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小微企业发展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小微企业发展篇1

  2004年以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小企业会计核算的统一规定。2004年4月,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制度》,旨在建立与健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满足当时经济与管理不断发展对小企业的要求。2006年以后,我国会计改革的方向以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并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准则》是为我国小企业“量身定做”而成,标志着与适用于大中型企业的《企业会计准则》共同构成的企业会计标准体系基本建成。近年来,中央、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法律制度、政策措施,以期激发小型微型企业增长活力,然而小企业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沦为弱势群体,乃至在制度安排、资源配置和服务供给等方面被边缘化的局面长期难以根本改变。“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湖北省财政厅副厅长程用文说。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地税管辖的企业所得税户管中,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每年不足1000户,减免企业所得税不足1000万元。湖北省地方税务局副局长肖绪湖介绍说,税法规定,只有符合条件的实行查账征收的小企业,才可以依法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国家税法规定的其他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而在日常税收管理中,部分小型企业财务核算不健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所得税征管上只能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导致针对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无法落实到位。由于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在对小企业贷款管理中,更多依赖的不是后者的财务报表,从而影响了银行业对小企业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要把贯彻《准则》作为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小企业成长、提升小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增强小企业对外融资资质和内生增长能力的重要抓手予以推进。”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委员会副主任胡树华说。

  据了解,《准则》实现了四个创新:既以国际趋同为努力方向,又充分考虑我国小企业规模小、业务简单、会计基础较为薄弱等实际情况;既保持了自身体系完整性,又与《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有序衔接,规范了小企业通常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为小企业处理会计实务问题提供了具体而统一的标准;最大限度地简化了小企业的会计处理,消除了小企业会计与税法的差异,既满足了税收征管的信息需要,又有助于银行贷款决策;在规范范围上涵盖了农林牧渔业、工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等各种行业,既确保行业上的全覆盖,又方便了会计人员根据需要尽快掌握和应用。

  实施《准则》有利于加强税收征管,企业只有依照准则建章建制,提高核算水平,才符合小型微型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前提条件;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只有依照准则加强财务管理,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提高信誉度,完善企业信用信息,银行才能有据可循有款可贷,从制度上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利于改进内部管理,企业只有依照准则完善企业结构,健全财务制度,强化风险管理,如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才能为小企业固本强基和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有利于提升政府经济管理水平,准则不仅为小企业提供了科学、统一的会计标准,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也为政府监管部门和有关经济管理部门提供了更有力更有效的评判准绳和衡量标准,有利于政府提升驾驭宏观经济的能力,是政府提高执政能力和经济管理工作质量的具体体现。

  现场授课的湖北大学会计系冯浩教授进一步分析说,《准则》统一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统一采用直线法摊销债券的折价或者溢价,统一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无形资产摊销期限的确定应当考虑税法的规定,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内容和摊销期限与税法保持一致,资本公积仅核算资本溢价,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取消了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统一采用未来适用法对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进行会计处理。以上方面对小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了简化处理,大大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可以有更多精力参与到企业内部管理中。

小微企业发展篇2

  【关键词】 小微企业 会计准则 实施

  中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对于提高经济增长活力、有效扩大就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中央高度重视支持小企业发展,先后于2003年出台《中小企业促进法》、2005年出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特别是2009年9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相继出台了多项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从“十二五”中小微企业成长规划到中小微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出台,再到国务院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九大财税、金融政策。同时各级各部门在积极采取措施落实国发36号文件等精神,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中小微企业加强管理、快速健康发展。为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积极全面正确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就是从财务会计管理方面引导中小微企业改善其经营管理,规范其会计行为,增强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全面提升中小微企业整体实力。

  一、正确分析小微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现状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新政,不仅让小微企业看到了曙光,也确实得到了实惠,进一步缓解了税负重、融资难等问题。我国的小微企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这主要缘于小微企业经营方式灵活、组织结构简单、创新能力强,但是也存在抵御各种风险能力较差等问题。

