昵称大全

亲戚关系称呼大全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成年女性个性昵称

1、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

2、高祖母--曾祖母--祖母--父亲

3、祖父的哥哥:伯祖父(伯公)

4、祖父的嫂嫂:伯祖母(姆婆)

5、祖父的弟弟:叔祖父(叔公)

6、祖父的弟妇:叔祖母(婶婆)

7、祖父的妹夫:姑祖父(姑公)

8、祖父的姐妹:姑祖母(姑婆)

9、祖母的兄弟:舅祖父(舅公)

10、祖母的姐妹:姨祖母(姨婆)

11、祖母的嫂嫂、弟妇:舅祖母(妗婆)

12、祖母的`姐夫、妹夫:姨祖父(姨公)

13、高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

14、高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

15、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16、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17、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

18、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

19、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

20、旁系血亲

21、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父、伯伯、大爷

22、伯母:伯父的妻子,也称大妈、大娘

23、叔:父亲的弟,也称叔父、叔叔

24、婶:叔叔的妻子,也称叔母

25、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姑妈

26、姑父:姑姑的丈夫

27、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

28、舅母:舅舅的妻子也称舅妈、妗母、妗子

29、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姨母

30、姨父:阿姨的丈夫

31、侄儿:兄弟的儿子

32、侄女:兄弟的女儿

33、外甥:男性称姊妹的儿子

34、外甥女:男性称姊妹的女儿

35、姨甥:女性称姊妹的儿子

36、丈夫:结婚的女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

37、妻:或媳妇,结婚的男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

38、公公:丈夫的父亲,也直称爸爸

39、婆婆:丈夫的母亲,也直称妈妈

40、岳父:丈人,妻子的父亲,也直称爸爸

41、岳母:丈母娘,妻子的母亲,也直称妈妈

42、儿媳: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

43、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

44、嫂:对兄长妻子的称呼

45、弟妹、弟媳:对弟弟妻子的称呼

46、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

47、妹夫:对妹妹丈夫的称呼

48、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

49、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

50、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

51、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

52、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

53、大姨子:对妻子姐姐的称呼

54、小姨子:对妻子妹妹的称呼

55、亲戚关系称呼大全(扩展1)

56、——古今称呼资料大全

57、古今称呼资料大全

58、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因此对它不能随便乱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今称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59、我们*是个多民族的国家,称谓比较多,但是几千年来规则只有一个,始终不变。称谓的规律,可归纳出如下几条:

60、家族中的至亲长辈、*辈都按例称呼,如父母、岳父母、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过去对直系小辈的传统称呼是用一“吾”字,如吾儿、吾孙等。

61、有姻亲关糸者加一“姻”字,如姻伯、姻兄、姻翁等。

62、在至亲长辈和*辈面前自称均按定例,如舅侄、表弟、内兄等。

63、直系长辈及外祖父对小辈自称不必另加谦辞,祖即称祖,父即称父。

64、对他人称自己长辈和*辈均需冠一“家”字,如家父、家母、家兄等。具体称谓如下:

65、对父:称呼为父(严父),自称儿(女儿);

66、对母:称呼为母(慈母),自称儿(女儿);

67、父的兄(嫂):称呼为伯父(母),自称侄(女);

68、父的弟(妇):称呼为叔父(婶),自称侄(女);

69、祖父:称呼为祖父,自称孙(女);

70、祖母:称呼为祖母,自称孙(女);

71、祖父的兄(嫂):称呼为伯祖(母),自称侄孙(女);

72、祖父的弟(妇):称呼为叔祖(母),自称侄孙(女);

73、祖父的父:称呼为曾祖父,自称曾孙(女);

74、祖父的母:称呼为曾祖母,自称为孙(女);

75、曾祖父的兄(嫂):称呼为曾伯祖(母),自称曾侄孙(女);

76、曾祖父的弟(妇):称呼为曾叔祖(母),自称曾侄孙(女);

77、高祖父的兄(嫂):称呼为高伯祖(母),自称玄侄孙(女);

