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设计任务书范例
设计任务书范例篇1
一、概 况
(一)市域及城市概况
1. 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位于**省东北部,自古为“巴蜀要冲”。全市幅员面积1877.8平方公里,总人口85.86万人,市治保宁镇,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古为巴国别都。建国初属剑阁专区,1953年划入南充区, 1991年撤县设市,名**市。1993年南充撤地建市,**市为省直辖,由南充代管。
2. 地形地貌
**市地处盆地北沿低山丘陵区,海拔328-889米。
3.地质构造
**市位于**东部台区、川北台陷。区域地质构造简单,褶皱平缓。
4.气象水文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具冬干春旱、盛夏多雨、秋雨绵绵的特点。
5.历史文化及风景旅游资源
**市是全省7个部级历史文化名城中保存最大最好的古城,祠庙、古塔、楼台、亭阁等古建筑众多。其中张恒侯祠、五龙庙、永安寺为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占了南充全市4个部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3个。古城根据我国传统风水学而建,文化考古价值极高。
(二)城市概况
**市城区位于市域中北部的嘉陵江沿岸,距南充138公里,距成都351公里,由位于嘉陵江北岸的保宁镇、南岸的江南镇及七里镇三片组成,嘉陵江呈“u”字型环绕老城,盘龙山、锦屏山、东山相峙,相契于城中,是一座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完美体现建筑风水理论的历史文化名城。
**市历史悠久,置始已有2300多年,自公元前314年置县以来,历为郡、州、府、县治地,是古金牛道和米仓道的交汇处,一直是川北商业通道和军事重镇。战国时为巴国别都,西汉时为我国天文学研究中心,三国时为蜀巴西太守张飞驻守之地,历经朝代更迭,**这块山环水绕、人才辈出的风水宝地,积累了丰富的风景、名胜、古迹资源,沉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留下了今天这座宝贵的唐宋风貌的古城,成为巴蜀重要的文化名都。目前,**城内保存和恢复的历史遗迹众多,最具代表性的有:华光楼、张飞庙、滕王阁、川北道贡院、巴巴寺、清真寺、福音堂等,以及约1.5平方公里保存较完好的唐宋风貌式古民居群。1984年**被列为**省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其中著名品牌及特色产品有保宁醋、张飞牛肉及丝绸产品。
(三)项目概况
本次规划范围为南起双栅子街口,北至沙溪场,长约4公里的嘉陵江沿江地带及阆水路两侧30米范围,设计方根据重要地段实际需要,可以适当加宽设计范围。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4.《**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2001-2020)》
5.《**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
6.《阆水路西段城市景观风貌概念性规划设计任务书》
7.《**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8.《城市园绿化条例》
三、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塑造历史文化名城**山水文化旅游城市的风貌和特色,景观规划以保持古城风貌为前提,山、水、城的模式进行发展和深化,加强外部空间的和谐统一,在重点保护古城传统街区的同时,加强城西风景园林的建设,以完善的古城风貌,提升名城形象。
1、优化城市功能,改善城市交通,改善城市环境,控制城市容量。
2、弘扬历史文化,构建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
3、利用山水文化旅游资源,按照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塑造城市特色。
4、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着力塑造城市的空间环境和特色。
5、通过沿江城市景观及滨水空间的设计,突出**市整体的城市风貌。
6、处理好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体现超前性和可操作性。
四、设计理念
1、开辟江上游廊,构成水岸景观轴,以江岸绿化为主线,园林景观为节心,将点、线、面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防洪、城市干道、休闲为一体的一大景观。
2、针对阆水路西段不同区域作分区和组景,形成区域的景观特色。优化古城保护和城市建设,与古城区形成动静皆备的环境特色。
3、以丰富的造园手法,营造绿色的氛围,创造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合理安排游憩设施,丰富和满足市民及游客休闲娱乐的需要。
4、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以绿化为主,充分利用现状地形,工程投资合理分配,突出要点,着重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5、植物绿化,水绿相融;园林景观融入历史人文内涵,情趣悠然。
五、景观设计
1、分区与组景
阆水路西段可分为3大区域与城市布局规划相呼应协调。
阆水路西段与城市横向道路的交叉点结合带状绿地和下河梯道形成景观节点。景观上形成对景,优化视线效果,功能上扩大活动空间,利于缓冲人流,提供休息、观景、活动的环境空间。
(1)古城文化区(双栅子街至新村路口)
该段长约1.2公里,规划面积约4.56公顷,用地红线宽度35~42.5米,其中道路红线宽为16米,为了保持**古街道的风格,并与阆水路南段建设相协调,街道断面型式为主街宽8米,临建筑人行道宽5米,临江人行道宽3.0米。临江建筑为二至三层,屋面形式为坡屋顶。休闲区域宽15~22.5米,防洪抢险通道宽4.0米,顶部标高为361.28~361.58米。
由4个景观节点形成3个主题广场:
天文文化——风水文化——人文文化;
分别体现**的文化精髓,寓意**得天时、地利、人和。
(2)娱乐活动区(新村路口至规划道路)
该段长约1.6公里,规划面积约15.5公顷,道路红线宽度35.0米,临江人行道宽(防洪抢险道)4.0米,临江建筑六层以下,屋面形式为坡屋顶。景观、休闲区域为所围的河滩地,宽度按具体方案设计。防洪抢险道顶部标高为20年一遇洪水位。
由4个景观节点构成:
民俗表演台、文化广场——廊亭台地——饮食文化城——古渡口;
着重体现**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与市区相呼应,形成市政建设的配套设施,作为市民参与、娱乐、休闲的主要区域,营造浓厚文化艺术氛围。
(3)生态休闲区(规划道路至沙溪场)
该段长约1.2公里,规划面积约8.65公顷,道路红线宽度35米。
河川文化广场——观景台——安澜亭——沙溪风景园
与西山森林公园、蟠龙山森林公园大环境相结合,展示自然、生态的滨江景观,营造安静、惬意的休闲空间。
2、景点说明
根据以上景观节点形成阆水十景:
星云如斯——犀牛望月——碑林夕照——图腾起舞——远影三叠
西津晚渡——曲韵和流——临亭听涛——梅岭春坞——林溪漫道
(1)天文文化广场
**是我国古代民间天文中心。
**人落下闳是西汉著名历算天文学家,他创造的《太初历》是我国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完整的历法。他是浑天说的创始人之一,经他改进的赤道式浑天仪,在中国用了两千年。唐代的袁天罡、李淳风,二位阴阳风水学家在**观测天象,著作有《推背图》、《乙巳占》。
广场通过同心圆铺装营造出九大行星运行轨迹,圆心设置赤道式浑天仪雕塑,体现**古代天文文化。
广场两侧采用青条石作竹简式造型,扇形围合布局,在满足挡土功能同时,丰富立面造景,加强空间立体感,体现古典特色,石简上书《太初历》经典段落,如日食周期、二十四节气历法等,突出广场主题和古代伟大的天文成就。
景名“星云如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响一绝而不还兮,万物如斯而逝!”——曹植《九愁赋》,
星空依旧,江水长流,在感叹往昔同时,与时俱进,再创辉煌,升华广场主题。
(2)风水文化广场
**是我国古代风水之都。
“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其山川形势独特,山水城融为一体。其城市选址是按照我国古代风水学的理论为指导选择的,非常符合“形势法”即“龙”、“砂”、“穴”、“水”、“向”的意象。
地雕景观(**缩景)与景观溪流相结合,充分展示**的优越地理环境。按照**市总体规划,置犀牛亭,将东风路之石犀牛迁回原处,以镇水神兽雕塑点题。
景名“犀牛望月”
犀牛为中华民族镇水怪之吉祥兽。
给人以良好愿望的企盼,寓意**的美好未来。
(3)人文文化广场
历史名人、文化名人的名言轶事以石刻的形成碑林石景,聚集人气,突出人文景观特色。
景名“碑林夕照”
传承着深邃的历史,寄托着丰富情感,孕育出多少的风云故事,残阳夕照,更增添几分厚重。
(4)民俗表演台、文化广场