  一是筹资管理存在的问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小微企业自身因素。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着“先天不足后天不争”的现象。的确小微企业规模小,人数少,成立时间短,经营不稳,盈利不定,融资渠道单,主要靠内部积累和亲朋好友借款,银行金融机构不愿放贷,但是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人员少,老板一般都亲自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对企业的情况非常了解,几乎不用财务会计进行核算管理,既不研究国家政策,也不愿和外面交流,更不知提升自身的软实力来,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投资不科学。许多小微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买设备上项目,但由于财务管理水平低,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加之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得不到运用,不能进行科学的投资分析和市场论证,其结果是“不改造等死,改造了找死”,造成投资失误,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以至陷入破产的边缘。

  三是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小微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管理模式僵化,带有很浓厚的“家族”色彩,裙带关系严重。有些企业管理者,缺乏现代财务会计管理观念,对财务会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管理思想相对落后,仅凭经验和感觉进行决策,因此时常会出现决策性的错误,有些经营者的财务会计管理意识淡薄,认为企业效益主要靠业务的发展,不是靠财务“管”出来的,忽视了财务管理对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制约了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绝大多数小微企业还是局限于那传统模式下的核算体系,电脑只是办公室的一种摆设并不会运用财务软件及建立自己的微机网络,使得效率低下,资源浪费。这些都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

  四是内部管理制度欠缺,会计核算薄弱。现代企业财务会计组织管理的发展,出现一种整合的趋势,不仅管理技术之间不断整合,而且生产经营、技术信息和管理之间的整合趋势也日益明显。但是大多数小微企业缺乏完整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不但在原始凭证记录管理、定额管理、计量验收管理等方面制度欠缺,而且在财会部门职责权限、岗位责任制、账务处理程序、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等方面也很混乱。由于小微企业的规模较小,财务部门的设立较简单,这必然导致内部财务控制薄弱,出现现金管理不严、应收账款控制不力、存货控制薄弱、资产管理混乱、成本费用核算不实等一系列问题。应收账款周转缓慢,资金回收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存货控制薄弱,周转周期长。

  会计人员操作不规范,人员流动大,素质有待提高,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高,素质管理人员缺少,是影响小微企业财务核心作用难以很好发挥的主要问题。企业普遍注重对科研技术人员的培养,而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重视不够,对会计人员重使用轻培养,会计人员满负荷地工作只能使其被动地处理日常事务,却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主动钻研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对介入财务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

  二、积极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提升小微企业整体实力

  我国小微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却暴露出明显的弱势地位,其关键在于小微企业的管理薄弱,控制不力,核算不严。因此,小微企业要想摆脱目前的状态,必须“内外兼修”,健全核算体系,加强财务管理。

  一是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利于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有利于落实国家关于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法规政策。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制度、政策措施,加大政策支持,放宽市场准入,完善社会服务,改善小企业融资。实施好《小企业会计准则》就是为落实国家各项政策,提供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和会计管理的基础性、制度性保障。

  二是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利于改善小企业税收和融资环境。依法治税、依率计征是企业税收征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根据我国税法规定,纳税人应正确核算收入和成本、费用、损失,并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如实申报纳税。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由于小微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纳税采用核定征收方式,享受不到优惠税率。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督促小企业建账建制,不断提高核算水平,不仅有助于依法治税,加强小企业税收征管,也有助于税务机关能够根据小企业实际负担能力征税,促进小企业税负公平,还有助于将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长期以来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其中既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也有小企业自身方面的问题。会计信息是企业信用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提供透明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信用评价。实施好《小企业会计准则》,就是要让小企业自己练好内功,加强管理,提高自己的实力,提高自己的信誉度,让银行愿意贷款,从制度上解决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

  三是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利于改进和加强小微企业内部管理。当前我国小微企业发展面临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一方面利率、汇率、原材料、劳动工资成本提高;另一方面用钱难、用工难、用地难、用电难。这些困难和问题,固然有小微企业经营所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影响,但根本原因还在于小微企业内部管理基础较为薄弱。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竞争经济,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在管理,管理的核心是财务,而财务的基础在会计。会计通过生成、加工和提供信息,反映和监督企业整个经济活动,从而影响或参与企业制定战略目标、作出生产经营和投融资决策。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是企业作出正确决策、如实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关键。在当前小微企业发展面临困难的时期,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引导和支持小微企业加强基础管理,强化风险管理,完善治理结构,推进管理创新,强本固基、化危为机。

