底朝天的感觉了。
为什么《童话镇》如此受欢迎?该剧的女主角饰演艾玛的詹妮弗・莫里森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这部电视剧真的代表着对各种现实角色的一种诅咒,而且你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出路,将大家集合起来找到一个出路。电视剧情节跟现实有一种驱动关系,这些都是社会底层最普遍的事情。”《童话镇》以艾玛成为一个视角,带着我们扒开童话的外套进入阴暗的内核。《童话镇》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所散发的人文气质,剧中的童话人物大多来自家喻户晓童话故事,这些伴随着一代代电视观众长大的童话人物给人带来的亲切感和安全感使剧集具有了天然的亲和力。
“童话故事是我们处理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尽管黑暗,但它们仍带给我们一丝阳光。”基齐斯说,“想想看,1937年,正是大萧条余波未消之时,白雪公主的电影拍出来了,这多有意思。为什么现在拍《童话镇》?看看我们处于怎样的一个时代吧。”《童话镇》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希望用童话故事的开头,讲述一个残酷现实的故事的剧集,故事从美丽的白雪公主和英俊的王子开始,讲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残酷童话故事。而你会坚持看到最终结局吗?
《童话镇》里被改写了的童话人物
白雪公主
经典形象:美丽的善良公主
变身形象:平民范儿的白雪公主被逼无奈,成了强悍的会拿剑的女战士。在施了咒语的缅因镇她是一名文艺范儿的女教师。
白马王子
经典形象:勇敢追求真爱的英俊王子
变身形象:孪生哥哥在皇宫战死后,他麻雀变凤凰成了王子。在缅因镇他因受到诅咒昏迷,醒来一切皆忘记。
巫后
经典形象:狠毒嫉妒心报复心集于一身的后母
变身形象:受了情商于是开始疯狂施咒报复。在缅因镇她是镇长,邪恶但有泯灭不了的母爱。
小红帽
经典形象:伶俐善良的小姑娘
变身形象:能和狼互相变身,在缅因镇上她是餐厅的服务生,店老板是她外婆,随时都监视着她的一切行动,关键时刻还会操着武器战斗。
灰姑娘
经典形象:温婉勤劳一枚好姑娘
变身形象:灰姑娘强烈的想摆脱继母家的生活,为了参加舞会她和侏儒怪做了交易,但她没有信守诺言。在缅因镇她成了餐厅女佣,并未婚先孕。
阿拉丁
经典形象:聪明好运的穷孩子
变身形象:阿拉丁居然爱上了巫后,为了她情愿变成了魔镜。作为缅因镇的官方报纸的记者,他依然是巫后镇长的小跟班。
神仙教母
经典形象:慈爱善良但不能违抗魔法旨意的仙女教母
变身形象:神仙教母一挥魔杖准备让灰姑娘辛德瑞拉美梦成真的时候,侏儒怪把神仙教母给杀了――使她成为了这部ABC魔幻剧集中第一位翘辫子的迪士尼经典角色。
疯帽子
经典形象:在《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疯帽子把做帽子当作信仰,他勇敢无畏,不遗余力地保护着爱丽丝。
变身形象:因为掉进巫后设计的陷阱,他利用帽子魔法离开女儿带着巫后去了仙境救出了巫后的母亲,但他永远留在了仙境。于是永远在不停地做帽子,回去女儿身边,终于变成了疯帽子。
铁钩船长
童话剧剧本篇3
关键词:童话剧亲子
童话剧表演是幼儿喜爱的一种将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表演的游戏活动,童话剧表演不仅有助于幼儿记忆故事内容。而且能带给幼儿灵魂上的触动、心灵上的慰藉和情感上的激励,是能影响幼儿一生发展的艺术,对幼儿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幼儿园亲子活动是幼儿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幼儿园有计划地为家长和儿童安排的增进家长与儿童之间的情感交流活动。它让幼儿体验了初步的交往关系。为幼儿间、幼儿和家长间搭建交往平台,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以笔者在一线多年教学活动中的经验。要是能将童话剧与亲子活动结合起来,应该会起到很好的化学反应。在这里。笔者想借助幼儿园一学期一次的亲子活动即“六一”家长开放日,创建条件,让家长也参与进来。和孩子共同宪成一场亲子童话剧表演。经过与家长的沟通和策划,将本次活动主题定为“孩子的六一,家长的童年”。活动内容为“同一剧本,两版儿童剧”。我们和家长根据该策划开始童话剧的编排和创演。
一、亲子同心。共同创演
1.齐心协力。搜索剧本
在选择剧本上,我们认为童话剧表演应当符合幼儿认知发展过程,如果低于幼儿认知,会因为程度太浅而失去兴趣:超出认知发展,则会因为难度过大而使幼儿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在教师、家长和幼儿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最后决定用一个可爱并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谁吃了我的苹果》来作为表演剧本。
2.用心良苦。巧选音乐
一个完美的童话剧必须有音乐的装点,因为在童话剧中,音乐对整个剧情的发展起着烘托、渲染、塑造形象的作用,音乐的选择不仅应充分考虑小朋友的喜好,也应该满足童话剧剧情的需要。为了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在设计时,我们也参考了一些类似的童话剧,吸收其优点,提炼其精华。在经过精心的改编后,我们加入了时下流行的歌舞《小苹果》,儿歌《长颈鹿》、《两只小象》、《美丽的芭蕾》等。这些歌曲既能吸引孩子,让孩子整体参与,也能和童话剧剧情相结合,情境貌并存,完善和丰满童话剧的表达。选择这些音乐及歌曲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大多数是幼儿学过的、会唱的,可以很自然地融入童话剧的表演当中。
3.公平挑选。适当角色
童话剧《谁吃了我的苹果》经过设计与改编,确保每一个幼儿和家长都能参与其中。我们做了两份调查表,分别是成人和孩子的。挑选演员,既要公平,还要适合,我们当天就把角色表发给了所有家长,让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来表演。第二天,我们让演员进行了角色试演,很快定下了角色。幼儿在角色的选择上,我们完全尊重他们的意愿,为他们提供自主协商、自主分配角色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分析他们的喜好与特长,引导其扮演与其相适宜的角色,并加以练习。
4.共同努力。制作道具
逼真的场景是表演好童话剧的关键,幼儿能真正融于故事情境,从中体验表演的快乐。我们为幼儿专门开设了一个小舞台――童话小剧场,提供道具、服装、头饰、化妆镜、童话剧场景等,引导幼儿及家长一起收集废旧材料,进行道具制作。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也有利于幼儿理解童话、融入情境。
5.精心推敲。反复排演
改编剧本、音乐和排演是不断循环、交替的,当剧本或音乐有所改动,演员的对白、歌唱、舞蹈内容就会有所改动,所以排演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经过家长和老师按照剧本结构框架,精心推敲角色语言,同时要考虑与切合角色的身份和剧情相配合的动作、语态、语调。剧本改编过程中,可以选择适合的情景,根据角色特点和幼儿、家长的特长,有机地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增强童话剧的舞台表现力和感染力。最后又加入了录音的效果,使这部剧变得更加有血有肉了,很快一台剧就成型了。
二、亲子同乐。反响热烈
终于等到了6月1日,活动当天家长和孩子早早就到了幼儿园,各自分配好任务,负责化妆的,负责摆放道具的,负责音响的,家长和孩子忙得乐此不疲。孩子们各显身手,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表演没有开始,你永远不会知道孩子们会表演什么。而家长们的表演,个个诙谐幽默,不禁让台下学声雷动,孩子们更是目不转睛,生怕错过每一个动作。看着台上的爸爸妈妈,孩子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喜悦。
这次童话剧演出很成功,该种形式的活动虽说是首次尝试,但却给孩子与家长带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童话盛宴。孩子们尽情享受童话剧带来的快乐,也从父母身上学到自信,看到惊喜。家长也感受到孩子的世界,看到孩子的另一面。亲子之间增进了解,其乐融融。
从活动结束家长的反馈表中也能看出家长们非常喜欢这样一种形式的亲子活动,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类似的活动,并且感谢幼儿园给了他们这次机会回味了童年,同时也更深刻地意识到儿童剧能带给孩子成长和快乐。
三、结论
童话剧剧本篇4
黑猫警长、白猫警士、小兔、熊大婶、山羊、袋鼠、白鸽侦探、猴大夫、狐狸、小猪
场景一:森林警察局
——黑猫警长戴着眼镜,坐在沙发上看报纸,这时,电话铃声响,放下眼镜,接电话。
警长:恩,我的眼镜呢?白鸽侦探,白鸽侦探,我是黑猫警长,我是黑猫警长,请速到我办公室来。
白鸽:报告警长,我来了。
警长:刚才有人竟在我的眼皮底下偷了我的眼镜,我命令你立刻侦破这个案子。
白鸽:是,警长,我一定尽快抓住小偷。
警长:去吧!