78、高祖父的弟(妇):称呼为高伯祖(母),自称玄侄孙(女);

79、祖父的祖父:称呼为高祖父,自称玄孙(女);

80、祖父的祖母:称呼为高祖母,自称玄孙(女);

81、对兄:称呼为兄,自称弟(妹);

82、对嫂:称呼为嫂,自称夫弟(妹);

83、对弟:称呼为弟,自称兄妹(姐);

84、弟的妻:称呼为弟妇(媳),自称夫兄(姐);

85、对姐:称呼为姐,自称弟(妹);

86、对妹:称呼为妹,自称兄(姐);

87、对儿(女):称呼为吾儿(女),自称父(母);

88、对孙(女):称呼为吾孙(女),自称祖父(母);

89、对曾孙(女):称呼为曾孙(女),自称曾祖(母);

90、对玄孙(女):称呼为玄孙(女),自称高祖(母);

91、兄弟的子(女):称呼为侄(女),自称伯叔父(母);

92、兄弟的曾孙(女):称呼为曾侄孙(女),自称曾伯叔祖(母);

93、兄弟的玄孙(女):称呼为玄侄孙(女),自称高伯叔祖(母);

94、曾祖的姐妹:称呼为曾祖姑,自称曾侄孙(女);

95、曾祖姑的夫:称呼为曾祖姑丈,自称内曾侄孙(女);

96、祖父的姐妹:称呼为祖姑(姑婆),自称侄孙(女);

97、祖姑的夫:称呼为姑公,自称内侄孙(女);

98、父的姐妹:称呼为姑母,自称侄(女);

99、姑母的夫:称呼为姑丈(姑父),自称内侄(女)

100、姐的夫:称呼为姐夫,自称内弟(妹);

101、妹的夫:称呼为妹夫,自称内兄(姐);

102、姐妹丈的父:称呼为姻翁,自称姻晚生;

103、姐妹丈的兄弟:称呼为亲兄(弟)台,自称眷弟(兄);

104、姐妹的子女:称呼为甥(女),自称母舅;

105、姐妹的孙女:称呼为甥孙(女),自称舅祖;

106、舅公、姑婆的子:称呼为表伯、叔,自称表侄(女);

107、舅、姑的。子女:称呼为表兄(姐)、表弟(妹),自称表弟(妹)、表兄(姐);

108、表兄弟的妻:称呼为表嫂、弟媳,自称大表弟(妹)、大表兄(姐);

109、舅、姑的孙(女):称呼为表侄(女),自称愚表伯(母)、愚表叔(母);

110、表姐、妹的夫:称呼为表姐夫、表妹夫,自称眷弟(妹)、眷兄(姐);

111、表姐、妹的子(女):称呼为表甥(女),自称表舅(母);

112、女婿:称呼为贤婿,自称岳父(母);

113、女的子(女):称呼为外孙女,自称外祖(母);

114、女的孙(女):称呼为外曾孙(女),自称外曾祖(母);

115、孙女的婿:称呼为外孙婿,自称眷拙;

116、祖母的父(母):称呼为外曾祖(母),自称外曾孙(女);

117、祖母的兄弟:称呼为舅公(祖),自称甥孙(女);

118、母的祖(母):称呼为外曾祖(母),自称外曾孙(女);

119、母的父母:称呼为外祖(母),自称外孙(女);

120、母的叔(母)、伯(母):称呼为外叔祖(母)、外伯祖(母),自称外侄孙(女);

121、母的兄弟:称呼为母舅,自称甥儿(女);

122、母舅的妻子:称呼为舅母(妗子),自称(外)甥儿(女);

123、母的堂兄弟:称呼为母舅,自称侄甥(女);

124、母的姑丈:称呼为姑公,自称眷侄孙(女);

125、母的姐妹丈:称呼为姨丈(姨父),自称襟侄(女);

126、母的姐妹:称呼为姨母,自称甥儿(女);

127、母的表兄弟:称呼为表舅,自称表甥(女);