**在远古是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巴渝文化:动人心魄的打钱棍,朴实酣畅的花灯戏,风情万种的剪纸、皮影, 深情优美的山歌调、打夯歌,耐人寻味的川剧座唱,仰扬顿挫的茶馆评 书等等,构成了巴渝民俗文化的瑰丽长廊。
表演台和文化广场给多才多艺的**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从流传于**民间的民俗艺术中,看到饶有特色的巴渝遗风。
该节点是娱乐活动区域的集中体现,位于**市较场路西端,背靠滨江路西端布置。它西临嘉陵江,北望滕王阁,南眺锦屏山,与刀背梁山隔江相望,整个地势东高西低,环境优雅。
根据**市规划设计院设计的**市王家咀文化广场方案进行景观优化,具体方案:
①保留规划方案的休闲树林、儿童乐园;整合露天舞池、音乐广场。
②延长较场路道路中线,突出坡地景观,完善园路组织,加强景观视线的纵深,在绿岛设置船帆雕塑,形成对景,加强滨水氛围。
③围合的湖面曲折有致,驳岸采用草接水和卵石缓坡的处理方式,体现自然山水特色。
④民俗表演台设置装饰图腾灯柱,加强立面景观效果
景名“图腾起舞”、“远影三叠”
“三叠凄凉渭城曲,数枝闲淡**花。”——陆游诗
(5)饮食文化城
久负胜名的保宁醋、干牛肉、压酒、白糖桂花蒸馍以及松花皮蛋、酸菜豆花面、锭子锅盔、酥锅盔、牛肉臊子面、羊杂碎、油茶、介茉薄饼、热凉粉等充满古城民俗民风的饮食小吃,足以使人们一饱口福。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6)古渡口
恢复**古景观之一,展示自然、生态、的滨江景观,营造宁静、祥和休闲空间和如诗如画的优美意境,鼓舞文明社会回归自然的憧憬。
景名“西津晚渡”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夜归沙头雨如注,北风吹船横半渡。”—陆游《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
(7)河川文化广场
从恢复自然生态及文化基层的基点出发弘扬河川文化。
台地广场广场铺装材质选用五色卵石,沿弧线设置5个浮雕柱,环绕一块天然景观石,以嘉陵江石为主景,浮雕柱河川为主题,加强立面景观效果。
在优化景观的同时,在功能上减小阆水西路建设的填方量,从而节约成本。
景名“曲韵和流”
通过对梯级毛石驳岸弧线处理,勾勒出曲折柔美河岸线,与水景相辅相成,营造自然生态的水岸景观。
(8)安澜亭
作为阆水西路和张飞大道的景观视觉交点,此处视线通透,水面开阔,登高怀古,思绪如涌。
景名“安澜听涛”
“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宋·李献卿《而楼》
(9)沙溪风景园
结合现场为砂料堆场,中心部分地势较低,因地制宜,筑土坡于四周,形成小盆地,坡岭片植梅花,改造原有排水渠,使之曲折有致,适当扩大水面,使之收放有度。盆地中设置茶室小院,供休闲、娱乐,完善阆水路功能配置
“平生剩有寻梅债,作意城南看小春。”——陆游诗
景名“梅岭春坞”、“林溪漫道”
3、竖向设计
1)场地高程按照**市规划设计院提供的《**市滨江路西段带状地形图》、《滨江路西段景观方案图》、《王家咀广场方案图》之竖向设计。
2)堤岸高程按照**市规划设计院提供的《道路纵剖面图》设计。
3)场地雨水按坡向自然排入河道或接入市道路侧排入市政雨水管中。
4)根据现状,因地制宜,满足景观设计需要,通过对市政道路标高调整,在保证防洪的前提下(20年一遇洪水位),尽可能减少填方量,从而减少建设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1) 古城文化区
① a-a断面
② b-b断面
③ c-c断面
④ d-d断面
(2) 娱乐活动区、生态休闲区
① e-e断面
② f-f断面
③ g-g断面
④ h-h断面
4、园路及交通组织
园路是动态的景观观赏流线,依据《公园设计规范》的要求,绿地内部一般情况下不通行机动车,i级园路3-4米宽,ii级园路2米宽,iii级园路为1.2米或为汀步。
园路选择自然石材饰面,与环境相协调,体现自然性。
绿地合理组织防洪通道,保证其畅通。
5、光彩工程
适当设置路灯、庭院灯、草坪灯、水下射灯、植物射灯等,结合灯具的造型造景,加大光彩工程建设,古镇夜景增添绚丽的色彩。
总体设计把握现代、亲切、愉快。通过夜景加深人们对这一地区的印象。以滨江河岸和市政道路照明为基调,景观节点作重点布置,展示每一区域不同景观特点,沿河绿地小路的照明主要满足人们休闲散步的需求;沿岸地带主要考虑休闲为主,晚间气氛要求相对宁静,照明主要采用对树木的反射式间接照明。
六、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结合现状,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以自然种植为主,采用树型优美,叶色各异的各种落叶乔木,常绿乔木、灌木及花灌木等力求达到质朴、自然、亲切。
·采用速生型植物(天竺桂、小叶榕、水杉等)作为背景,成型的高大植物(黄葛树、银杏、桂花等)为主调树种,结合慢生型植物(楠木、松等)及各种地被植物造景,使绿化由始至终都能达到错落有致,层次分明,花团锦簇的效果。
·在植物造景上注重整体的景观效果,在几处节点位置放置了几棵较大的乔木,以打破单调的行路过程;距离较窄的地方,通过弧植的乔木和自然种植的矮灌木,转移游人视线,形成对景。
·植物搭配多样化,乔木、灌木、花灌木有机结合配置,并注重各种形式的搭配以突出层次感。
·采用各种乔木、灌木及花色,叶色不同的地被植物组景,形成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配合植物季相、色相的变化,提高植物的观赏性。
1、采用银杏、桂花,搭配红叶李、红枫、紫薇、樱花等中小乔木,以衬出古朴典雅的氛围。
2、道路行道树选择刺槐,突出古朴风格,停车场大量布置小叶榕,起遮荫效果。
3、主景区域以银杏、黄葛树、桂花为主调树种,塔配红叶李、紫薇、黄槐、罗汉松、铁梗海棠、醉香含笑、腊梅等小乔木,配置中小乔木和南天竹、杜鹃、栀子、六月雪等地被植物,突出层次和色彩变化及季相变化的景观效果。
4、水际配植水生、湿生植物,展现自然水岸景象。
·绿化设计中,采用多种地被植物相搭配的处理方式,营造出典雅、自然的环境氛围,并满足四季观赏的需要,整个绿化配置做到点、线、面、立体相结合,弧植和群植相呼应。
·结合不同区域景观特点,充分利用地形高差,运用高低不同,形态各异,颜色丰富的植物种类进行植物造景,在风格设计上,力求使每处绿绿都体现出主调树种,突出四季变化,再配合各层次的植物,使绿地植物配置方式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1、 星云如斯——古朴、苍劲大乔木(刺槐)
2、 犀牛望月——银杏、桂花,美化景观同时做到“香化”
3、 碑林夕照——松、竹、梅组合
4、 图腾起舞——保持原有树林
5、 远影三叠——保持原有树林
6、 西津晚渡——杨树林、湿生植物
7、 曲韵和流——水杉林、石景、草花
8、 临亭听涛——
9、 梅岭春坞——梅花
10、 林溪漫道——杂木林(苦楝、麻栎、榆树),突出自然野趣
七、功能配套设施及安全保障
1、广场、园林道路、水溪边、设置坐椅和垃圾筒,设置电话亭、景点导游牌等便民设施。沿道路设置坐椅平均间距50米,垃圾筒平均间距50米。坐椅以自然石材为主(水溪边利用景观石代替),垃圾筒造型简洁、实用,可选择成品。
2、维护:采用自然生态平衡的设计,使后期植物更新演替费用减少。分析人们的行为,对园内设施作耐粗暴使用设计,减少维护费用。
3、安全保障:在人员密集场所均能安全疏散人群,水体沿岸3米内均不超过0.5米深。儿童游戏场设计安全措施。
4、根据国家规范,各景点及通道均进行无障碍设计。
八、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1、本估算依据本工程设计图纸和说明进行编制。
2、本估算各项指标按照**省2000定额的有关规定,参照同类型工程的造价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
3、本估算仅是一个初期指标,较准确的工程造价将通过施工图预算调整修改。
4、本估算总造价仅指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不包括该工程二次装修和其他费用(如征地费、拆迁费、各种配套费、贷款利息以及其它税费等)。
5、建安工程总造价:2364.875万元。
投资估算表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 数 量 单 价 合 价 备注
位 (万元)
一 园路建筑
(一) 茶 屋 含厕所
1 土建工程 ㎡ 1960 850 166.6
2 装修工程 ㎡ 1960 310 60.76
3 给排水工程 ㎡ 1960 60 11.76
4 强弱电工程 ㎡ 1960 80 15.68
小 计 ㎡ 1960 1300 254.8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 数 量 单 价 合 价
小 计 ㎡
(二) 亭、花架
1 土建工程 ㎡ 1200 900 108
2 装修工程 ㎡ 1200 350 42
3 给排水工程 ㎡ 1200 40 6
4 强弱电工程 ㎡ 1200 50 7.5
小 计 ㎡ 1200 1340 163.5
(三) 变电、水泵房 ㎡ 100 1500 15
建筑合计 ㎡ 3160 1371.2 433.3
二 室外工程 ㎡
1 机械挖土方 ㎡ 35000 10 35
2 回填土方 ㎡ 196500 15 294.75
3 道路工程 ㎡ 3120 200 62.4
4 广场及步行道 ㎡ 31760 140 444.64
5 地面停车场 ㎡ 800 120 9.6
6 水 面 ㎡ 39650 15 59.475
7 绿化 ㎡ 106530 70 745.71
8 室外给排水工程 万元 20
9 室外灯光等电气工程 万元 150
10 室外电话亭等弱电工程 万元 30
11 室外燃气工程 万元 20
12 其它工程 万元 60
室外工程合计 万元 1931.575