场景二:森林里
——(音乐)白鸽在森林里飞舞,四处查找眼镜的下落,熊大婶带着熊宝宝在摘果子,山羊兄弟在叮当叮当地钉房子,小兔在大树下跳来跳去,一群袋鼠在草地上玩球。其中袋鼠甲从口袋中拿出眼镜,戴在脸上,东看西看,神气极了。
袋鼠乙:你带上这个真好玩,真奇怪。
袋鼠丙:瞧他的样子真够丑的。
袋鼠甲:太有意思了。
袋鼠乙:(抢过眼镜)来吧,让我看看,哈哈哈,真有意思。(拿起眼镜就走,袋鼠甲追)
袋鼠甲:还给我(追袋鼠乙)
袋鼠乙:让我玩一会儿。
袋鼠甲:站住,等等我,等等。(一群袋鼠追赶,白鸽侦探在上空飞翔。)
白鸽:警长,警长,我发现了你丢失的网眼镜。
警长:我命令你立刻将疑犯带回森林公安局去。
白鸽:是。(白鸽侦探飞到戴眼镜的袋鼠后边)站住。
袋鼠乙:干吗?
白鸽:站住。
袋鼠乙:干嘛呀?
白鸽:你们偷了我们警长的眼镜。
袋鼠(群):什么?他说什么?你说我们偷眼镜?
白鸽:现在马上跟我到森林公安局去。
袋鼠乙:哎,不不不(摇手) 你搞错了,这眼镜不是偷来的,是别人送给我的。
袋鼠(群):对,是送给我们的。
白鸽:对不起,现在马上到公安局去,有什么话到公安局再说吧。(白鸽上前抓袋鼠乙,互相推脱,拉扯,发生争执。)
袋鼠乙:我不去,眼镜不是我们偷的,凭什么去公安局?
袋鼠丙:你要干什么?干什么?走网吧,别理他。(其余袋鼠回家,袋鼠乙继续争执。)
袋鼠乙:去你的(使劲把白鸽推倒在地,离开。)
白鸽:哎呀,啊!(白鸽倒地)警长,快来援救!
——黑猫警长、白猫警士上场,警长抱起白鸽侦探。
警长:白鸽侦探,白鸽侦探。
白鸽:警长,是大袋鼠,快去追啊,快!
警长:白猫警士,快去捉拿大袋鼠,目标在四号地区。(飞机声音,白猫下场)
警长:坚持住啊,白鸽侦探,坚持住啊。(下场)
场景三:医院——急救室
猴大夫:白鸽侦探失血过多,需要输血,可是医院里没有适合白鸽侦探的血。
警长:我去想办法。(警长下场,用广播通知动物献血)森林居民们,森林居民们,请注意,白鸽侦探负重伤,急需输血,请大家帮忙,请大家帮忙。(2遍)
——猪、兔、熊、狐狸听到,依次来到医院急救室。
兔、猪等:我们去医院,走走,快点。(群)我们要给白鸽侦探输血,快,快!
猴大夫:不行,你们的血不能用。
动物(群):为什么?我们要给它献血,为什么?为什么不能用?(愤怒、生气状)
猴大夫:请安静,我们的红血球是圆形的,而鸟类的红血球是橄榄形的,所以不能用。
警长:乡亲们,乡亲们,别太着急,都怪我没讲清楚,我衷心的感谢大家这样热情的为白鸽侦探献血。
熊1:可是白鸽侦探没有血怎么办?
熊2:这怎么办呢?
熊3:有什么办法吗?
——两只白鸽从天而降,跳一段舞。
鸽子:我们来了,我们来了。
猴大夫:这下白鸽侦探有救了。
警长:太好了,真是太好了。(白猫警士上场)
白猫:警长,警长,我们抓住了大袋鼠,抓住了大袋鼠。
动物(群):哦,太好了,坏蛋抓住了,白鸽侦探也有救了,真是太好了!