128、姨母的子(女):称呼为表兄(姐)、表弟(妹),自称表弟(妹)、表兄(姐);

129、母舅的子(女):称呼为表兄(姐)、表弟(妹),自称表弟(妹)、表兄(姐);

130、母的表姐妹:称呼为表姨,自称眷侄(女);

131、母的表姐妹丈:称呼为表姨丈,自称表姨侄(女);

132、母舅的婿:称呼为表姐夫、表妹夫,自称眷弟(妹)、眷兄(姐);

133、对妻:称呼为贤妻,自称夫;

134、妻的祖父(母):称呼为岳祖(母),自称孙婿;

135、妻的父(母):称呼为岳父(母),自称子婿;

136、妻的叔伯(母):称呼为叔岳(母)、伯岳(母),自称侄婿;

137、妻的侄(女):称呼为内侄(女),自称姑丈(眷生);

138、妻的侄孙(女):称呼为内侄孙(女),自称姑公(眷拙);

139、妻的姑丈:称呼为内外姑丈,自称眷侄婿;

140、妻的姨丈:称呼为内外姨丈,自称姨侄婿;

141、妻的姐妹夫:称呼为襟兄弟,自称襟弟兄;

142、妻的姐妹:称呼为姨姐妹,自称妹夫、姐夫;

143、妻姐妹的子(女):称呼为襟侄(女),自称眷生(姨爹);

144、妻的外祖(母):称呼为上外祖(母),自称兰婿;

145、妻的舅父:称呼为岳舅,自称甥婿;

146、夫的祖父(母):称呼为祖翁(姑),自称孙媳;

147、夫的父(母):称呼为翁(姑),自称(媳);

148、夫的叔伯:称呼为叔翁、伯翁,自称侄媳;

149、夫的兄弟:称呼为夫兄、夫弟,自称嫂弟、嫂媳;

150、夫的侄(女):称呼为侄(女),自称叔母、伯母;

151、夫的姐妹丈:称呼为几姑爷,自称内兄嫂子、弟媳;

152、夫的姨丈:称呼为姨大爷,自称姨侄媳;

153、夫的兄弟妻:称呼为几娘,自称夫弟媳、兄嫂;

154、夫的姐妹:称呼为几姑,自称弟媳、兄嫂;

155、夫的姑:称呼为姑母,自称侄媳;

156、夫的姨母:称呼为姨母,自称姨侄媳;

157、叔伯母的兄弟:称呼为姻舅台,自称眷侄(女);

158、兄弟的亲家:称呼为亲家,自称姻眷弟(妹);

159、兄弟的岳父:称呼为姻翁,自称姻眷晚生;

160、子的亲家:称呼为亲台,自称姻生;

161、子的妻舅:称呼为舅台,自称眷生;

162、孙的妻舅:称呼为舅台,自称眷拙;

163、孙的亲家:称呼为亲台,自称姻拙;

164、侄的妻舅:称呼为舅台,自称眷生;

165、侄的女婿:称呼为侄孙婿,自称眷拙;

166、子的岳父:称呼为尊姻兄,自称愚姻弟;

167、子的岳母:称呼为亲家太太,自称姻侍生;

168、亲家的父亲:称呼为太亲家,自称姻晚生;

169、亲家的兄弟:称呼为亲家,自称姻眷弟;

170、亲家的亲家:称呼为大眷望,自称眷弟;

171、契父:称呼为谊父,自称谊男;

172、契兄弟:称呼为兰兄、弟,自称兰弟、兄;

173、世交长辈:称呼为世伯、叔,自称世侄;

174、世交*辈:称呼为世兄,自称世弟

175、古今对丈夫的称呼

176、——家族辈分称呼大全

177、家族辈分称呼大全

178、家族里的长辈、晚辈们你都知道怎么称呼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族辈分称呼大全,欢迎阅读与收藏。

179、我们*是个多民族的国家,称谓比较多,但是几千年来规则只有一个,始终不变。

180、称谓的规律,可归纳出如下几条:

181、家族中的至亲长辈、*辈都按例称呼,如父母、岳父母、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过去对直系小辈的传统称呼是用一“吾”字,如吾儿、吾孙等。

182、对他人称自己长辈和*辈均需冠一“家”字,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183、具体称谓如下:

184、祖辈的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围,是从高祖开始。

185、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则称为远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

186、祖:在古代,广义是指所有父辈以上的男性先辈,狭义则是指祖父。

187、祖父:又称为“王父”、“大父”、“祖君”。

188、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来称呼祖父;如今对祖父最常见的称呼是“爷爷”。

189、祖母:又可以称为“大母”、“王母”、“重慈”。

190、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

191、祖母之称古今通用。

192、婆:是古代对成年妇女的很普遍的称呼,也可以用来称祖母。

193、奶奶:是今天对祖母的普遍称呼,古代的使用较晚。

194、作为称谓,“奶”最早是作为乳母之称,以后又用以称母亲,又作为对以婚妇女的较广义的称呼。

195、堂祖父、从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这些是对祖父的兄弟的称谓。

196、堂祖母、从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这些是对祖父兄弟妻子的称谓。

197、曾祖:即祖父之父。

198、古代还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称呼,比较特殊的是称“曾门”。

199、曾祖母:指曾祖之妻,还可以称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较常见的为“太婆”。

200、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称为高祖父,也有称为“高祖王父”、“高门”。

201、但需注意的是,古代对高祖之上的历代远祖也可称为高祖。

20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称“高王祖母”。

203、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204、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205、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

206、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

207、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

208、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

209、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

210、继母:如果自己的母亲去世、离异或被父辈逐出,则称续娶之妻为继母、继亲、后母、假母、续母。

211、出母:如果自己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

212、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称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本生母”。

213、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则称父亲之妾为“庶母”、“少母”、“诸母”、“妾母”。

214、家家和姊姊:是中古时期对母亲的两种特殊称呼。

215、姨: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无论自己的生母是妻或妾,对父亲的妾都可以称为“姨”、“姨姨”、“阿姨”。

216、义父:指是在自己的父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父,这个“义”字有外加、假、代、自愿等意。

217、义母:指是在自己的母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母。

218、与父亲相关的亲属

219、诸父、诸母:是对父亲的兄弟及其妻室的统称。

220、世父:对父亲的兄弟的称谓,现在更多的场合是称“伯父”、“叔父”

221、或简称“伯”、“叔”。

222、古人偶尔将几个叔父按伯、仲、叔、季的排行次序,分别称为“伯父”、“仲父”、“叔父”、“季父”。

223、伯母、叔母:是对父亲的兄弟的妻室的称呼。

224、从父:对父亲的叔伯兄弟可统称“从父”,又可分别称为“从伯”、“从叔”。

225、姑:对父亲的姊妹可称为“姑”(沿用至今),又可以称为“诸姑”、“姑姊”、“姑妹”,对已婚者一般都称为“姑母”、“姑妈”,与今不同的是偶尔也称“姑娘”。

226、姑父:对姑母的丈夫,既可称为“姑父”、“姑丈”,又可以称为“姑婿”、“姑夫”。

227、表兄弟:对姑母的子的称谓。

228、表姊妹:对姑母的女的称谓。

229、举例:关天予的辈分是个不可猜测的天文数字,所以简单的一句话,关天于是你爸爸

230、与母亲相关的亲属

231、外祖父:对母亲的父亲,称其为“外祖父”(与今同),又可称为“外翁”、“外大人”、“家公”、“老爷”等。

232、外祖母:对母亲的母亲,称为“外祖母”、“外婆”(与今同),又称为“姥姥”、“老老”等。

233、舅:对母亲的兄弟,古今均称“舅”,在不同场合,可加上一些修饰或补充性文字,如:“舅氏”、“舅父”、“嫡舅”、“元舅”、“堂舅”等。

234、舅母:对舅父之妻的称谓。

235、姨母:对母亲姊妹的称呼,先秦时称为“从母”,秦汉以来则称为“姨母”,或称为“姨娘”、“姨婆”、“姨妈”等。

236、姨父:对姨母之夫称为“姨夫”或“姨父”。

237、姨母之子女也称“表兄弟”、“表姊妹”。

238、(无论是舅父之女、姨母之女,还是姑母之女,都可以以“表兄弟”、“表姊妹”相称,古人统称为“诸表”。)