  三、措施有力是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到位的关键

  一是思想重视是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关键。小企业会计准则新理念,小企业会计准则强化了与税法的统一,完善了成本费用控制等措施。因此,小企业管理层要非常重视小企业会计准则准备和实施的各项工作,不仅主动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而且亲自参加培训,亲自讨论决定重大问题,较好地将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是系统培训是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思想重视是关键,系统培训是基础。能否准确把握、深刻理解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是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重要前提。通过调查,大部分企业自小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以来,结合企业的管理与核算实际,坚持“请进来、派出去”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通过培训,使之领会了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内涵,熟识小企业会计准则实行对业务流程、经营决策与经营业绩可能带来的影响;明确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行对全员参与、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做法与要求。

  三是健全机构是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组织保证。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是一项的系统工程,小企业会计准则能不能贯彻好、执行好,影响因素很多,但十分关键的一条是单位负责人的思想认识、重视程度和带头作用。管理层重视小企业会计准则准备和实施的各项工作,就能够主动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讨论决定一些重大问题。

  四是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是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前提。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是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重要前提。由于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管理制度和内控机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贯彻实施,要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方案,制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衔接办法,明确工作步骤及工作措施,以年度财务决算为契机,制定了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衔接办法并逐级监督实施,全面完成小企业会计准则口径账务调整及报表编制工作。

  五是规范操作是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核心。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根据不同时期不断变化的业务特征选择会计处理方法,这就需要即使在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初步成功之后,仍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正确处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新业务、新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新问题,以保证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动态平稳。对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妥善处理好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情况。不断进行阶段性总结,重视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效果,不断改进实施机制,提高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应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也是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体系和内部控制系统的过程,也对企业管理层和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传统观念认为会计核算就是记账编报表,忽略了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小微企业财务管理弱化和会计核算滞后,小微企业的经济活动不能在财务报表中全面及时地反映。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产权经济,也是信息经济,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是合理引导资金流动、促进资源有效配置、保护产权的重要基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必将小微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提高到企业经营活动核心的高度,相应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印发《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S]。2011-10-18.

  [2] 崔金勋、史安娜: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架构[J]。山东社会科学,2010(3)。

小微企业发展篇3

  小微企业国民经济员工流动税费融资

  一、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因而小微企业便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自2011年以来,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支持与扶持政策,希望能使小微经济更加活跃。但是在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放缓,经济结构转型压力上升的大背景下,小微企业发展仍然障碍与问题颇多:地区分布与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与行业分布不合理;税费优惠政策不足,政府政策服务体系不完善;融资渠道缺乏创新,信用担保不完善;发展服务包括教育培训、咨询辅导、信息网络共享平台、技术支持等体系缺乏;

  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小微企业大约提供了近75%的城镇就业机会。从新增就业来看90%以上要靠小微企业,从就业的存量来看有80%是靠小微企业。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企业的生存状态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总理曾在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致辞中倡导: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在此之后更是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务院还出台了多项减税、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等措施,从多方面体现政府对小微企业的呵护。尽管小微企业得到了国家社会的多项支持,但由于小微企业本身所具有的各方面问题使其与大型企业相比仍存在许多问题与漏洞。

  据统计,我国现在总计有超过四千万的中小企业,而其中实现信息化的比例不足10%。在当前社会信息化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资金的问题,大多数小微企业没有应用信息管理系统,因此大多数小微企业的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控制,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不占优势,制约了小微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小微企业面临的困境

  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以及小微企业自身的漏洞与缺陷使得小微企业生存状况、发展前景堪忧。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9万户小微企业抽样调查,2014年第一季度,工业小型微型企业经营状况好或很好的比例仅为21.1%,比去年底下降了1.7个百分点。其中,微型企业经营状况好或很好的比例仅为18.3%。