——(音乐)所有动物一起跳舞,庆祝白鸽侦探获救,案情取得胜利。
旁白:后来,经过黑猫警长的认真调查,发现眼镜并不是袋鼠所偷,而是一只老鼠送给它的。但由于袋鼠动手打人,不讲道理,根据森林规定,被罚洗医院被单15天,大袋鼠以后再也不敢打人了。
——本剧节选于动画片《黑猫警长2》(剧情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做了修改)
童话剧剧本篇5
一、轻盈单纯的萌芽期
中国戏曲虽然从元代起就已昌盛,但是古代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专门为儿童创作、演出的戏剧。直到五四时期,随着儿童文学的兴起,人们开始认识到戏剧这种体裁对儿童有着极好的培育意义,儿童戏剧才应运而生。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它以舞台表演为中心,融合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建筑等多种艺术因素,通过视觉与听觉诉诸观众,富于直观性。对于主要凭借直观感知来思维的孩子,这种生动活泼的表演无疑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感情、给予思想的启迪和审美的享受,逐渐培养孩子对艺术的热爱之情与欣赏能力。可以说,相比儿童诗歌、散文、小说、童话等体裁,儿童戏剧是最能寓教于乐、寓美于乐的动态的文学样式。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草创期,先驱者们积极运用这种最有感染力的艺术武器,极大地推进了儿童文学的艺术影响,并在这一萌芽期迅速创立了中国现代儿童戏剧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早期的儿童戏剧大多以童话的内容和歌舞的形式呈现,在五四精神的沐浴下成长。1919年11月,郭沫若的第一个剧本、儿童歌剧《黎明》喜气洋洋地拉开了中国现代儿童戏剧的序幕。这出独幕剧内容十分简单,化用带有神话色彩的伊甸园的故事,由海蚌中跳出一对先觉的儿女,热烈地歌咏黎明、新生、乐园,并由群儿群女形成气势磅礴的合唱。唱词充满激情与诗意,运用象征手法,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但含义稍嫌深奥,儿童不易理解。无论从内容还是艺术表现来看,这幕童话剧均可看作是郭沫若那首革命浪漫主义抒情长诗《凤凰涅》的姊妹篇。正是《黎明》,奠定了中国现代儿童戏剧黎明时期的抒情浪漫基调。
五四时期儿童戏剧创作丰盛,郑振铎主编的《儿童世界》仅1922年就刊载了20多个儿童剧。其中取得最高成就的是《小朋友》杂志的主编黎锦晖,他一共写过13部儿童歌舞剧,代表作有两个:一是1922年创作的《葡萄仙子》,二是1927年创作的《小小画家》。《葡萄仙子》相比郭沫若的《黎明》,在人物和情节设置上明显地丰富化。它共分八场,故事情节较长,线索单一,唱词优雅,富有诗意,全剧渲染“爱”和“美”的主题,洋溢着一种欢快、轻柔、和谐的格调,艺术表现上具有浓郁的抒情味和美感。黎锦晖在192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单行本中阐明其创作本意在于从知(科学知识)、美(美感教育)、情(高尚的情操)三方面着手,来陶冶孩子们的心灵,培养孩子们“亲爱、仁慈、礼让、快乐的情绪,无丝毫怨恨、悲伤、争斗、欺凌的色彩。”能够跳出“文以载道”的旧框框,着意于艺术美的营造、儿童性的体察,这种鲜明的艺术姿态显示了儿童戏剧审美品位的确立及其现代品格的诞生。相较作者的第一部儿童剧、还是一种表情唱歌、略具歌剧雏形的《麻雀与小孩》而言,这出戏加进了舞剧,音乐上则用简单的和弦伴奏,在戏剧结构和音乐谱曲方面完成了儿童歌舞剧这一体裁的创造,为中国的新歌剧创作作了最早的尝试。1936年,在上海举行的“建设中国新歌剧问题座谈会”上,著名剧作家田汉、阳翰笙和洪深都一致推崇《葡萄仙子》,认为黎锦晖“为中国旧歌剧改革做出了成功的榜样”,其他与会者还说,“谈到新歌剧,首先要谈到黎锦晖,其次是田汉”。可以说,抒情歌舞剧《葡萄仙子》是中国现代儿童戏剧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与《葡萄仙子》风格相异的《小小画家》被作家自称为滑稽歌剧,前者侧重于空灵的抒情,后者则开始关注现实的刻画,且更富儿童情趣。该剧虽然场次仅两场,但戏剧冲突安排紧凑。这是一出轻喜剧,人物语言生动俏皮。如小画家讨厌背经,故意来了一段“孙子日:有馒头而不蒸乎?”的信口胡诌,这段自编《论语》透露着孩子调皮捣蛋的心性,塑造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顽童形象。设置风趣的台词、热闹的场面,可观赏性和轰动效应强。《小小画家》这部以现实为题材的童话剧以其具有时代气息的思想内容和活泼生动的艺术表现在上世纪20年代风靡全国。不少人认为“《小小画家》在中国儿童戏剧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从戏剧故事结构上来看,结尾显出了美中不足,三位“冬烘先生”对小画家因材施教的态度转变太快,缺少过渡与真实性。其实,在一部短剧里,不必要把一切矛盾都解决妥帖,也许更能引起人们思考。剧作者这样安排故事的发展,可能是过多地考虑了儿童急于看结尾的特点而忽略了故事本身的逻辑性。
综观这一时期的儿童戏剧的艺术表现,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内容题材上多为童话剧,人物多为自然界的动植物或神话中的仙人,现实人物较少,且个性塑造大多平面化,艺术形式上多为诗歌剧、歌舞剧,情节结构上较为单纯轻盈,大多为独幕剧,戏剧冲突单一甚至没有,矛盾往往化解得太过迅速简单,很少使用戏剧表现技巧;戏剧语言极具抒情性,唱词优美、富有诗意,格调轻快,多为喜剧,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且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乃至惟美主义色彩。
参照五四时期提倡写实主义的早期成人话剧,为什么儿童戏剧风行浪漫主义?这一风格与时代特点相吻合,五四时期朝气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初生牛犊般的锐气,影响着儿童戏剧在开创期的风貌,尤其是儿童的发现,带来了对童心童性的大力张扬。着力表现“爱”与“美”的儿童戏剧,蕴含着成人剧作者对儿童的亲切爱怜之心,一时不必像成人剧那样以反映沉重、深刻的社会问题为主旨。
诚然,作为新兴的儿童文学体裁,这一时期的儿童戏剧,在艺术上显得较为稚气,还远不成熟,尚处于萌芽期。但我们欣喜地看到,这棵刚刚绽放的花苗尽管不够壮健,却有着带露的鲜美,有着之后三、四十年代再难有的轻灵、晶莹之美。
二、简约沉凝的发展期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儿童的生活笼罩了沉重的阴霾,这股野蛮的外力也迫使刚诞生不久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偏离了原本的艺术发展轨道,由娇嫩的童心的歌唱转向现实的与呐喊。相比前一时期,随着题材内容的深重化,艺术风格上也有明显的转变。
抗战的时代催生了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个特异现象,即由少年儿童组成的儿童剧团的活跃,如新安旅行团、孩子剧团、育才学校戏剧组、昆明儿童剧团、厦门儿童剧团、中国模范儿童剧团等应时而生,他们辗转各地演出大量的儿童剧目。这些剧目由于重大的政治任务的紧迫驱使,在形式上大多小
型化、轻型化、通俗化,如街头剧、活报剧等。抗战初期,由于全民动员抗日的气氛浓厚、对抗战前途的估计过于简单,儿童剧作中也往往充斥着一种天真的乐观。剧作者带有盲目乐观性质的高昂情绪和急躁心态也影响到剧作艺术,往往为了追求主题传达的速效而仓促上阵,艺术制作粗糙,其突出的毛病是政治化、概念化、标语化、公式化,不管在儿童特点还是在戏剧性方面,都没有给予特别的关注,尽管本阶段儿童戏剧数量巨大,甚至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然而艺术质量上乘者却乏善可陈。