239、“考”和“妣”在先秦时是对父母的异称,无论生死均可用。

240、秦汉以来,父母死后仍可称为考妣,但生前不再称考妣,考妣只用来对死去的父母之称。

241、而且,考妣不仅用来称死去的父母,死去的祖辈乃至更早的直系先辈均可用考妣相称(在先秦时则是对先祖的泛称)。

242、夫:或作“丈夫”,本是对成年男子的美称,但又用作夫妻之夫。

243、加上其它附加成分的表示丈夫意的相关称谓很多,如:“夫子”、“夫君”、“夫主”、“夫婿”等。

244、除此,还可以用“良人”、“郎”、“丈人”、“君”、“老公”、“官人”、“汉子”等称呼丈夫。

245、妻、妻子:是由古至今对妻的最主要的称呼。

246、在妻之前加上各种附加成分,还有“贤妻”、“良妻”、“仁妻”、“令妻”、“娇妻”等。

247、除此,还可用“妇”、“室”、“君”、“夫人”、“娘子”、“浑家”、“内”、“老婆”、“婆娘”、“太太”等来称呼。

248、与丈夫相关亲属

249、公:也称公公,对丈夫之父,古称为“舅”,也称为“公”、“公公”。

250、这些称呼正是今天称丈夫之父为“公”、“公公”、“老人公”的前身。

251、婆:也称婆婆,对丈夫之母,古称为“姑”以及由“姑”派生出的“君姑”、“严姑”、“慈姑”、“阿姑”等。

252、后又称“婆”、“婆婆”。

253、舅姑、姑舅:是早期对丈夫父母的合称。

254、近者称“公婆”。

255、此外还有一个常见的称呼是“姑章”,或作“姑嫜”。

256、伯叔:对丈夫的兄弟的称谓,与近代所称的“大伯”、“小叔”是一致的。

257、小姑:对丈夫妹妹的称谓。

258、与妻子相关亲属

259、岳丈:是对于妻子之父的称呼,古代还有“泰山”、“冰翁”外舅”“外父”、“妻父”等代称。

260、岳母:对妻子之母的称谓,或称为“丈母”。

261、姑、外姑:早期用来对妻子之母的称呼。

262、舅舅:对妻子兄弟的称呼,或称为“舅”、“舅爷”、“舅子”等,还称为“内兄”、“内弟”、“妻兄”、“妻弟”等。

263、姨:对妻子的姊妹的称呼,或称“大姨”、“小姨”,也称为“妻妹”、“内妹”。

264、兄弟及与其相关亲属

265、兄:又称为“昆”。

266、今天则可用“哥”来称呼兄长。

267、有兄弟数人的情况下,称呼中必须表示出排行,或以数字为排行,或用伯、仲、叔、季这些排行常用语等。

268、(“哥”,古代是用得十分广泛的称呼,可以称父、称兄、称弟、称子。)