三 建安工程合计 万元 2364.875
九、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 30.71公顷
总建筑面积: 3160m2 1.03%
地面停车场: 800m2 0.26%
广场铺装: 22600m2 7.36%
园路: 9160m2 2.98%
设计任务书范例篇2
3.1 概述
**工程新建主要建筑物包括****观测楼、观测人员宿舍楼、北京北郊数据处理和研究中心。配套改造项目包括兴隆锅炉房改造、镀膜车间改造、水、电、道路等外网改造。
其中:
Ÿ **观测楼为工程重点,它的功能不仅是**天文望远镜的基座,而且必须满足望远镜工作的各种工艺要求并保护望远镜不受损坏。其内部布置了各种功能房间,包括观测室、控制室、实验室等,供科研人员使用,以观测、记录天文数据。
Ÿ 观测人员宿舍主要有36间单人房间,将为科技人员提供生活、休息、工作场所。
Ÿ 观测站各项配套设施改造将为上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满足科研工作的使用要求。
Ÿ 数据处理和研究中心在建设过程中作为**工作人员的集中办公地点。项目完成后,作为运行时数据处理和研究中心。
Ÿ 在工程后期,对兴隆站内、外(至山下公路段)道路进行维修。
3.2 建筑设计
3.2.1 总图布置
总图布置(详见附图)包括以下几部分:
1.**观测楼经有关部门专家的充分论证,已确定其建造地点为图示之处,地块南北长70余米、东西宽50多米,地块位于坡顶,地形较平坦,地面海拔标高为890米左右,为低中山侵蚀构造地貌,现状有一条已建成道路从场区北侧穿过。观测楼建成后该路将改为从观测楼中间穿过。
2.宿舍楼建造地点位于兴隆站区东侧,已有宿舍区与老镀膜车间之间,地块南北约17米,东西约为35米,地势平坦、外网条件较好,紧邻站区道路,海拔标高在881~882米之间。
3.锅炉房改造(位置见总图)以及外网改造涉及土建内容较少,详见各专业说明。
4.镀膜车间改造为原有镀膜车间设备更新(详见工艺说明),有道路与观测楼相连。
5.数据处理和研究中心地点位于北京市大屯路北京天文台总部东边。
3.2.2 **观测楼
1.观测楼建设为本工程项目的核心工程,它具有两种主要功能,即在作为天文望远镜基座,保证满足望远镜有关技术参数的同时,提供科技人员进行观测的使用空间和放置设备、仪器的场所。
2.平面布局中依据有关工艺要求,观测楼包括三大部分,从北向南依次为:反射施密特改正板ma楼、焦面仪器楼、球面主镜mb楼(详见首层平面图);主要科技人员出入口位于东侧路北,参观人员入口位于东侧路南。有关设备安装及维护车辆可到达建筑物两侧。
3.各部分主要功能房间如下:(详见各层平面图)
(1) ma楼中有ma工具库、ma油路控制室、ma电控室、观测监控室、配电室,及ma平移开启式圆顶导轨支架、1台1吨液压电梯。
(2) 焦面楼有光谱仪房、焦面电控室、光纤定位电控室、各种实验室、多功能厅,以及一台2吨液压电梯。
(3) mb楼有mb工具库、贮藏室、温度和mb子镜共焦等控制室,参观人员接待室及展厅,以及1台2吨液压电梯。
(4) 其它还有楼梯、管理室、卫生间等,以及天桥、操作平台等。
4.立、剖面设计(详见立、剖面图)
(1) 设计中依据**天文望远镜的特点及必要的几何参数,确定了层高如下:ma层高为4.8米,层数为3层;焦面楼、mb楼均为3.6米层高,层数分别为6层、9层,在其顶层平台均有天桥连接,方便调试及检修。
(2) 立面设计充分结合天文建筑的特点,突出ma的半圆顶,利用圆柱体的重复,将三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且可有效减少风力的影响。
(3) 整体造型利用光路半园形园筒呈25度斜向上的特点,设计成变化的流线型曲面,使之充满展翅欲飞的动感,使人产生不断向上飞腾的联想,暗寓在无穷的宇宙中自由飞翔。
(4) 外立面色彩以白色为主调,主体部分外墙饰面采用银白色铝合金条板,设有外隔热层,圆顶表面用防太阳辐射的材料(铝粉或氧化钛),使之在白天能反射绝大部分阳光,减少白天的吸热量。
5.根据天文望远镜的特殊观测要求,建筑设计中还采用了以下多种必要的构造措施和做法:
(1) 望远镜安装在ma、焦面、mb各楼的基墩上,其直径分别为5米、4米、6米,基墩为壁厚500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筒体,为了保证望远镜的定位精度与跟踪精度,基墩直至其基岩且与四周建筑完全脱开,以防止圆顶开合、机电设备运转以及人员走动所引起的振动同基墩产生耦合振动。变形缝采用柔性连接,其宽度分别为70、90、120毫米。
(2) 为保证望远镜光路不受近地面空气扰动影响,观测楼应有一定高度。工艺要求光学元件离地面均高于15米以上,其准确位置须据光路决定。所有建筑位置尺寸的精度保证为±2厘米。
(3) 为了防止建筑外墙在夜间变为一个热源长时间的放热,或在冬季内部采暖房间热空气通过玻璃窗与其它途径往外散热,致使四周空气不稳定,在光路上形成热湍流,影响观测结果,所有外墙均做为内保温层,拟采用整体复合硅酸岩墙体保温材料,内衬聚苯板。与传统方法相比,其优点为方便圆形墙面施工,整体性好无不均匀部位,外墙尽量避免开窗,必须开窗时,一律采用双层塑钢窗,外侧玻璃为高反射隔热玻璃,双玻之间间距为1厘米左右,且有密封条。
(4) 由于望远镜室内地板面积较大,在夜间观测时,为保证其温度尽快与环境温度一致,除圆顶通风外,地板采用架空钢甲板(表面镀高辐射性能材料锌),厚3毫米。
(5) 各观测楼均有送排风装置,在白天冷却望远镜及其周围,使它接近夜晚工作时气温。观测时通过抽风,使空气从上向下经过望远镜和基墩中间孔抽出,在观测楼下风方向距离20米以外排出,使热气流不影响望远镜工作。
(6) 楼板隔热措施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尤其对于顶层楼板),在观测室下层避免布置有热源的房间;设置吊顶内置岩棉,且留有空间,吊顶内做有组织排风,楼板下侧粘贴6厘米厚聚苯保温板。
(7) 由于建筑物室内一些房间在夜间仍有人工作,如中央控制室,光纤定位控制室等,这些房间应具有足够照度,但必须阻止漏光的发生,最直接的措施是全部外墙不开窗,必要的开窗则采取遮光措施,将遮光帘两侧置于黑色绒布凹槽压板内,有如照相暗室机构。所有进入观测室的门均为双层保温门,门边处均设有弹性密闭条。
(8) 圆顶为金属结构,圆顶内表面为黑色,在夜间观测时,不反射杂散光。
(9) 设置3台液压电梯,机房布置在一层,速度为0.5米/秒,以保证子镜或精密仪器的运输安全,并保证平层精度。
(10) 在中控室、计算机房内,由于人员较少,易产生回音,且有设备运转低频噪音,所以在四周墙面宜做低中频吸音处理。采用薄板结构,后置岩棉,可与保温墙结合。
(11) 望远镜垂直交通空间,如电梯、楼梯等处,可采用脚灯,红光光源等,选用双联延时开关或声控开关控制。
(12) 建筑物入口大门采用自动门,用磁卡开启,这样黑夜中能够方便使用,亦便于保安。
(13) 室内工作室及试验室布置足够多的电源插头,其它设备如操作台、吊柜、水电等应一次安装到位,一些重要设备房间选用气体防火设备,所有房间均应通风。(详见各专业说明)
(14) 操作人员及天文学家夜间工作房间冬季应保证采暖、通风。通风道出风口应远离望远镜主体建筑二十米外下风口处,卫生间等处也应供暖,水管须保温,使之在冬季能正常使用。
(15) 建筑物要求一级避雷,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若在山区有困难时,应采用人工接地法。
综上所述,**观测楼作为重中之重,其设计除了满足工艺要求,采取各项措施外,将随着设计的不断深入,更多地采取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不断完善。
3.2.3 观测人员宿舍楼
1.由于**运行时,需要20名常年在站工作的观测、维护人员和一些短期访问人员,作为**工程的一部分,宿舍将为科研人员提供休息工作的场所。
2.宿舍楼主要包括36间约15平方米带有独立卫生间的住房以及50平方米夜餐厨房、餐厅和100平方米活动室(详见附图),为局部三层砖混结构。
3.平面设计中根据使用功能的要求,将活动部分与休息部分动静分开,减少干扰。立面设计朴素、简洁,采用了一些小手法,如入口坡顶、活动室落地窗等,力图营造出家居的感觉。室内外装修均采用普通材料,以降低造价。
3.2.4 镀膜车间改造
1.利用原有老镀膜车间建筑,在其内部更新先进镀膜设备,为**服务,详工艺部分说明。
2.土建部分只做简单内装修,包括地面面层更换,及内墙面、顶棚重新粉刷。
3.2.5 数据处理和研究中心
1.平面设计
**数据处理和研究中心建在北京天文台台本部东侧,与sst空间太阳望远镜实验室合建。(以下简称实验楼)
实验楼平面呈“l”型,主入口设在楼的中部北侧,实验楼中部的门厅、楼电梯及卫生间将楼分为东西两个实验区段。楼的东部为sst的实验区,西部为**实验区。
实验楼西部**实验区内主要有光学实验室、机械实验室、电子实验室、ccd实验室、计算机室、以及研究室、技术室等,按工艺要求分布在各楼层之中。
实验楼东部sst实验区内靠楼的东侧还有两个单层大实验室,即粗装实验室和精装实验室,其中粗装实验室与**合用以节约建筑面积和投资。
2.立面设计
实验楼的立面及造型设计力求与台本部小区建筑形式统一协调,使其既具有时代感及天文特色,同时还要体现现代化科学办公楼的风格。
实验楼的主体建筑造型采用局部后退、出挑等建筑手法加以处理,使立面富有变化。加之sst观测室的金属圆顶更加突出了天文建筑的特征与个性。
实验楼的外装修与天文台本部协调一致,以白色面砖为主,局部嵌蓝色面砖,色调清新、明快。
3.剖面设计
实验楼主体为四层,局部五层,框架结构,一层层高为4.2米,二至五层为3.6米。粗、精装实验室均为单层框架结构,层高12米。粗装实验室顶部设直径8米的天文观测室,圆顶高为5米。
4.内装修设计
(1)楼地面踢脚:除门厅局部采用磨光花岗岩外,其余均为现制水磨石楼地面及踢脚。
(2)内墙面:均为乳胶漆墙面。
(3)天棚:少数大实验室及走廊、门厅设吊顶,吊顶高度为2.7米。
3.3 结构设计