可喜的是,在这一时期,一批颇具文名的成人戏剧的作家开始关心儿童戏剧事业,创作了一批讲究艺术的儿童剧,如于伶的《蹄下》、陈白尘的《两个孩子》、许幸之的《古庙钟声》等,有力地推进了30年代儿童戏剧艺术的发展。他们选择的内容题材多为战争中孩子的苦难生活,以高度的现实性来逼真地反映当时儿童的物质生存与精神世界。也许是因为苦难深重,所以在艺术风格上相应地更为沉稳、更为厚实。其创作手法主要为现实主义,在戏剧人物、戏剧冲突、戏剧情景的设置和戏剧技巧的运用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挖掘和丰富,使之具体化、多样化。
从具体体裁来看,由早期的童话歌舞剧开始转向写实的话剧,但照顾到儿童对歌曲喜唱易记的特点,在剧作的开头或中间、结尾往往穿插、附带一些歌曲,以烘托气氛、抒发感情、表明主旨。这是早期歌舞剧的余响,音乐成分也为注重写实的话剧增添了抒情的气氛,激发了孩子观赏的兴趣,引起共鸣。
戏剧人物大多为现实生活中的贫苦儿童,出场人数渐多,典型的如《古庙钟声》一剧就有22个孩子,且性格各异。人物台词个性化,同时还注意儿童的好玩、好斗心性,间用插科打诨式的对话,造成生动活泼的戏剧效果,使得对小孩而言过于庄重严肃的主题表达显得更有趣味。
人物之间的冲突也开始转为复杂,剧中往往设置两重戏剧冲突一层是正面的孩子与反面的敌对势力之间你死我活的政治冲突,另一层属于孩子内部由于性格、意志不同产生的争斗。两层冲突使戏剧更有“戏”可做,加强了戏剧性。如《蹄下》在表现中国人与法国巡捕的这一揭示主旨的冲突前,先安排了3个孩子的生意之争。其实,真正展露儿童剧特性的倒是后一层冲突,因为在儿童之间的冲突中能充分展开人物的性格,见出儿童的性情,且颇现儿童的情趣,戏剧效果更为活泼、逼真,更能使小观众们感同身受,发出会心的笑、流出同情的泪。人物塑造的具体化、个性化,戏剧冲突的双重化、复杂化,相比20年代儿童剧中千人一面、冲突太过单一,是一个明显突破。
本阶段的儿童剧艺术更值得注意的是戏剧技巧如悬念、铺垫、发现、陡转等手法的初步运用。技巧运用较好的当属陈白尘的《两个孩子》。剧本一开头就设置了一个悬念,大和尚叫小和尚出去看看那“三个人”有没有来,通过大小和尚的对话设置一个接一个的悬念,扣人心弦。作者还别出心裁地将第二场安排为“梦境”,以虚幻的美梦来与第三场醒来后发现的残酷现实作对比,从而使剧情陡转,庙宇的倒塌表明了仙人救国梦想的崩溃。尽管这部剧作人数不多、场面不大,但由于取材角度的新巧与情节结构设计的匠心,使它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从戏剧情感基调来讲,相比五四时期的轻音乐般的喜剧,30年代的儿童剧因为更多的写实而添了深重的情感,一般有两种分野:一是反映孩子的苦难且多以孩子的死亡作结、气氛凄惨的悲剧,如《蹄下》、《两个孩子》等,更多的则是正剧,且是微带喜剧品格的正剧,剧中有玩笑和幽默,结尾洋溢着昂扬乐观的革命情绪,如《古庙钟声》、《儿童世界》等。
较之20年代的儿童歌舞剧,30年代抗战前期注重写实的话剧对儿童性的表现有大的加强,已塑造了一些栩栩如生的儿童形象。同时,由于大剧作家的加盟,在戏剧性上也有大的开拓。但是,大量仓促上阵的小型剧未经过艺术的细致打磨,因此人物缺乏个性,台词口号化,情节推进过快而缺乏必要的过渡,形式尚嫌呆板,缺乏深厚的感染力量。即使像熊佛西这样的成人剧作名家,其《儿童世界》一剧的艺术也存在这样的毛病。所以,若仅从艺术水准来看,本时期的儿童剧还处于发展期。但应该公正地看到,在水深火热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剧对民族解放、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它也依然是有价值的。
三、丰厚细致的成熟期
40年代(包括30年代末),各种儿童剧团继续在农村、城市辗转演出,儿童剧的创作也较为兴盛,宣传抗战和进行解放斗争、表现儿童苦难依然是时尚的主题。经过20年左右的摸索成长,去掉了萌芽期的轻飘、发展期的浮躁,在本阶段出现了艺术上渐趋成熟的儿童剧,较为成功的有石凌鹤的《乐园进行曲》(1939)、董林肯的《小主人》(1942)和《表》(1947)、包蕾的《巨人的花园》(1946)、张石流的《小小马戏班》(1948)等。这一时期的儿童剧情节容量大大扩展,由此也带来了人物个性的立体化、艺术结构的复杂化、手法技巧的多样化,在儿童性和戏剧性的结合上都较前两个阶段有较大的完善。
首先看人物塑造。这时期的儿童剧往往设置形形的孩子来反映广阔的生活画面,儿童形象更为丰富和全面,使各类小观众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如《小主人》不仅设置不同阶级出身的孩子,而且即使同为穷孩子(7个)或同为富孩子(5个),个性均有不同。设计庞杂的人物体系,可以多方位多层次地表现不同出身、不同性格的孩子面对社会风雨的不同反应。单就某些个体而言,也充分注意到个性的多侧面及其转变的过程性。如《小主人》中的弟弟长福,一开始浓墨重彩地凸现他的率性顽皮,之后苦难的流浪生活磨去了他曾有的活泼,使他由一个在姐姐呵护下的小淘气变成了悉心照顾两个妹妹的懂事的小哥哥,这样一个可怜、可爱、可亲、可敬的男孩形象,使人过目难忘。包括一些反面人物,如《小主人》中的邱德少爷,作者塑造时也注意其少爷脾气与孩子脾气的结合,显得很真实。这种在丰富的故事情节中演绎人物,相比之前对个性的单层面表现要更具体、更有立体感。40年代的儿童剧为中国戏剧人物画廊平添了几个有血有肉有特色的儿童形象。
其次看情节安排与结构艺术。随着故事情节的拉长,儿童剧的场次也增多,三幕以上的多幕剧成为普遍形式。其突破主要表现在:一、有的增加序幕和尾声,使结构显得更为完整。如引起轰动的长篇儿童剧《乐园进行曲》的序幕,表现战争中人们逃难的凄惨场景,奠定一个悲的基调,与后面由悲进入喜的情节发展作一对比。而尾声的处理,大多采用歌唱或歌舞的形式,既点明了主题,又渲染了气氛,把演出推向最高潮。二、在线索上,有些剧作开始运用双线结构,如《小主人》以孩子们不同的生活圈子拉开两条线,一条是由当女佣的姐姐秋香牵起的富孩子圈子,一条是由弟弟长福牵起的流浪儿世界。这两条线索时有相交,但往往又一触
即离,到剧终才由姐弟相认把两条线绾结在一起。这样的结构安排,可以使二线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又可借其碰撞发生的反作用力急剧推进情节发展,拓展戏的延伸空间。三、情节曲折变化,且安排得张驰有度。四幕剧《小主人》在这方面处理得极为成功。第一幕《少年不知愁》竭力表现战前孩子充满欢乐的生活,以天真的语言和顽皮的举止来表现孩子的万般活泼。然而灾难突降,第二幕《朱门酒肉臭》、第三幕《路有冻死骨》就展开穷、富孩子生活的比较。第四幕《快把孩子救》中情节的安排更注意悲与喜、喜与悲的交叉,如剧终当长福好不容易与姐姐相会、且听到窗外小凤的歌声,团聚的喜气逐渐积累时,紧接着就安排了一声刹车声、小凤被富家汽车轧死的悲剧,这一驰一张在没有任何过渡的骤变中极大地加强了后者的力度,摄人心魄。精心安排高低起伏、张驰有度的情节,这是一般剧作都要注意的问题,但这对于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儿童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做法适应了孩子爱“动”好“变”的身心特点,接受效应好。四、结构上其他处理如伏笔、照应等比前一时期更为精心细致,即使是台词,也注意到了先伏后应。如《小主人》第一幕,长福唱着京戏中的“我忍饥挨饿”上台,到后面真的“忍饥挨饿”。前面的喜与后面的悲相勾连,加强对比力度,也使结构显得分外严谨。