  也有统计数据表明,欧洲、日本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12.5年,美国竞争相对激烈,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也达8.2年。而在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7年。其中,小微企业还不到3年。我国小微企业存活时间比之发达国家实在是相距甚远。小微企业最大的问题源于他规模小,经不起风浪,而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来自于国外国内的激烈竞争使得很多小微企业倒闭破产。小微企业要得到发展,就必须正视自身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在小微企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中,主要有四个问题真正制约着小微企业的发展。

  1、员工素质较低、流动性大。小微企业主要以机械加工业、服装加工业、配件加工业、农机制造业居多。这些行业都是需要一定技术的,在员工真是入职之前都要经过相应的培训,并且一般这类工作劳动强度比较大,但是收入不高。致使有相当一部分工人无法长期再次工作下去,员工流动比较大。而对于这种小微企业来说员工培训的支出随着员工流动的增大也成为企业重要支出的一部分,增加企业压力。工厂工人流动性大,岗位不稳定,容易形成用工荒,招工难局面。再者随着三农问题的不断解决,农村各类产业的大发展,农村发展的机会更多,农民工返乡者越来越多也是小微企业招工难的一个因素。

  2、税费较高,企业负担重。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每年营业额度本来就很有限,但是还是要缴纳一系列的税务,列如:增值税、营业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等等十几个税种。而对名目繁多的收费有苦难言。许多小微企业都是在沉重的税费负担中艰难运作。

  3、融资渠道窄、成本高。当前融资难的问题困扰着小微企业,严重阻碍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小微企业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受到极大得威胁。要想尽快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让小微企业继续发挥其强大的作用,不只是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是社会各界需要去关注的重点。得不到国有金融企业的支持并且本身缺少资产做抵押进行借贷,许多小微企业为解决资金短缺难题,走地下融资渠道,借高利贷解决创业和经营的资金需求。很多小微企业由于无法偿还高利贷面临危机。

  三、针对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

  1、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工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企业想要留住员工,必须提供员工可以接受的福利待遇。目前,小微企业没有更多精力财力去提高员工福利,政府可以在这方面给予帮助,小微企业的员工由政府帮助补全五险一金福利待遇。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外来务工人员可以得到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保障。针对小微企业员工可以给于一定的工资补助等。

  2、政府出台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减税免税政策,建设健全信贷体系。督促商业银行建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构体系,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3、政府应作为桥梁将民间资本与小企业对接,缩小银行存款与民间借贷的利率差。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困境,扩大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供给。

  参考文献:

  [1]沈国儒。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情况与对策[J]。华北金融,2012(08)。

  [2]丁振阔,周劲波。浅论微型企业从小企业中独立出来的意义[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4)。

  [3]王晓东。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优化我国小微企业财务管理[J]。中国市场,2012(31)。

  [4]杨英,张浩良,黎泽普。影子银行视角的小微企业融资博弈分析[J]。浙江金融,2012(07)。

小微企业发展篇4

  关键词:文化产业 发展 小微企业 机会

  在去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了要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即将迎来一轮全方位的强势增长已基本成为共识。在这场文化产业盛筵中,小微企业是否能充分把握机遇?是否具备和已有的大型文化类企业竞争的可能?是否能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本文用PEST分析模型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1 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 Factors)

  我国经济的政府主导性质决定了政策面在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而如今,文化产业发展大的政策障碍已经破除。首先当然是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我国的政治话语中,中央以“决定”形式下发的文件意味着最高等级的当局意志,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的指导思想和依据。我国的这一决定,让人不禁联想到1995年日本《新的文化立国目标――当前振兴文化的重点和对策》报告确立的文化立国战略,以及1998 年韩国政府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方针。这些政策均赋予文化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设立相关政府部门予以落实。日韩两国的文化产业战略和其取得的效果即使是普通中国民众也感受深刻。韩国98年后大举进入中国的韩剧、网络游戏、服装、流行音乐,日本的动漫、日剧、潮流文化、音乐等已对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化产业在经济上具有的极具潜力的拉动作用,政治上具有的增强国家软实力、提升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是几乎每一个有追求的大国所必然选择的战略性产业。《决定》的通过,标志着中国文化产业地位的根本性改变。正如众多媒体所认为的,2011或将是文化产业增长拐点。