3.3.1 **观测楼
3.3.1.1 结构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bj79-91)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6. **观测室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98技205)
3.3.1.2 地基设计
1.地基概况
根据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观测室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98技205),拟建场地内及其区域发育有八条断裂构造,经分析均为非活动性断裂构造,其中只有f4和f8两条断裂在拟建场地发育,f4断裂构造的变形规模及其影响范围在拟建场地附近较小,断层面倾向场地内侧,未构成不利的岩体结构条件;f8断层规模很小,只影响场地的局部稳定。
拟建场地内还发育有三条大裂隙槽(由北向南依次为c1、c2、c3),裂隙c1位于**望远镜南端的球面主镜(mb)基础与中部焦面基础之间,此裂隙规模较大,其宽度为5~10米,其深度为15.10米,槽底为全、强风化白云质灰岩碎块混粘性土,裂隙槽槽壁较陡,裂隙槽槽壁均为全、强风化的具土状结构的白云质灰岩,槽内表层充填了第四纪洪积的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少量粘土及残积的碎石混粘性土;裂隙c2,其宽度为4~6米,其深度为6米,裂隙槽槽壁陡,北槽壁基岩较为完整、平直,南槽壁基岩裂隙发育,槽壁岩石中等风化,槽内表层为第四纪洪积的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及残积的碎石混粘土;裂隙c3,其宽度为2.5~3.0米,其深度为6米,裂隙槽槽壁,表层为第四纪残积的碎石混粘土充填,此裂隙槽相对于c1、c2裂隙槽规模较小且东西方向未贯通。
拟建场地内三条大裂隙槽的存在,不仅使范围内的承载力受到直接影响,还使场地存在如下工程地质问题:
(1) 边坡稳定问题:在拟建场地北部受c1裂隙及f4断层的控制,形成了可能失稳的边坡体南界,加之北部岩体内存在相对较软弱并起隔作用的泥灰岩层,可能成为边坡的潜在的滑动面,对整个边坡产生不利影响。在拟建场地南部受c1大裂隙及f4断层的控制,形成了边坡北界,由于岩体裂隙非常发育,在大裂隙槽的底部发育了具土状结构的灰白色风化白云质岩及白云质灰岩碎块,强度较低,可能形成潜在滑动面,对整个边坡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2) 不均匀沉降问题:由于**望远镜附属建筑物一部分落在c2裂隙槽上,裂隙槽内的土包括碎石混粘土与基岩之间的压缩性差异很大,在未经工程处理之前存在着显著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望远镜南部最高的基墩基础落在非常破碎的v级基岩上,而北部二个相对较低的基墩基础落在北部较破碎的iv级基岩上,上部荷载的差异及地基岩体力学性质的差异也可能产生望远镜三个基墩之间的差异沉降。
2.场地稳定性分析
影响本工程场地整体稳定性的地质因素主要为断裂构造的发育及其活动性、新构造活动、岩体完整性及岩溶溶蚀和场地临空条件。根据勘察资料综合分析,在拟建场地内发育的断裂构造均为非活动性断裂构造。拟建场地山体周边地形高差不大,山坡基岩面坡度平缓,无显著的临空条件,而且地层产状稳定,没有构成影响整体稳定性的潜在不稳定面,本工程拟建场地整体是稳定的。
由于在拟建场地内发育有三条大的裂隙槽,对整个边坡稳定产生不利影响。经计算分析在烈度为6度的地震作用下,当边坡岩土体处于天然湿度状态时,边坡不存在稳定性问题。当边坡岩土体处于饱和状态时,南边坡岩土体中地下水位水平w(滑动面以上水位高度与滑动面埋深之比)在0.3以下的情况下,稳定性可满足安全要求;北边坡稳定性则不满足安全要求。经综合分析,地下水是造成边坡潜在失稳最重要的因素,为了增强边坡的稳定性在修建建筑物的同时,在坡体表面修建完备的地面覆盖排水设施,防止地表水下渗到地基岩体中;对北坡较差岩体进行地基处理。经上述处理后,边坡稳定能够满足安全要求。
3.地基处理
由于**观测楼体型复杂,荷载差异较大,且最大荷载区分布在南区质量较差的岩体上。鉴于上述情况,为了减少**望远镜三个基墩之间的差异沉降及望远镜基墩与附属建筑物之间的差异沉降,为保证地基稳定性和边坡抗滑稳定性,改善地基的均匀性、完整性,提高建筑物及南北边坡稳定性,须考虑进行建筑物地基局部处理。
建议采用高压灌浆法对c1裂隙槽(包括靠近c1裂隙槽槽北壁的岩体)及其以南部的岩体、c2裂隙槽进行普遍加固。
当采用高压灌浆法加固时:
(1) 地基处理深度为设计基底标高以上1米至现状地面下约17米,平面范围应达到建筑物基础以外1.5米,以满足基底压力扩散要求。此外,为预防**观测楼南侧c3裂隙槽岩体日后风化溶蚀对地基和边坡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建议采用高压灌浆法对c3裂隙槽进行加固,加固深度为地表至现状地面下约8米。
(2) 经灌浆加固的岩体应达到较高程度的均匀胶结,通过抽样检验除满足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求外,还需通过直接或间接判定:破碎岩体及裂隙内充填的碎石混粘土层加固后es值达到40兆帕或以上。高压灌浆处理的质量检验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bj79-91)执行。
(3) 灌浆完成以后,普遍开挖到基底设计标高,如果基槽检验发现加固质量不满足要求,应进行补充加固处理。在整个基槽范围内应清除所有孤石碎块,对低于基底标高部分用毛石混凝土回填至设计基底标高、在c1、c2两条大裂隙内,须挖至设计基底以下3~4米并清除裂隙槽内碎石混粘土及粘性土层,再用毛石混凝土回填至设计基底标高。
4.地基承载力
(1) 南端球面主镜部分地基经人工加固处理后,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800千帕。
(2) 中部焦面部分地基为天然地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1000千帕。
(3) 北端主动反射施密特改正板部分地基为天然地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1000千帕。
(4) 附属建筑物部分地基一部分为天然地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1000千帕;另一部分为经人工加固处理后地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600千帕。
5.建筑抗震设计条件
(1) 地震基本烈度,本工程拟建场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2) 建筑场地类别,本工程拟建场区的场地类型分别为中硬场地土、坚硬场地土,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规定的标准进行判别,本工程拟建场区的建筑场地类别为i类。
(3) 地震液化判别,根据钻探和槽探的结果,在本场地范围无砂类土和粉土,故本工程拟建场区的地基土无地震液化的可能。
3.3.1.3 结构设计
1.**观测楼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天文望远镜基墩,另一部分为环绕基墩设置的附属用房。为保证天文望远镜观测精度要求,望远镜基墩与附属用房之间整体脱开,两者之间设70~120毫米的缝隙。
2.天文望远镜基墩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墙板式结构,墙厚500毫米,沿基墩高度每隔3.6~4.8米设一现浇板,板厚200毫米,以此增强基墩的整体刚度,满足工艺使用要求。望远镜基墩基础采用筏基,基础埋深4米,基础底板厚500毫米。为保证望远镜基墩基础与岩体的连接,在基墩墙位置处设置锚杆,锚杆为f20螺纹钢筋,锚入岩体0.8米,锚杆间距1米左右。
3.附属用房承重墙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外墙厚200毫米,内墙厚160~200毫米,楼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式结构,板厚100毫米。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埋深3米,基础宽0.8~1.2米。
4.材料
(1) 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其它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2) 钢筋为i、ii级钢。
3.3.2 观测人员宿舍楼
3.3.2.1 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6.**观测室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98技205)
3.3.2.2 结构设计
1.宿舍楼基础采用浆砌毛石条形基础。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fk=300千帕。基础埋深2米,基础宽0.68~0.8米。
2.宿舍楼外墙阳角设构造柱,顶层设圈梁,楼、屋面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板厚100毫米。
3.材料
(1)毛石强度等级为mu20,砖强度等级为mu7.5,砂浆强度等级为m5.