通观40年代儿童剧的创作方法,主要是继承30年代的现实主义,即以“最积极的、最现实的、最有教育意味的、最能引起儿童关心和儿童兴趣的”题材,引导儿童在战争中成长。大胆揭露现实、逼真地反映现实的大型六幕抗战剧《乐园进行曲》被认为是“破天荒的创举”、“为中国话剧运动史上所罕见”。现实主义手法运用得最好的当推《小主人》,它以鲜明的时代性、现实性、儿童性及其催人泪下的悲剧力量和高超的艺术表现,代表了这一时期现实主义儿童剧的最高成就,“是继黎锦晖的《葡萄仙子》之后,中国儿童戏剧发展进程中又一里程碑式的作品。”现实主义主潮之外,偶尔也出现了浪漫主义剧作的浪花,如包蕾的童话剧《巨人的花园》,将想象和现实相揉和,不仅着意对主题精神的夸张表达,也注意对人物的具体塑造,已大大超越了20年代只重情调的轻盈单纯的童话剧。从戏剧情感来看,本阶段的儿童剧大多为正剧,但也有喜剧、悲剧。严峻残酷的时代生活,使悲剧的表现更为成功,即使是正剧、戏剧,也或多或少含有悲剧品格。在短短的30年发展中,中国的儿童剧已达到了较为完善的境地,尤其是几部代表作的矗立,标志着40年代的儿童剧已渐入成熟期。
童话剧剧本篇6
第1次颁发:剧目奖(19个)
颁奖嘉宾:话剧《信义兄弟》人物原型、CCTV感动中国人物孙东林;加拿大孔子学院院长鲁子问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我们的荆轲》、长江人民艺术剧院《信仰》、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市儿童艺术剧院责任有限公司《四世同堂》、中国人民总政治部话剧团《生命档案》、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钢的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知己》、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谁主沉浮》、 河南省话剧院《红旗渠》、甘肃省话剧院《天下第一桥》、武汉人民艺术剧院《裂变1911》、广州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春雪润之》、安徽省话剧院《魂系小岗》、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乌兰牧骑《小村总理》、 宁夏话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福建人民艺术剧院《小平,您好》、广东省话剧院有限公司《与妻书》、 延边歌舞团《海》、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大川之灵》、青岛市话剧院、德国威斯特法伦剧院《龙牙》
第2次颁发:小剧场奖、儿童剧奖(13个,其中小剧场奖6个,儿童剧奖7个)
颁奖嘉宾:曹禺故乡潜江市市长张桂华;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晓鹰
中国国家话剧院《向上走,向下走》、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罐头小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活性炭》、广西壮族自治区话剧团《老街》、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神马都是水浒》、太原市话剧团《信仰之光》、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绝对小孩》、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宠物总动员》、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我的麦哲伦海峡》、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成长的快乐》、河北省话剧院《“下次开船”港》、成都市少儿艺术团《寻找大熊猫》、兰州市儿童艺术剧团《天鹅琴》
第二轮:编剧奖(14人)、经营管理奖(25人)
第1次颁发:编剧奖(14人)
颁奖嘉宾:湖北省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刚;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孟冰
莫言(任鸣代领)、 何冀平、 童道明、万方、王宏、 武亚军、刘深、 杨林、黄平安、戴嵘、李容、王秀琴、王鹏博、解涛
第2次颁发:经营管理奖(25人)
颁奖嘉宾:湖北省文化厅长杜建国;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福麟;北京市文化局巡视员吴然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崔宁、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刘方平、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赵寒冰、盟邦(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车向蓝、东方桥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吴倩、中国国家话剧院先锋剧场傅维伯、北京龙马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王明辉、北京蓬蒿人剧场王翔、北京典雅天地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李典、哲腾(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傅若岩、 北京丽华星光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田旭、长江人民艺术剧院夏晓华、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刘晓辉、北京一九九八国际青年艺术剧团都子、河北省话剧院李体华、 宁夏话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甘露、呼伦贝尔民族歌舞剧院话剧团朱朝霞、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杜江宁、广州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王筱頔、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王文龙、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杨宁、福建人民艺术剧院饶文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高文琪、大庆话剧院尤伟东、上海艺挚艺术团童歆
第三轮:导演奖(13人)、舞美奖(14人)
第1次颁发:导演奖(13人)
颁奖嘉宾:
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成国;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连生
郭蔡雪、丁如如、焦刚、李伯男、黄凯、宋国锋、韩雪松、钟海、戈弋、王雅男、雷国华、韩杰、李大海
第2次颁发:舞美奖(14人)
颁奖嘉宾: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万贵;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刘卫红
郑博、冯磊、孙大庆、孙东、王宏刚、次仁桑珠、赵谨、刘家旺、孟彬、蒋全洲、胡佐、王璞、卢浩
第四轮:表演奖(共56人,分2次颁发)
第1次颁发:表演奖(28人)
颁奖嘉宾: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猛;文艺局副巡视员李小虹
王世文、张峰、祁宏业、罗军、何吉光、廖伟、李跃民、李冬梅、孟庆宝、徐纯学、张卫旗、张黎明、刘红梅、郭达、秦海璐、辛柏青、徐丽霞、郝丽萍、张凤伦、曹丹、李宝华、胡小莉、崔志彬、王明刚、王阳、路羽、孙亚军、常小川