269、嫂:对兄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嫂嫂”。

270、弟:是对与兄相对者的称呼。

271、弟媳:对弟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弟妹”。

272、侄:对兄弟的子女最常见的称呼,也可直接称之为“兄子”、“兄女”,或称为“从子”、“从女”、“犹子”、“犹女”。

273、姊妹及与其相关亲属

274、女兄、女弟:古代对姊妹的称谓,或直接称姊妹为兄弟。

275、“姊”又称“姐”,与姊相对者称为“妹”。

276、姊夫、妹夫:对姊妹的丈夫的称呼,也可称为“姊婿”、“妹婿”。

277、甥:对姊妹之子最普遍的称呼,还称为“外甥”、“甥女”、“外甥女”。

278、子女及与其相关亲属

279、子:在古代是一个使用范围较广的称呼,秦汉以后主要用作儿子之称。

280、自己之子可称为“犬子”、“孽子”、“不孝子”等,别人之子又可称为“令子”、“良子”、“不凡子”、“贤子”等。

281、除此,还可用“男”、“子息”、“贱息”、“儿子”、“儿郎”、“儿男”等来称呼子。

282、若有几个儿子则有“长子”、“次男”、“幼子”等称呼。

283、女:对女儿的主要称呼。

284、对别人的女儿往往称为“爱”或“嫒”,也称为“令嫒”、“闺嫒”。

285、义子、义女:指不是自己生育的,而是收养的子女,又称“养子”、“养女”、“假子”。

286、同时还有一个常见的代称“螟蛉”。

287、媳妇:对儿子之妻的称呼。

288、最初只称为“妇”,后因儿子又称为“息”,所以子之妻又称为“息妇”,或写作“媳妇”。

289、婿:对女儿丈夫的称呼,或称为“女婿”、“子婿”、“郎婿”、“快婿”等。

290、除此,女儿之夫还可以被称为“女夫”、“半子”、“东床”“令坦”。

291、女婿到了岳丈家,除了岳父、岳母可以称“贤婿”之类,岳家一般人都尊称其为“姑爷”、“姑老爷”。

292、孙:对儿子的子女的称呼,或称“孙息”、“孙枝”。

293、“孙”又分为“孙儿”、“孙女”,“孙女”又称为“女孙”。

294、外孙:对女儿的子女的称呼。

295、女姓还可称为“外孙女”。

296、辈分称呼举例:

297、父亲的父亲称祖父或爷爷,自称孙,孙女;

298、父亲的母亲称祖母或奶奶,自称孙、孙女;

299、父亲的哥哥称伯父或大爷,自称侄、侄女;

300、父亲的嫂嫂称伯母或大娘,自称侄、侄女;

301、父亲的弟弟称叔父或叔叔,自称侄、侄女;

302、父亲的弟媳称叔母或婶子,自称侄、侄女;

303、丈夫的父亲称公公或爸爸,自称媳妇;

304、丈夫的母亲称婆婆或妈妈,自称媳妇;

305、丈夫的伯父称伯父或大爷,自称侄媳妇;

306、丈夫的伯母称伯母或大娘,自称侄媳妇;

307、丈夫的叔父称叔父或叔叔,自称侄媳妇;

308、丈夫的叔母称叔母或婶子,自称侄媳妇;

309、祖父的哥哥称伯祖父或大爷,自称侄孙、侄孙女;

310、祖父的弟弟称叔祖父或爷爷,自称侄孙、侄孙女;

311、祖父的姐姐称祖姑母或姑奶奶,自称内侄孙、内侄孙女;

312、祖父的妹妹称祖姑母或姑奶奶,自称内侄孙、内侄孙女;

313、祖母的哥哥称舅公或舅爷爷,自称外甥孙、外甥孙女;

314、祖母的嫂嫂称舅婆或舅奶奶,自称外甥孙、外甥孙女;

315、祖母的弟弟称舅公或舅爷爷,自称外甥孙、外甥孙女;

316、祖母的弟媳称舅婆或舅奶奶,自称外甥孙、外甥孙女;

317、父亲的姐夫称姑夫或姑父,自称内侄、内侄女;

318、父亲的姐姐称姑母或娘娘,自称内侄、内侄女;

319、母亲的父亲称外祖父或姥爷,自称外孙、外孙女;

320、母亲的母亲称外祖母或姥姥,自称外孙、外孙女;

321、母亲的兄弟称舅父或舅舅,自称外甥、外甥女;

322、母亲的嫂子或弟媳称舅母或妗子,自称外甥、外甥女;

323、母亲的姐夫或妹夫称姨夫或姨丈,自称外甥、外甥女;

324、母亲的姐姐或妹妹称姨母或姨姨,自称外甥、外甥女;