  事实上,文化产业今年来已越来越受到决策层的高度重视,之前已有相关政策出台。必须要提到的一个政策是2009年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该规划由国务院在09年9月通过并,规划中明确提出的规划目标是要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主体、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规划把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作为发展重点,提出要加大扶持力度,培育重点文化产业。要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扩大文化消费,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主题公园。要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市场要素的充分合理流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去年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则是针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一个专项规划。该规划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五年规划,规划的出台,本身就说明了中小企业在十二五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该规划从健全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市场拓展、创新能力建设、税收和金融保障机制等方面对“十二五”期间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了部署。我国财政收入已超过10万亿元,还利于民将逐渐成为政策的出发点。从今年开始的小微企业税收减免政策是直接的优惠政策。去年10月,国务院研究加强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这是国家首次将支持重心下移到小微企业。去年11月财政部联合发改委下发通知,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型企业免征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等22项收费。这些政策均是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

  总体来说,小微企业在未来几年中面临的政策法律环境是良好的,小微企业具备抓住机会的政策环境。

  2 经济环境(Economic Factors)

  2010年我国实际GDP增长为10.4%,显示了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的强劲增长态势。

  一个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产业增加值要占GDP的5%以上。从历史数据来看,文化产业在上两个五年计划中已获得长足发展。2004年至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13%,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突破了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8%。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2015年总量预计达到55.8万亿元,由此推算,到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至少应该达到2.79万亿元才能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万亿元计算,“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年均增速至少达23%。2011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的26家传媒类公司的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29.15%上升到34.64%。影视动漫公司达到了51.46%。平面媒体的毛利率增长最快,由2010年同期的26.23%上升至34.75%。GDP的强劲持续增长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坚实的支撑。虽然美国和欧洲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但国家坚定不移扩大内需是稳定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有效保障。

  某种意义上,金融危机对小微企业带来了另一种机遇――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创新。中国的银行虽然由于体制原因导致在金融危机时期仍然有较高利润,但房地产等支柱行业的持续低迷,使银行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3 社会文化环境(Social Factors)

  文化消费已经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比重越来越大。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从3000美元向6000美元迈进,带来居民的消费升级,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支出比重上升。

  经济发展过程中由制造业、房地产等“硬经济”向文化、娱乐等“软经济”的转向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已被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所证实。首先体现三次产业发展的规律。按照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标准,文化产业大部分属于服务业,也涵盖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的制造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是必然的趋势,而文化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工业、制造业对经济的拉动提升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继续依赖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和制造业带动经济是不可持续的,作为无烟工业的文化产业,在创造巨大价值的同时又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甚至无污染的特点,是社会维持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趋势。

  4 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Factors)

  技术环境对于欲在文化产业的发展求得自身机会的小微企业来说,不仅仅指提升文化产业生产率的技术变革,更指因为技术变革而产生的新行业,和因为技术进步而被降低了的原有门槛,而这正是小微企业的最大机会。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过去文化产业的某些壁垒正在降低,技术的进步更创造出了新的商业模式,而这些商业模式中的许多正式由小微企业创新并加以实践的。文化创意、广告、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均是小微企业可以施展才华的领域。这也是《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提出的重点发展的产业。社会化网络的兴起,特别是“微博”这种具有“自媒体”特征的传播工具的广泛使用,让小微企业具有和大企业同样的宣传机会和平台。技术的发展同样也催生着新的商业机会,从2011年开始,具有商业广告和电影特征的“微电影”在网络视频领域内异军突起,已博得众多企业乃至资本市场的青睐。

  “微创新”是文化产业中的重要创新,比如某种卡通角色的塑造,某个舞蹈剧目的编排,某个具有时代感的剧本的编写。这种创新大量存在于中小微企业之中。大企业的优势在于产业链的完善布局和资本密集型文化产品的生产。但文化产品的范围广泛,仅从文化产业的“产品”角度来说,大多数产品不需要规模化的生产线,小微企业同样也可能创造出具有独特创新点的产品与大企业竞争。而这种独特的创新点,便是小微企业的竞争优势。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说,小微企业也可在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寻找机会,并建立起自身独特的优势。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91745.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下一篇:关于青春的演讲稿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