第2次颁发:表演奖(28人)
颁奖嘉宾: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赵斌;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涂勇
滕飞、庄嘉敏、魏鹏、姚壮飞、蔡小艺、徐晓青、任旺、凌宗英、庞磊、靳东、康建民、张译、郭广平、徐铮、丁志诚、陶虹、胡军、洪卫、周逵、张林、宋怀强、徐幸、李建华、倪晔、崔钟、邓乔治、张建英、朱静瑛
第五轮:评论奖(3人)、荣誉奖(5人)
童话剧剧本篇7
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创办于1993年,至今共举办了7届,已成为全国儿童剧坛颇具影响的文化品牌,深受少年儿童和家长们的喜爱。此次演出的剧目,大多为近年来创演的新戏,既有话剧、京剧、歌舞剧,又有木偶剧和卡通剧;既有展现当代孩子学习生活的现代题材,又有表现抗战时期少年英雄的历史故事、色彩瑰丽的童话剧和神话剧等。
在本届展演剧目中,现实题材作品成为一大亮点。《古丢丢》、《第七片花瓣》、《山里的泥鳅》和《花季如歌》等表现当代青少年生活和精神风貌的儿童剧演出场次最多,观众反应也最热烈。其中,《山里的泥鳅》和《第七片花瓣》及时生动地反映了农民工子弟学习生活的诸多问题而《花季如歌》则通过一场车祸,展示了人们在道德、法制和家庭的考验下的不同言行,使观众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
本届展演的儿童剧在创作观念上力图突破陈规,更贴近生活、时代和社会。《古丢丢》等一些佳作更将笔触深入到孩子的心灵深处,开掘出另一番天地。专家和观众纷纷认为,把一个弱智女孩纳入儿童剧创作的视野,且作为主角展现出来,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古丢丢》看似简单的剧情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处处闪耀着可贵的童心童趣,富有哲理,发人深省。《古丢丢》的成功,自然源于创作者扎实的生活基础,该剧编剧曾当过9年小学教师,由于对少年学生的心态和行为非常熟悉,因此笔下人物的形象生动鲜活,令人难忘。
《第七片花瓣》的编剧来自部队,他的孩子正在念中学。为了创作这部戏,编剧又特地去一个中学深入生活好几个月。该剧演出时得到了众多中学生的认同,他们纷纷表示在舞台上看到了自己的学校、自己的班级,也看到了自己。
当安徽省话剧院的儿童剧《山里的泥鳅》为300多个农民工子弟进行专场演出时,全场掌声笑声不断。当剧情进入高潮,小观众们情绪高涨,纷纷站起来高声欢叫。演员谢幕时气氛更为热烈,很多孩子沉浸在戏里不肯离场。
儿童剧《古丢丢》为盲童学校学生的专场演出也令人十分感动。在演出后的观演互动中,一位老师道出了盲童学生观看《古丢丢》特别激动的原因――因为按现在的政策,盲童家庭可以再生一个健康的子女,于是,盲童们往往有不被重视的情形。《古丢丢》提醒大家,千万不要把有生理缺陷的孩子丢在视线之外,他们同样需要关爱。
为农民工子弟和孤残儿童举行慰问演出专场,是本届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的新增项目。这个活动不仅在农民工子弟和孤残儿童中引起了热烈反响,也受到教育部门和各方面的很高评价。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展演活动组委会于5月18日举行了一场题为《为了灾区的儿童》的赈灾义演,向灾区受难儿童奉献一份爱心。
“儿童剧艺术对于未成年人的素质教育具有不可缺失、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作为~项公益性事业,应该立法支持保障儿童剧事业,不能走完全的市场化道路”。在组委会组织的儿童剧理论研讨会上,三十多位儿童剧编导演和评论、理论工作者一致提出了上述看法。
童话剧剧本篇8
童蕾,在国民印象里一直是“红色经典”中的女神级人物。她是戎装加身的 “田雨”,也是旗袍端庄的“叶玉珊”,是乱世佳人,是革命情人。虽是女神,童蕾也吃过不少“苦”,那一遍遍落下的眼泪,甚至黄海波还曾因NG给她下跪,听小资娓娓道来。
《乱世三义》的故事讲述了乱世下结义的三兄弟,其中由黄海波饰演的“唐子义”和童蕾饰演的“叶玉珊”有一段虐恋,这也是在“义”下体现“情”的一方面。当乱世碰上美人,爱而不得的揪心剧情赚够了观众眼泪。高级虐,不仅虐观众,也虐演员。
“在上戏,老师曾经说过:要做一个好演员,必须像孩子一样看世界,像孩子一样去考虑,去思维,要发自内心的去演戏。”
童蕾回忆起那段虐心的经历,有时候要和黄海波对戏3、4个小时,琢磨角色,调整情绪,有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即兴表演很多。众所周知,按照剧本来演是相对轻松的事情,若是临场发挥,则要相当的功力。当面对黄海波这个“戏疯子”,童蕾也有招架不住的时候,“海波有时候会晃点我,一场哭戏的眼泪是掉了一遍又一遍,为此他还给我下过跪,我都原谅他了,这对演员都很正常。”
也就是“这对演员都很正常”的心态,童蕾不断的接受着挑战。在春寒料峭的一月,童蕾出生在靠近东海边的小城宁波,因缘际会,这个温婉袅娜的江南女子考入了上戏,这所“每个人都崇尚的学府”。毕业后,拍了一些都市剧,但是对于童蕾而言,真正的演艺事业是从《亮剑》开始。“当时我同学知道我要开始‘革命’了都觉得不可思议。结果《亮剑》一播,找我的本子全是年代戏”。就这样,童蕾一口气拍了《狼毒花》、《青春之歌》、《红色记忆》、《英雄之城》到如今的《乱世三义》,成了名符其实的“革命女郎”。
“我也想不明白怎么会一直拍革命戏呢?”有人说,童蕾长了一张年代脸。其实童蕾的美,远不止于此。
如果长得漂亮就可以成名,那为何还有很多佳丽苦苦守候?拿黄海波来说,他绝对不算帅的,也就是这种接地气的独特气质成全了荧屏“国民女婿”。童蕾的美,不单单只是漂亮,而是那种透出来的清秀端庄气质。透过她纯净的眼睛,仿佛就可以看到那战乱背后生灵涂炭的悲伤,而在那种悲伤后面还隐藏着曾经的美好。就是这种一看见就感觉满是故事的演员,才会富有年代感。
作为女演员,拥有姣好的容貌,谁都愿意去拍一些青春靓丽的偶像剧。华丽的打扮、舒适的拍摄环境、俊男美女……可惜这些在年代剧里都是不具备的,取而代之的是枪炮四起,恶劣的拍摄环境、不华丽甚至扮丑的角色,有时还会碰上“夏天拍冬天的戏,冬天拍夏天的戏”。艰苦的条件,总有受不了的时候。“任何行业都会抱怨,这种抱怨也是甜蜜的抱怨,得到观众认可的时候就会很开心,毕竟没人逼自己嘛”。
作为非主流里的主流年代戏,童蕾的荧屏形象一直是各大卫视所青睐的。或许下班回家打开电视就可以看见童蕾那独特的美。
身为魔羯座的童蕾,自然是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随意翻看她的微博、博客,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每篇博文几乎都有上万的查阅,几百评论。童蕾分享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寓言故事,博友随她忧随她喜,默默关注。有时候更新的比较勤,有时候也会消失一段时间,仿佛是邻家妹子,让人心疼关心。微博中的她,关心大众生活:“房产新政”、“食品安全”、“糟心的服务机构”,就如同剧中饰演的形象一样,正义、果敢。有时候她也会分享她做的水果拼盘、旅游心经、人生感悟等等。她在微博上写到,“一个人的美丽,并不是容颜,而是所有经历过的往事,在心中留下伤痕又褪去,令人坚强而安谧。”就是这么一个美丽而又真诚的女子,童蕾诠释的人生智慧还有很多很多。
“都梁老师跟我说,‘人到了一定阶段,就不要再被动的接受一些事物,而是要主动去规划自己的人生了。’”
对童蕾而言,演艺生涯还很长,她可以随心而舞,在《舞林大会》上接触“摩登”。可以穿戎装耍帅气,也可以穿旗袍秀端庄。对于如今热门的轻喜剧,童蕾也很愿意尝试。
闲下来的时候,童蕾喜欢坐在窗边的沙发,看书,读剧本,听喜爱的歌,或是静静地坐在海滩上,听海倾诉,任思绪驰骋。
“戏剧中的起起落落,人生也是如此……”
或许将演绎“革命”到底本身就是一种宿命。
遇见不同的自己
小资CHIC!:对于童蕾穿旗袍的装扮我一直惊艳在心,在家你喜欢什么样的着装?