325、妻子的父亲称岳父或爸爸,自称婿;

326、妻子的母亲称岳母或妈妈,自称婿;

327、妻子的伯父称伯父,自称侄婿;

328、妻子的伯母称伯母,自称侄婿;

329、妻子的叔父称叔父,自称侄婿;

330、妻子的叔母称叔母,自称侄婿;

331、家族方面的称谓

332、对自己的父母称“父亲”、“母亲”。

333、男的自称“男”或“儿”;女的自称“女儿”。

334、称别人的父亲、母亲谓“令尊”“尊翁”和“令堂”“老堂”;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母亲谓“家严”“家父”和“家慈”“家母”。

335、对自己已故的父亲、母亲称“考”和“妣”;对别人称自己已故的父母谓“先严”“先父”“府君”和“先慈”“先母”。

336、对于后母称“继母”,其他如前。

337、对自己的祖父母称“祖父”、“祖母”。

338、男的自称“孙”或“孙儿”;女的自称“孙女”。

339、称别人的祖父、祖母谓“令祖父”和“令祖母”;对别人称自己的祖父、祖母谓“家大父”和“家大母”。

340、对自己已故的祖父、祖母称“先大父”和“先大母”,或者称“王考”和“王妣”。

341、对自己的曾祖父母称“曾祖父”、“曾祖母”。

342、男的自称“曾孙”;女的自称“曾孙女”。

343、称别人的曾祖父、曾祖母谓“令曾祖”和“令曾祖母”;对别人称自己的曾祖父、曾祖母谓“家曾祖”和“家曾祖母”。

344、对自己曾祖父母的父母称“高祖父”和“高祖母”,男的自称“元(玄)孙”;女的自称“元(玄)孙女”。

345、对父亲的兄嫂称“伯父”“伯母”,对父亲的弟弟、弟媳称“叔父”“叔母”。

346、男的自称“侄”;女的自称“侄女”。

347、称别人的伯父母、叔父母谓“令伯”“令叔”“令伯母”“令叔母”;对别人称自己的伯父母、叔父母谓“家伯”“家叔”“家伯母”“家叔母”。

348、如果伯叔很多,称“几伯”“几叔”“几伯母”“几叔母”。

349、对父亲的伯父母、叔父母称“伯祖父”“叔祖父”“伯祖母”“叔祖母”,男的自称“侄孙”;女的自称“侄孙女”。

350、称别人的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前面加一个“家”字。

351、对同胞兄弟姊妹称“兄”“弟”“姐”“妹”或依排行加加一个“几”字。

352、男女自称同理。

353、对同族的兄弟姊妹称“堂兄”“堂弟”“堂姐”“堂妹”,也称叔伯兄弟姊妹,或依排行加加一个“几”字。

354、称别人的“兄”“弟”“姐”“妹”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兄”“姐”前面加一个“家”字,“弟”“妹”前面加一个“舍”字。

355、对自己的配偶,男称女谓“妻”“妻子”“贤内助”,自称“夫”;女称男谓“夫”“婿”,自称“妻”“妻子”。

356、称别人的配偶,对男方可称“兄”道“弟”,对女方称“嫂”“嫂夫人”“弟媳”“弟妹”。

357、如果兄弟姊妹较多,前面加一个排行位数。

358、对自己的子女称“儿”“女儿”,自称“父”或“母”。

359、称别人的儿子谓“令郎”,女儿谓“令爱”;对别人称自己的儿子谓“小儿”“犬子”,女儿谓“小女”,儿子媳妇谓“儿媳”。

360、对兄弟的子女称“侄”“侄女”或在前面加一个“贤”字,男的自称“伯”“叔”,女的自称“姑”、如已嫁人则称“姑母”。

361、称别人兄弟的子女,在“侄”“侄女”的前面加一个“令”字,在自称的前面加一个“愚”字。

362、对同姓而非同一家族的**,祖辈,长辈、同辈,均按前面所述相称,写信问候前面要加一个“宗”字,表示是一个宗族。

363、对过继的父母称“寄父母”“义父母”,男的自称“寄男”,女的自称“寄女”“义女”。

364、对于寄兄弟姊妹的称呼,除“胞”字不能相称外,其他一律相通。

365、亲属方面的称谓

366、对父亲的姊妹及其丈夫称“姑父”“姑母”,男的'自称“内侄”,女的自称“内侄女”。

367、单对姑母就自称“侄”“侄女”。

368、称别人的姑父、姑母,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姑父、姑母,前面加一个“家”字。