(2)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其它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0.
(3)钢筋采用i、ii级钢。
3.3.3 数据处理和研究中心
3.3.3.1 主要设计依据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4.《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1-501-92)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
6.**数据处理和研究中心工艺要求说明
3.3.3.2 结构设计
1.荷载选用
根据甲方同意楼面活荷载定为4千牛顿/米2,其它部位活荷载依gbj9-87采用。
2.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抗震等级为二级。由于现场尚未进行勘察,故场地、场地土及地基承载力有待落实。
3.基础及结构类型
本工程基础为独立柱基,上部为四层(局部五层)现浇框架。
4.材料选用
框架部分采用c30混凝土,单层部分采用c20混凝土。砖采用mu7.5,砂浆m5.钢i级,ii级。
5.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
本工程采用三缝合一,缝宽70毫米。
3.4 电气系统
3.4.1 **观测楼
1.电源:**的电源为低压220/380伏。由1#变压器和4#变压器的低压柜各引一路,经电缆送至本建筑的ma楼一层配电室。配电室设6面低压柜,按电力母表,照明子表计量设计。
2.照明系统:按本建筑的特点自然分3个照明干线垂直送至顶层,连接每层照明盘。每个照明盘再分若干支路连接灯具。支路导线采用塑铜线穿钢管暗敷。光源以日光灯为主,白炽灯为辅。特殊场所如防潮、高照度等特殊处理,选用防潮灯、聚光灯等。
3.电力系统:实验室电力用电,每栋建筑一路干线。实验室墙面上暗装插座箱供电,每房间集中控制。送排风机按电机位置分3路供电,由配电室以电缆方式放射式送到电机负荷并设控制箱。电机的起停均为二地控制,并设有安全措施,防止另一地误操作。其他如圆顶的开启关闭、升降机、液压梯的供电也以电缆放射式由配电室送到相应的配电箱处。电力系统除干线为电缆外其他为塑铜线穿钢管暗敷。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由雨雾敏感器传到控制柜二次回路,可以关闭圆顶或不能开圆顶。
4.综合布线系统:从发展的情况看,支持传输语言和数据信号还是需要综合布线。以预留的方式考虑本系统,包括垂直通道和水平管线的预埋,以备今后条件具备时,穿线连接即可使用。与此同时,目前还要和电话系统一并设计,为此先由电话总机引一条电话电缆至本建筑分别串接每层的分线箱,然后每层分线箱再引出电话支线和电话出线口连接,所有电话支路采用铜芯软导线穿钢管暗敷。
5.防雷接地:该建筑在兴隆观测站山顶上是所有建筑最高位置。观测站与北京密云县是一山之隔,以密云雷暴日45.3日/年做依据设计本建筑防雷系统。本建筑除屋顶采用常规的防雷带和引下线做法外,增加屋顶短针保护建筑,以免受雷击。引下线采用混凝土内主钢筋形式与地极连接。为防感应雷需把屋面的钢筋以及室内一切金属设备和管道接地。金属管道的出入口处也要和接地极相连。天文建筑的外墙为铝皮保温层,也要和接地极相连。电气重复接地也和地极相连。综上所述,所有接地的综合接地电阻r£1欧姆,使得本建筑成为等电位体,排除不安全因素。
3.4.2 观测人员宿舍楼
1.观测人员宿舍楼电源由原观测人员宿舍干线接引220/380伏。
2.采用电缆方式,引至一层照明箱,然后改成bv铜线穿pvc管立上连接每层照明箱。每箱分若干支路连接灯具。电缆进户前在室外做重复接地,r£10欧姆,接地形式为tn-c-s。光源以日光灯为主,白炽灯为辅。每房间安装插座,公共用电的插座适当考虑大些,能保证使用微波炉。每间宿舍安装电话出线口和电视出线口。
3.4.3 锅炉房改造
锅炉房内原锅炉拆除,更换油锅炉后,电气专业配合更改后的设备供电及照明灯具更换为防爆灯具的设计。
3.4.4 供电系统改造
**工程供电等级为一类供电。目前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变配电系统为一路引自兴隆县变电站的10千伏电源,因此还需引入一路10千伏电源。经与当地电业部门联系,可以提供另一路引自距兴隆站15公里的挂兰峪变电站的10千伏电源。
第二路10千伏电源引入后,需对原变配电系统进行改造。根据现场调研,原变电站的土建条件可以满足改造的要求,不必另建新的土建设施。
第二路10千伏电源引入后与原有的10千伏电源构成10千伏单母线分段、互投的10千伏系统。(详见10千伏配电系统图)。
原2.16米望远镜变电所中的315千伏安变压器增容至500千伏安。**配电室的220/380伏供电主电源引自2.16米望远镜变电所。另外,再由小区内另一个变压器引入一路220/380伏低压电源做为备用电源,重要负荷两路供电,末端低压互投。
3.4.5 数据处理和研究中心
3.4.5.1 设计依据
1.**数据处理和研究中心设计工艺要求说明。
2.本专业有关国家及行业标准。
3.4.5.2 设计内容
照明、电力、空调、消防、防雷、接地、综合布线系统。
3.4.5.3 供电电源
1.220/380伏电源由台本部配电室用直埋电缆引来二路分别至首层配电室照明、电力总柜供照明、实验用电。
2.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为tn-c-s
3.负荷估算总容量为100千瓦。
3.4.5.4 配电系统线路敷设
配电干线为放射式,分支干线为混合式,由首层配电室照明、电力总柜配出用zr-yjv-1kv五芯阻燃电缆经竖井垂直配至各层,再用zr-bv-500v阻燃铜芯塑料线穿管暗敷至各用户配电设备。
为满足信息网络通道要求,采用综合布线系统-gcs。
3.4.5.5 照明
计算机房200勒克斯,实验室150勒克斯,其它用房照度标准按国家现行规范规定执行。各层设置照明配电箱。
3.4.5.6 接地
本工号有二种接地。
(1)计算机房、实验室工作接地r £1欧姆。
(2)防雷接地。
3.5 暖通设计
3.5.1 设计依据
1.设计任务书
2.建筑平立剖面图
3.《暖通空调设计规范》(gbj19-87)
3.5.2 设计内容
1.**观测楼采暖通风空调设计
2.观测人员宿舍楼采暖设计
3.兴隆观测站锅炉房改造
4.配套设施改造(供暖热力管网改造)
5.数据处理和研究中心采暖设计
3.5.3 **观测楼采暖通风空调
3.5.3.1 采暖部分
1.该观测楼采暖系统热源为95°c-70°c热水,由兴隆观测站集中锅炉房供给。本工程采暖作为值班采暖。
2.本工程设置三个独立的散热器采暖系统。系统为上供下回单管顺流式。
3.采暖系统热负荷为60千瓦(52000千卡/小时)。
4.散热器选用铸铁四柱760型,除监控室、电控室、计算机室及光谱仪房间加暖气罩外,均落地明装。
3.5.3.2 通风空调部分
1.由于该工程工艺的需要,建筑的绝大多数外窗取消,考虑人员的工作及卫生要求,在ma楼及焦面楼设置集中空调系统。由于mb楼有外窗,没有外窗的房间为库房,不设空调系统,仅设通风系统。
2.该工程空调冷源为设于室外下风侧的风冷模块式冷水机组,总冷负荷为100千瓦,其中ma楼45千瓦,mb楼55千瓦。空调机房设于ma楼,及焦面楼首层。
3.为了防止冬季室内热空气影响天文观测,ma、mb及焦面楼设置排风系统,排风量大于新风量,保证房间有5帕左右负压。
3.5.4 观测人员宿舍楼采暖
1.观测人员宿舍楼采暖系统热源为95°c~70°c热水,由站内集中锅炉供给。
2.本工程设置一个独立的散热器采暖系统。系统采用上供下回单管顺流式。
3.采暖热负荷80千瓦(69000千卡/小时)。
4.散热器选用铸铁四柱760型,落地明装。
3.5.5 锅炉房改造工程
3.5.5.1 设计范围
本工程为对原兴隆观测站锅炉房的改扩建工程。原有两台热水锅炉,一台已报废,另一台损坏严重,已不能满足供热要求。
3.5.5.2 热负荷的确定及锅炉房设备的选择
该观测站原有需采暖建筑面积约为8000平方米, 新增建筑面积为4000平方米。根据兴隆观测站提供资料,现有的燃煤热水锅炉所产生的烟尘影响附近大气透明度,从而影响天文观测。因此选择排尘浓度特别低的燃油锅炉(同型号两台),根据甲方要求一备一用,总负荷为2790千瓦(2400000千卡/小时),型号dsj-120,供95°c热水。
3.5.5.3 锅炉热力系统
本工程热力系统仅为热水采暖系统,定压采用高位膨胀水箱补水定压,补水量1.0吨/小时。水处理及补水定压均利用原有设备。热水循环泵同型号两台irg-80-160(i)型,一备一用。
3.5.5.4 燃油系统
1.锅炉燃料为轻质柴油,采用汽车油槽车运输方式;
2.单台锅炉耗油量132公斤/小时;
3.燃油系统由室外卧式油罐,管道输油泵,油过滤器室,室内日用油箱及油管路组成。室外卧式油罐体积12立方米,室内日用油箱体积1.0立方米,油泵同型号两台。
3.5.6 配套设施改造(采暖热力管网改造)
原有供热管网的供回水管径不能满足新建及原有建筑采暖总负荷的需要,增加部分采暖供回水管管径。
利用原有不通行管沟(900´900毫米),只增加供回水管管径,减少投资。
3.5.7 数据处理和研究中心
3.5.7.1 设计依据
1.**数据处理和研究中心设计工艺要求说明
2.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平面图
3.5.7.2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根据北京市气象资料: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空调-12°c 夏季33.2°c
冬季供暖-9°c
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冬季空调45%
室外冬季平均风速 2.8米/秒