童蕾:我一直对穿旗袍不是特别有信心,感觉一些东方美十足的姑娘更适合,我平时比较常穿的是一些洋装,对于大家对我旗袍装扮的认可挺意外,当然也挺高兴的。现在接受采访是在家里,所以穿的是休闲装,也没有带妆,因为在家我更多喜欢放松舒适的感觉。平时主要活动是和家人逛逛街,喝喝茶,和好朋友们聊聊微信。
小资CHIC!:在生活中你如何打扮自己?你喜欢小动物吗?
童蕾:生活中一般看场合,和朋友出去吃饭的话还是会稍微打扮下,比如牛仔裤、裙子、靴子之类的,还是以休闲为主,会画一些淡妆。很喜欢小动物,尤其喜欢狗狗,从小家里就养了狗,觉得狗狗们很忠诚很可爱。
小资CHIC!:从古装到时装,从谍战戎装再到旗袍,你更青睐哪一种装扮?
童蕾:时装平时也会穿,就会觉得穿一些古装或者戎装更有意思。
小资CHIC!:不同的装扮是否会遇见不同的自己?
童蕾:每次穿都是一次新的体验,会重新看一下自己不同装备的感觉和不同气质的自己,这可能也是演员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可以体验不同时代的感觉。总的来说古装戏演的不算太多,未来我还是很想在这个领域多尝试一下。
小资CHIC!:在话剧《风声》中你饰演周迅曾演过的顾晓梦,也受到了导演的夸赞。对你而言,话剧塑造的形象和电影中的区别在哪?你所理解的顾晓梦是什么样性格的人?
童蕾:周迅演的非常出色,电影和话剧还是有所区别,剧本也有所不同,所以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表达形式。我相信另一个人来演也会是完全另一种感觉,不太好比较。周迅的顾晓梦非常经典,我演的是我对人物理解后的呈现。
小资CHIC!:去年《乱世三义》中你饰演叶玉珊,是剧中的关键人物,媒体评价都很好,对你而言,这个形象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童蕾:对我而言,剧本给了人物非常丰满的形象,所以演员有创作的冲动和欲望;其次是剧组氛围非常好,让演员可以很投入的演这个角色;第三是因为多年演戏积累下的经验帮助我在塑造人物上更得心应手,叶玉珊也是我最投入最喜欢的角色之一。
黄海波因NG给我下过跪
小资CHIC!:叶玉珊的形象是否填补了抗战剧虐心爱恋的空白?
童蕾:我没想这么多,只是觉得作为演员出发点很纯粹,如果角色能打动自己我就愿意去塑造她,适合不适合我演,我能不能演好,观众喜欢不喜欢,别的可能没考虑那么多。
小资CHIC!:对于现在抗战剧都要来段恋情来吸引观众你怎么看?是市场需求,还是考虑人性?
童蕾:首先爱情是永恒的主题,不管生活中还是艺术创作,都是离不开情的,无论是爱情或者友情都是,电视剧是拍给大家看的,是引起大家共鸣的,所以考虑感情也是很合理的。
小资CHIC!:叶玉珊在剧中是虐恋形象,赚了观众很多眼泪,你在诠释这个形象的时候有没有很纠结,很抓狂,毕竟人物的心理很难把握。
童蕾:我很深的进入到这个人物内心,去感同身受叶玉珊的情感,所以没有太过纠结和抓狂,因为做演员就是要融入人物内心,其实不仅仅是叶玉珊很难演,每个人物要演好其实都挺难,但是作为演员就是要尽力的去诠释好每一个角色。
小资CHIC!:据说,你和黄海波有时候要对3、4个小时的戏,这期间你在找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要这么长时间去思考,感受?
童蕾:因为剧组创作氛围很好,所以很多台词会觉得还不够给力,加上我们都很爱琢磨,希望演的更深刻更好。很感谢这个剧组,因为很多剧组是赶进度的,并不允许演员去自由创作,而这部戏却让演员们最大化的发挥,感觉演的也很过瘾。
小资CHIC!:对于黄海波总是不按台词演戏总NG,你的感受是什么?有埋怨吗?
童蕾:因为很多戏都是现场临时改的,很多都是演员即兴演的,所以很多再来一遍的时候,之前讲的什么会记不住,会经常NG。海波他人很好,在片场也很照顾人。我们私下关系也非常好,不会有埋怨,现场骂骂他也都是开心的骂他,他也开心的接受,都是闹着玩的那种。
小资CHIC!:叶的爱情故事是个悲剧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那时候的爱情观和现在的爱情观有什么区别?
童蕾:是个悲剧,会出现这个悲剧是因为时代,在那样大时代背景下,个人是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的,感情就更没办法了,在戏里是自由恋爱,我们现在也是自由恋爱,无非是那个时代不允许自由恋爱,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他俩的感情在当时还是蛮超前的了。
不只是“红色恋人”
小资CHIC!:在你饰演的众多角色里,红色形象很深入人心,为什么会出演这么多红色电视剧呢?是因为家庭原因还是机会就是这样,不容选择?
童蕾:因为《亮剑》的走红,很多人把我定位“红色恋人”,所以很多类似的戏找我演,我也演了很多,也很喜欢,未来会想尝试更多不同感觉的角色。
小资CHIC!:抗战剧其实很考验人,环境差,装扮也不如宫廷剧、时装剧靓丽,你怎么样去克服这种落差呢?
童蕾:拍戏本身就是很辛苦的事情,我认为角色的美更胜于外表的美、环境的美,作为演员我更在意角色能否打动我,我相信观众也是这样做选择的,如果这个戏好看,粗布烂衫也喜欢看,如果这部戏不合理,粗制滥造,穿再漂亮观众也不会喜欢。
小资CHIC!:你曾经说“拍戏就是能把你生物钟调多乱就多乱的苦逼差事”你觉得做演员无奈吗?有想过放弃吗?又如何解劝自己呢?
童蕾:我觉得任何行业都会有抱怨,这种抱怨也都是甜蜜的抱怨,不会真的抱怨,我还是很享受做演员的,当戏播出的时候尤其得到观众认可的时候特别高兴,如果我觉得做演员很无奈的话可以不做啊,这个世界上没人逼我做嘛,呵呵。
小资CHIC!:你会挑剔饰演的角色,剧本、或者导演吗?