室内冬季温度 18°c
空调房间 24±2°c
3.5.7.3 设计范围:
根据工艺资料,本专业负责该楼的供暖、空调设计。
3.5.7.4 采暖设计
1.该工程与sst合建于一栋楼内,采暖外线由地球物理所热交换站供给95~70°c热水,本工程采暖外线采用直埋方式敷设。
2.采暖热负荷:**实验室采暖热负荷为132千瓦。
3.**实验室采暖采用上供下回单管顺序式,散热器采用铸铁四柱813型。供水干管设在四层顶板下,回水干管设在一层地沟内,地沟回水干管保温,保温材料采用岩棉瓦,保温厚度50毫米,外缠玻璃丝布。
3.5.7.5 空调系统
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实验室一至四层北向实验室均设分体壁挂式空调(单冷型),北向实验室因双层密闭窗为补充新风需装窗式新风净化机。新风净化机组风量为每台600立方米/小时,功率60瓦。冬季使用时需加装电热窗,功率为1000瓦。
3.6 给排水设计
3.6.1 设计依据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3.6.2 设计内容
1.**观测楼给水排水设计
2.观测人员宿舍楼给水排水设计
3.新建筑配套设施(给排水外线)
4.**数据处理和研究中心给水排水设计
3.6.3 给水(冷水)设计
3.6.3.1 **观测楼和观测人员宿舍给水量计算
名 称 用水量指标 (l/d·m) 使用人数 小时变化系数 使用时间(小时) 最高日用水量(m3/d) 最高时用水量(m3/h) 平均时用水量(m3/h)
** 100 40 2.0 10 4.0 0.8 0.4
宿 舍 150 40 2.5 24 6.0 0.625 0.25
3.6.3.2 **观测楼和观测人员宿舍给水系统
观测人员宿舍楼生活给水由兴隆观测站水塔供给,**观测楼另设变频调速气压罐供水设备,满足生活给水要求,型号bhg-25-40.
3.6.4 **观测楼和观测人员宿舍排水设计
1.生活含粪便污水由室内污水管道汇集排出室外,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出。
2.生活污水量,按生活给水量的95%计算,故排水量:
**观测楼:0.95´4.0 = 3.8立方米/天
观测人员宿舍楼:0.95´6.0 = 5.7立方米/天
3.6.5 新建筑配套设施(给排水外线)
给水配套设施包括新建筑室外给水管线及为满足**观测楼给水,消防要求而新建的消防水池(v=700立方米)。
排水配套设施包括新建筑室外排水管线及化粪池(3#混凝土化粪池)。
3.6.6 数据处理和研究中心给排水设计说明
**数据处理和研究中心主要工作性质为天文望远镜机械,光学性能测试和科研工作,建于原天文台本部院内。主要用水为50名职工生活用水,无有毒有害液体排放。主要给排水设备为男、女卫生间及实验室用水。
施工技术要求均以国标统一规定为准。
1.给水:本楼总高为14.4米,常压供水。
(1)用水量表:
名 称 数 量 定 额 使 用 率 最高时用水量(吨) 日用水量(吨)
生活用水量(人) 50 50升/秒 0.6 2.5
精密机床用水(台) 4 0.1升/秒 1.5 12.0
真空泵用水(台) 2 0.1升/秒 30% 0.7 6.0
实验盆(套) 8 0.2升/秒 1.8 14.4
其它用水 0.5吨/时 0.5 4.0
合计 5.1 38.9
日排水量 31.0
(2) 上水管材为上水镀锌钢管,丝接。
(3) 实验盆为国产瓷家具盆双水咀。
(4) 卫生间安装为蹲式大便器、立式小便器、椭园台式洗脸盆,镀铬上下水管件。
(5) 拖布池的成品外贴白色瓷砖,配普通水咀pni5.
2.排水
设计排水量1.4升/秒(最大),下水管材为下水铸铁管,石棉水泥捻口。
3.室外管网各种条件具备,不需新建给排水构筑物。
设计任务书范例篇3
1 ****大厦项目概况
本项目由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和河北省政府共同投资,北京****置业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开发建设。目前项目已经北京市计委批准立项,并取得了市规委的规划条件和建设用地许可证;公司已与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正式签订了土地所有权出让合同;现场地已三通一平,其它相关大市政配套条件已基本具备。
本项目位于东城区****路地兴居九号,地处中轴路与北二环路交汇点的东北角。大厦设计坐北朝南,南面是滨河路及北护城河,北面与洲际大厦连体,东邻仪器仪表大厦中景豪庭(高档住宅)和神华大厦,西侧为规划中的天圆广场,并拟建10万m2左右的建筑群体(酒店、写字楼和商务)。该项目已建成出入二环路的跨河桥,该桥位于大厦的西南角,将与大厦西侧规划道路相接,直通****路。从大厦向东、西行约1km分别为北京市交通枢纽安定门、德胜门。大厦距地铁鼓楼站300m,距天安门3.5km,距北京火车站5km,距首都机场15km,距规划的奥林匹克公园4km。该项目地理环境十分优越,交通便捷。
2. 规划要求:
⑴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7100 m2
⑵ 代征城市公共用地面积:
其中,代征道路用地面积:1300 m2
⑶ 容积率: 6.76
⑷ 建筑密度: 39.64%
⑸ 建筑规模: 65000 m2 地上48000 m2,地下17000 m2
⑹ 建筑高度: 主体檐口高60 m, 最高点74 m
⑺ 建筑层数: 主体18层,局部20层
其中,地上:18
地下: 3
⑻ 建筑退规划用地边界线距离:
首层及群房:
首层退南侧道路红线不小于33.8 m
建筑主体:
与东侧现状建筑间距13.9 m
西侧与洲际大厦取齐
⑼ 绿地率: 27.4%
⑽ 停车位: 300个
注:在建筑最高点不变的条件下,建筑主体檐口高度及建筑层数可适当调 整。
3. 设计任务性质
本项目为集商务办公、会议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智能型综合大厦,其中写字楼为现代化甲级写字楼,酒店标准为四星级。大厦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二十一世纪建筑高科技的发展水平,结合“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提倡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和节能建筑的理念,突出智能、人性、个性、自由、效率、追求优化经济设计,增强建筑的市场竞争力。
4.设计任务要求:
4.1 总体环境要求:
本项目的周边环境优越,南临即将通航的北护城河,距钟鼓楼不到1km;大厦同西临的天圆广场等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在2008年奥运会召开之前,将成为北中轴路南端的标志性广场。故要求设计时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因素,在保持和发展优良环境的前提下,应具有独到的自我创意和特色,借以提高大厦的整体形象。
4.1.1 建议大厦以正对北二环路的南面布置主入口,并结合护城河、滨河路的绿化带与新建的跨河大桥,组织好交通与绿化等,在主入口前布置广场。大厦的西侧与天圆广场之间是规划交通大道,向北通往****路,向南连接跨河大桥通往二环路,故可在大厦西面布置次入口及绿化带等设施。
4.1.2 要求做好人流的组织,应有清晰路径进入大厦,入口易于识别。应充分利用跨河大桥、滨河路、西侧规划路及洲际大厦现有地势标高形成有机的整体交通组合,既方便车辆驶入,又适于行走,还应能达到立体景观效果。
4.1.3 要求做好车流的组织,地下停车库的入口可考虑在基地的东南侧,并与洲际大厦的地下车库相通,形成环路。在职工出入口附近考虑一定数量的自行车车库。
4.2 使用功能及其分布要求
基于对目前酒店、写字楼市场的调研,并综合专家的意见,大厦内部功能及其分布要求如下:
4.2.1 写字楼为现代智能化开敞式甲级写字楼,其建筑面积控制在25000 m2左右。大厦应以人为本,为用户提供宽敞、明亮的舒适空间。
4.2.1.1 作为一栋多租户大厦,要为不同性质和规模的租户提供最大限度的灵活性。写字楼要求大空间敞开式办公,建筑师可利用防火单元/防火墙等 为多租户提供多种可以选择的布局方式,如部分房间分隔。
4.2.1.2 标准层设计应考虑减少分支走廊,缩短多租户楼层中走廊至电梯厅的距离。
4.2.2 酒店标准为四星级,在满足写字楼的面积条件下,客房总数控制在250套左右。
4.2.2.1 酒店的客房、公共活动区、服务区等设计必须达到四星级标准的硬件配套。
4.2.2.2 客房类型及套数按四星级酒店考虑,除标准间外,应有若干豪华套。
4.2.3 配套设施:餐饮、娱乐及会议室按写字楼及酒店相应标准配置,尽可能借助相邻建筑物(如洲际大厦)的现有设施。(洲际大厦目前已有8道保龄球馆、100 m2健身房、100 m2形体教室、10~15人的美容美发、大型员工餐厅,并且在洲际大厦地下一层预留有通道,可与之呼应贯通。)
4.2.3.1 餐饮部分应有中、西餐厅,可适当考虑韩国烧烤、日本料理及大众风味餐厅等以满足不同宾客及写字楼人员的需求。主要的餐饮部分可设在二层,写字楼人员餐厅及大众风味餐厅也可考虑设在地下一层。
4.2.3.2 拟设200~300座大餐厅,大餐厅考虑可灵活分隔为若干小餐厅,并可兼做多功能厅,另设置若干雅间及1个贵宾厅。
4.2.3.3 拟设300~400座的大会议室及若干小会议室。大会议室附近应有休息、接待室。会议室也可兼做多功能厅。
4.2.3.4 健身娱乐部分按四星级标准设置。游泳池、桑拿、歌厅等康乐设施在规模上应适度控制。
4.2.4 地下层布局要求
地下各层应主要解决小型车停车位、机电设备用房和内勤保障用房。同时应注意与北侧洲际大厦相通,其入口位置,通道等应与之相对应。
4.2.5 首层设计要求
建筑首层应首先考虑空间的公共开放性,适宜人流和自然景观的相互交往渗透。