童蕾:我是这样的,拿到一个剧本看角色挺喜欢的,然后班底、导演很喜欢的话就会去接,如果这算挑剔的话可能是我对自己每个荧幕形象都比较挑剔吧。
小资CHIC!: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之前的越剧团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
童蕾:越剧团和话剧中心我都很喜欢,我很喜欢民族文化,因为大学专业学的是话剧,所以去了话剧艺术中心。
小资CHIC!:话剧演员和电视剧演员对演员的素质有哪些要求?你更喜欢哪个类型的演员?
童蕾:话剧表演和影视表演还是有所区别的,中国成名的演员90%多都是学话剧出身的吧,这俩的表演形式我都挺喜欢的,因为影视剧和话剧我目前都在演,所以对这两个类型演员当然也都挺喜欢的。
小资CHIC!:你饰演的角色多中规中矩或是悲情角色,有没有想过演轻喜剧类的电视剧,比如《龙门镖局》之类的,当个大姐大,或是极品女,或是比较颠覆的剩女?
童蕾:的确饰演轻喜剧少一些,我倒是挺想尝试的,希望未来可以和更多轻喜剧的剧组合作,也有一些新题材的作品带给观众。
小资CHIC!:有评价说,你的性格做不了偶像只能做演员,你觉得的这种评价是否有失偏颇?
童蕾:没有觉得有失偏颇,我更看重的还是角色本身,题材上倒是对自己没有太多限制。剧本好,角色好对我来说大于题材对我的吸引力。
小资CHIC!:你很少上综艺节目,是档期太紧吗?
童蕾:不是因为档期太紧,是因为我不太适合上综艺节目,综艺节目其实能够很好的拉近演员和观众的距离,让观众看到不同的一面,但是我的个性来说,对综艺节目还是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因为在场上你的灵活、应变,以及是不是能够互动的很好,都是要求蛮高的。
偶尔抒发小情怀
小资CHIC!:看你微博,你的生活还蛮小资的,偶尔做做美食,插插花,你怎么理解小资生活呢?觉得自己小资吗?
童蕾:我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就和微博上发的差不多,我觉得小资生活就是首先要热爱生活,这和生活品质或者生活内容本身关系不太大,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享受生活的人,它就可以称得上是小资生活。
小资CHIC!:你在微博除了发旅行的内容、生活的内容、拍戏的内容,还有很多人生感悟的话语,比如挫折、底线、误解等等,是不是生活中遇到了相同的问题才会有所感悟?
童蕾:有时候也不一定是当下的生活状态,这就是观众有时候说演员容易情绪化,这个情绪化不一定是负面的情绪,有时候会抒发一些小情怀,仅仅是一种抒发。
小资CHIC!:有时候你还对社会事件进行吐槽,比如房产税,替老百姓说话,你觉得作为演员,你的责任是什么?
童蕾:我的责任还是演好角色,这是我的本职,传递真善美是我真正想做的和应该做的,微博上我也就是一个普通人,偶尔表达下作为普通人的观点而已。
小资CHIC!:演过那么多爱情故事,你向往的爱情是什么样的?还相信爱情吗?
童蕾:我一直相信爱情,我演过很多爱情故事,看多了形形的爱情,所以对爱情的理解和体验可能更丰富一些,基于这些我对爱情反而更纯粹更坚信。我向往的爱情是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细水长流的那种感情。
小资CHIC!:除了当演员,有没有其他职业的考虑,比如写书当作家、做导演、监制?或者开公司……
童蕾:除了当演员还想过干很多事情,比如做生意什么的,但后来发现并不是很适合,所以还是做最适合我的职业比较好。
小资CHIC!:接下来会有什么计划,演什么类型的电视剧或电影?想挑战什么形象?
童蕾:刚接演了一个电视剧,2月份已经在深圳开机了。还要演出一部剧院的话剧,目前工作安排的很满。想挑战古装扮相。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101922.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意见和建议
本文目录一览: ★、 意见和建议篇1 ★、 意见和建议篇...刺激战场情侣网名都有什么
夫妻刺激战场网名 1、无爱~无伤i | 无欲~则刚i 2、以痛告...文艺昵称简约(132条)
本文目录一览: ★、 简约文艺的网名 ★、 文艺昵称简...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本文目录一览: ★、 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篇1 ★、...好的微信名
微信好名字 1、你是太阳暖我心i 2、佛系喜欢 3、有幸识...表达父爱如山经典诗句
表达父爱如山经典诗句 一、《洗儿》 二、娇女字平阳,...好听的网名
1、★゛只为等伱 2、旧年不复. 3、唯美↘名人 4、[]柚稚...实习自我鉴定
本文目录一览: ★、 实习自我鉴定篇1 ★、 实习自我鉴...昵称两个字玖(106条)
本文目录一览: ★、 带玖字的昵称两个字 ★、 带有玖...团委重点工作计划安排
本文目录一览: ★、 团委重点工作计划安排篇1 ★、 团...科技公司名称(经典205条)
科技公司名称 1、佳彩科技有限公司 2、【洛贝科技】 ...告知书的格式
本文目录一览: ★、 告知书的格式篇1 ★、 告知书的格...好听的三人闺蜜网名〖好听的三人闺蜜网名〗
好听的三人闺蜜网名 1、○一个抬头的距离 2、有些爱,...开学典礼发言稿
本文目录一览: ★、 开学典礼发言稿篇1 ★、 开学典礼...忙和累的句子(359条)
本文目录一览: ★、 太忙太累的唯美句子 ★、 形容很...最美最浪漫的情话
最美最浪漫的情话 1、我浪费时间虚度岁月的时候,觉得...最新一些好听的开场白
本文目录一览: ★、 最新一些好听的开场白篇1 ★、 最...小学体育教学反思
本文目录一览: ★、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篇1 ★、 小学体...关于游戏名字
游戏名字推荐 1、★魔妖★ 2、破灭屠场 3、柠檬树下的少...报销管理制度
本文目录一览: ★、 报销管理制度篇1 ★、 报销管理制...党员大会会议纪要
本文目录一览: ★、 党员大会会议纪要篇1 ★、 党员大...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本文目录一览: ★、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1 ★、 三年...单证员岗位要求
本文目录一览: ★、 单证员岗位要求篇1 ★、 单证员岗...藏在诗词里有诗意的好名字100个
藏在诗词里有诗意的好名字100个 一、采芳洲兮杜若。—...好听的句子
好听的句子 1、所谓秘密,是那些注定无法分享的事情。...qq男生超拽又霸气网名大全
qq网名男生超拽霸气 1、qq男生超拽又霸气网名大全 2、人...销售培训心得体会
本文目录一览: ★、 销售培训心得体会篇1 ★、 销售培...生活多姿多彩的句子
生活多姿多彩的句子 一、与更多优良的人在一路,你就...祭奠老人悼词
本文目录一览: ★、 祭奠老人悼词篇1 ★、 祭奠老人悼...工作总结模板
本文目录一览: ★、 工作总结模板篇1 ★、 工作总结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