门厅的设计应与外部造型相互呼应,在简洁明快的现代风格下,要着重空间品质、突出文化氛围。
4.2.6 公共空间及楼内交通要求:
要充分合理利用内部空间,在尽可能不减少其他部分使用面积的前提下,应对于共享空间给予一定的考虑以增强大厦的整体形象。
各种功能空间在方便使用的前提下应有机联系。应做好内部水平及垂直交通的合理组织,处理好写字楼及酒店交通的分与合;服务性的专用运输系统应与人行交通流线分离。交通系统应具有灵活性,满足所有楼层中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使用需要。
4.2.7 建筑造型要求
本大厦由于地理环境条件特殊,所以其立面造型是本次竞赛重点要求之一。希望在满足城市规划及周围环境要求(特别是与洲际大厦的协调)的条件下,应尽力使大厦造型新颖,明快、大方,富有个性和时代感。
为使白天和夜间都保持整体建筑形象,应充分考虑大厦的外部照明设计。例如平日和重大节日的等不同效果。
4.2.8 采暖通风和空调要求:
采用天然气为能源,大厦独立采暖。
4.2.9 管道和排水设备要求:
生活用水、直饮水系统、污废水排放、中水处理系统、热水系统。
4.2.10 电力供应要求:
多线或双线、高压变电、低压配电。
4.2.11 智能大厦设计要求:
设计原则:按照国标gb/t50314-2000《国家智能建筑规范》甲级标准
进行设计。并参考当今国际上同类建筑中先进的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达到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设备管理自动化、消防报警和安全防范子系统的实施兼容管理和监控。
5. 其他:
本任务书所述的设计标准仅作为指导方案设计向项目总体开发深化的原则,并不限制建设性的新设计思想。受委托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应该、也必须以创新的思想设计,并对技术经济方案加以论证。
该项目的所有资料要予以保密。没有业主的同意,不能泄露给任何无关人员。
所有设计不得标注设计单位图签,设计文件按规定密封。
6. 提交文件要求:
6.1 满足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对方案设计申报的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
6.2 总平面图,平、剖面图,南、西、东立面图,效果图。
6.3 设计说明书(包括技术经济指标)。
6.4 方案估算书。
6.5向业主提供所有图文的电子文件。
设计任务书范例篇4
一、项目名称
*********
二、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
2、项目规模:*****
三、招标范围
******开发项目设计咨询服务,对项目的概念方案、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化设计、施工阶段设计配合等提供全过程设计咨询服务,从经济、技术、进度、工程等各方面对各阶段设计成果进行审核,提供优化建议,以提高投资效益。
四、资格要求
投标人具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设计综合甲级或建筑行业(建筑工程)专业设计甲级资质。须具有100米以上超高层办公酒店建筑或大型商业地产项目工程设计或设计咨询工作业绩。拟派项目负责人具有高级工程师或以上资格。
已中标项目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设计单位不得参与本项目投标;
技术咨询单位必须在***设置常驻机构,配备技术咨询项目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建设进行全过程咨询。
五、设计咨询内容
从方案阶段开始,全方位参与设计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现场配合的技术咨询。参与项目的方案论证会、技术审查会、图纸会审及技术答疑等工作,对设计各阶段提出技术意见。服务范围贯穿于项目建设全程,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设备招标配合、施工图设计、施工配合、工程预验收及竣工验收等各阶段。
1、总则
通过技术咨询单位对项目各阶段建设过程的实施跟踪,协助我公司对建设过程进行控制、管理和协调,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工程质量和工作进度,确保项目经济合理、成本可控、技术可靠、实施有效。
2、工作范围
包含但不限于各项工程内容涉及的地基、土建、机电安装、装饰装修等专业,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配合施工及设备联调、竣工验收阶段的设计方案优化、手续报批、工程变更及与本项目有关的其他技术咨询服务。
3、工作内容
(1)方案设计阶段负责审查技术文件,主要包括地勘成果、设计标准、规模、功能平衡、技术接口、结构优化、节能专篇、绿色建筑专篇、日照分析等。
(2)初步设计阶段负责审查设计的总体性、技术接口的正确性,审查设计技术资料完整性、设计成果文件、计算书及工程量的正确性。
(3)施工图阶段负责审查设计完成的所有文件,包括审查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对设计(包括消防)的执行情况。
(4)参与方案调整及工程变更的具体工作并出具咨询意见。
(5)按规定程序作好各种文件的文档管理工作。
(6)定期提交设计咨询工作月报。
(7)主持召开设计技术咨询会议,并撰写会议纪要。
(8)参加技术专题会议。
(9)按阶段要求参与现场技术配合。
(10)按公司要求编写年度、最终设计咨询工作总结。
4、工作成果
(1)对各阶段设计文件及图纸提供咨询审查意见,并装订成册。
(2)工程实施中及竣工验收后,按阶段同步提出《施工图咨询审查报告》;在归档时提出《竣工验收咨询报告》。
(3)《施工图咨询审查报告》同时需将咨询意见单及反馈意见附上,一式八份。
六、咨询工作职责
1、根据公司批准的设计工作计划及要求,对合同所要求部分的设计成果,向公司提交有深度的建设性意见。
2、负责合同范围内设计工作的总体性、时效性和经济性方面的咨询审查与协调,提供各专业的正确性、安全性、先进性、合理性和经济性的咨询审查,及各专业间技术接口的正确性审核。
3、负责检查和解决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设计工作的过程控制。
4、负责各主要设计阶段成果审查,组织对送审设计文件的咨询审查。
5、负责主持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咨询例会工作,并定期向公司汇报设计进度、质量、投资控制情况及咨询意见。
6、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特征,保障充沛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配置,完成合同约定的咨询业务。
7、工程竣工后,完成《竣工验收咨询报告》,配合完成城建档案移交工作。
七、设计咨询服务要求
1、服务目标
针对不同设计阶段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同步进行设计方案、设计质量、设计进度、设计接口、限额设计、设计工作内外协调、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咨询审查,达到对设计进度、质量、投资等方面及时有效地控制。重点在于过程控制,包括技术标准、工程规模、功能平衡、接口协调、工期与工程投资等方面。
2、服务要求
(1)质量控制
对所有设计文件进行审核,确保设计文件的正确、可靠,便于施工。确保设计文件满足招标要求,设计文件深度满足施工要求,确保各专业之间的匹配,使工程项目满足国家规范、地方标准的前提下达到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节能减排。
(2)投资控制
主要包括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量审查及方案调整、工程变更等方面的控制,保证设计项目先进、安全、可靠,提高其适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3)组织架构
技术咨询单位必须在****市设置常驻机构,配备技术咨询项目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建设进行全过程咨询。
设计任务书范例篇5
阆中位于四川省东北部,自古为“巴蜀要冲”。全市幅员面积1877.8平方公里,总人口85.86万人,市治保宁镇,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古为巴国别都。建国初属剑阁专区,1953年划入南充区, 1991年撤县设市,名阆中市。1993年南充撤地建市,阆中市为省直辖,由南充代管。
阆中市地处盆地北沿低山丘陵区,海拔328-889米。
阆中市位于四川东部台区、川北台陷。区域地质构造简单,褶皱平缓。
阆中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具冬干春旱、盛夏多雨、秋雨绵绵的特点。
阆中市是全省7个部级历史文化名城中保存最大最好的古城,祠庙、古塔、楼台、亭阁等古建筑众多。其中张恒侯祠、五龙庙、永安寺为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占了南充全市4个部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3个。古城根据我国传统风水学而建,文化考古价值极高。
阆中市城区位于市域中北部的嘉陵江沿岸,距南充138公里,距成都351公里,由位于嘉陵江北岸的保宁镇、南岸的江南镇及七里镇三片组成,嘉陵江呈“u”字型环绕老城,盘龙山、锦屏山、东山相峙,相契于城中,是一座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完美体现建筑风水理论的历史文化名城。
阆中市历史悠久,置始已有2300多年,自公元前314年置县以来,历为郡、州、府、县治地,是古金牛道和米仓道的交汇处,一直是川北商业通道和军事重镇。战国时为巴国别都,西汉时为我国天文学研究中心,三国时为蜀巴西太守张飞驻守之地,历经朝代更迭,阆中这块山环水绕、人才辈出的风水宝地,积累了丰富的风景、名胜、古迹资源,沉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留下了今天这座宝贵的唐宋风貌的古城,成为巴蜀重要的文化名都。目前,阆中城内保存和恢复的历史遗迹众多,最具代表性的有:华光楼、张飞庙、滕王阁、川北道贡院、巴巴寺、清真寺、福音堂等,以及约1.5平方公里保存较完好的唐宋风貌式古民居群。1984年阆中被列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4.《阆中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2001-2020)》
5.《阆中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
7.《阆中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为了更好地塑造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山水文化旅游城市的风貌和特色,景观规划以保持古城风貌为前提,山、水、城的模式进行发展和深化,加强外部空间的和谐统一,在重点保护古城传统街区的同时,加强城西风景园林的建设,以完善的古城风貌,提升名城形象。
5、通过沿江城市景观及滨水空间的设计,突出阆中市整体的城市风貌。
该段长约1.2公里,规划面积约4.56公顷,用地红线宽度35~42.5米,其中道路红线宽为16米,为了保持阆中古街道的风格,并与阆水路南段建设相协调,街道断面型式为主街宽8米,临建筑人行道宽5米,临江人行道宽3.0米。临江建筑为二至三层,屋面形式为坡屋顶。休闲区域宽15~22.5米,防洪抢险通道宽4.0米,顶部标高为361.28~361.58米。
分别体现阆中的文化精髓,寓意阆中得天时、地利、人和。
着重体现阆中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与市区相呼应,形成市政建设的配套设施,作为市民参与、娱乐、休闲的主要区域,营造浓厚文化艺术氛围。
阆中是我国古代民间天文中心。
阆中人落下闳是西汉著名历算天文学家,他创造的《太初历》是我国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完整的历法。他是浑天说的创始人之一,经他改进的赤道式浑天仪,在中国用了两千年。唐代的袁天罡、李淳风,二位阴阳风水学家在阆中观测天象,著作有《推背图》、《乙巳占》。
广场通过同心圆铺装营造出九大行星运行轨迹,圆心设置赤道式浑天仪雕塑,体现阆中古代天文文化。
阆中是我国古代风水之都。
地雕景观(阆中缩景)与景观溪流相结合,充分展示阆中的优越地理环境。按照阆中市总体规划,置犀牛亭,将东风路之石犀牛迁回原处,以镇水神兽雕塑点题。
给人以良好愿望的企盼,寓意阆中的美好未来。
阆中在远古是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巴渝文化:动人心魄的打钱棍,朴实酣畅的花灯戏,风情万种的剪纸、皮影, 深情优美的山歌调、打夯歌,耐人寻味的川剧座唱,仰扬顿挫的茶馆评 书等等,构成了巴渝民俗文化的瑰丽长廊。
表演台和文化广场给多才多艺的阆中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从流传于阆中民间的民俗艺术中,看到饶有特色的巴渝遗风。
该节点是娱乐活动区域的集中体现,位于阆中市较场路西端,背靠滨江路西端布置。它西临嘉陵江,北望滕王阁,南眺锦屏山,与刀背梁山隔江相望,整个地势东高西低,环境优雅。
根据阆中市规划设计院设计的阆中市王家咀文化广场方案进行景观优化,具体方案:
“三叠凄凉渭城曲,数枝闲淡阆中花。”——陆游诗
恢复阆中古景观之一,展示自然、生态、的滨江景观,营造宁静、祥和休闲空间和如诗如画的优美意境,鼓舞文明社会回归自然的憧憬。
1)场地高程按照阆中市规划设计院提供的《阆中市滨江路西段带状地形图》、《滨江路西段景观方案图》、《王家咀广场方案图》之竖向设计。
2)堤岸高程按照阆中市规划设计院提供的《道路纵剖面图》设计。
2、本估算各项指标按照四川省2000定额的有关规定,参照同类型工程的造价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
1 土建工程 ? 1960 850 166.6
2 装修工程 ? 1960 310 60.76
3 给排水工程 ? 1960 60 11.76
4 强弱电工程 ? 1960 80 15.68
小 计 ? 1960 1300 254.8
小 计 ?
1 土建工程 ? 1200 900 108
2 装修工程 ? 1200 350 42
3 给排水工程 ? 1200 40 6
4 强弱电工程 ? 1200 50 7.5
小 计 ? 1200 1340 163.5
(三) 变电、水泵房 ? 100 1500 15
建筑合计 ? 3160 1371.2 433.3
二 室外工程 ?
1 机械挖土方 ? 35000 10 35
2 回填土方 ? 196500 15 294.75
3 道路工程 ? 3120 200 62.4
4 广场及步行道 ? 31760 140 444.64
5 地面停车场 ? 800 120 9.6
6 水 面 ? 39650 15 59.475
7 绿化 ? 106530 70 745.71
总用地面积: 30.71公顷
总建筑面积: 3160m2 1.03%
地面停车场: 800m2 0.26%
广场铺装: 22600m2 7.36%
园路: 9160m2 2.98%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103968.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闲人和忙人的心情语句(222条)
本文目录一览: ★、 关于忙和闲的句子精选147句 ★、...最火的王者荣耀撩妹网名❌王者荣耀撩妹帅气名字
最火的王者荣耀撩妹网名 一、说情书生 二、不喜言语...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
本文目录一览: ★、 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篇1 ★、 科学...每天早上起来发朋友圈的说说
每天早上起来发朋友圈的说说 一、不是每天都有阳光,...古典韵味的网名(优选398个)
1、残缺ぁ神迹 2、山海亦可平。 3、三年久 4、佼素英 ...高中期末个人总结100字左右
本文目录一览: ★、 高中期末个人总结100字左右篇1 ★...感人有文采的悼词
本文目录一览: ★、 感人有文采的悼词篇1 ★、 感人有...有个性的微信名字(357个)
1、臫莪凌乱ッ 2、黒腤幽灵 3、删除对你的情 4、紫陌红...汇报工作总结
本文目录一览: ★、 汇报工作总结篇1 ★、 汇报工作总...爱自己范例
本文目录一览: ★、 爱自己范例篇1 ★、 爱自己范例篇...离职原因范文简短
本文目录一览: ★、 离职原因范文简短篇1 ★、 离职原...qq网名
1、黑色的眼线 2、我爲妳等♂▼ 3、ㄣ享受竞技 4、秒杀...微信网名简单好听男士网名
微信网名男 1、勤奋小伙; 2、不老男神; 3、好男人就是...简短自我评价
本文目录一览: ★、 简短自我评价篇1 ★、 简短自我评...堵车高级文案短句(201条)
本文目录一览: ★、 关于堵车的文案 ★、 形容堵车的...化学教学反思
本文目录一览: ★、 化学教学反思篇1 ★、 化学教学反...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范文
本文目录一览: ★、 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范文篇1 ★...建筑工地安全员知识
本文目录一览: ★、 建筑工地安全员知识篇1 ★、 建筑...三个字好听的游戏名字
三个字好听的游戏名字 一、天黒黒 二、¢醉美人 三、滥...舒婷经典爱情语录
舒婷经典爱情语录 一、结婚与恋爱毫无关系。人们总是...微信名女独特(146条)
本文目录一览: ★、 ★、 微信名女独特2024最新 独特的...关于父母恩情的句子
关于父母恩情的句子精选 一、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解说词格式1000字
本文目录一览: ★、 解说词格式1000字篇1 ★、 解说词格...治安管理制度
本文目录一览: ★、 治安管理制度篇1 ★、 治安管理制...小学二年级演讲稿
本文目录一览: ★、 小学二年级演讲稿篇1 ★、 小学二...按名字取网名(358条)
本文目录一览: ★、 起网名大全 ★、 根据姓名起网名...高情商回复别人的祝福
高情商回复别人的祝福 祝幸福久久的文案 一、我愿化身...突然想发个感慨的说说
突然想发个感慨的说说 很走心的干净短句 一、虽然烦躁...热恋情书大全写给女友(306条)
本文目录一览: ★、 写给女友的表白情书 ★、 写给女...护士辞职报告
本文目录一览: ★、 护士辞职报告篇1 ★、 护士辞职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