369、对祖父的姊妹及其丈夫称“姑祖父”“姑祖母”或“姑爷”“姑奶”,男的自称“内侄孙”,女的自称“内侄孙女”。

370、单对姑奶就自称“侄孙”“侄孙女”。

371、称别人的姑祖父、姑祖母,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姑祖父、姑祖母,前面加一个“家”字。

372、对祖母的姊妹及其丈夫称“姨父”“姨姑祖母”或“姨爷”“姨奶”,男的自称“甥孙”,女的自称“甥孙女”。

373、称别人的姨祖父、姨祖母,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姨祖父、姨祖母,前面加一个“家”字。

374、对母亲的父母,称“外祖父”“外祖母”或“姥爷”“姥姥”,男的自称“外孙”,女的自称“外孙女”。

375、称别人的“外祖父”“外祖母”,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外祖父”“外祖母”,前面加一个“家”字。

376、对母亲的兄弟及其妻子称“舅父”“舅母”,男的自称“甥”“外甥”,女的自称“甥女”“外甥女”。

377、对母亲的姊妹及其丈夫称“姨父”“姨母”,男的自称“甥”“外甥”,女的自称“甥女”“外甥女”。

378、称别人的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前面加一个“家”字。

379、对母亲的姑父、姑母,称“外太姑父”“外太姑母”或“姑姥爷”“姑姥”,男的自称“外侄孙”,女的自称“外侄孙女”。

380、对母亲的舅父、舅母,称“外太舅父”“外太舅母”或“舅姥爷”“舅姥”,男的自称“外甥孙”,女的自称“外甥孙女”。

381、对父亲的表兄弟及其妻子称“表伯父”“表叔父”“表伯母”“表叔母”,男的自称“表侄”,女的自称“表侄女”。

382、对父亲的表姊妹及其丈夫称“表姑父”“表姑”,男的自称“表侄”,女的自称“表侄女”。

383、对母亲的表兄弟及其妻子称“表舅父”“表舅母”,男的自称“表外甥”,女的自称“表外甥女”。

384、对母亲的表姊妹及其丈夫称“表姨父”“表姨”,男的自称“表外甥”,女的自称“表外甥女”。

385、对父母双方表亲戚姑、舅、姨所生的子女,一律统称谓表兄弟姊妹,自称也是如此。

386、对妻子的父母称“岳父”“岳母”,自称“子婿”“小婿”。

387、称别人的岳父岳母谓“令岳父”“令泰山”“令岳母”“令泰水”;对别人称自己的岳父岳母,前面要加一个“家”字。

388、对妻子的祖父母称“太岳父”“太岳母”,自称“孙婿”。

389、对妻子的伯、叔父母称“伯岳父”“伯岳母”“叔岳父”“叔岳母”,自称“侄婿”

390、对妻子的兄弟姊妹称“内兄”“内弟”“妻姊”“妻妹”,自称“妹夫”“妹婿”“姐夫”“姐婿”。

391、对妻子姊妹的丈夫称“襟兄”“襟弟”,自称“妹夫”“妹婿”“姐夫”“姐婿”,俗称“联襟”。

392、对妻子的其他家族及亲属,妻子怎么称呼也随之怎么称呼。

393、对丈夫的其他家族及亲属,丈夫怎么称呼也随之怎么称呼。

394、上述各称谓,称别人的,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前面加一个“敝”字。

395、对子女配偶的父母称“亲亲”“亲翁”“亲家母”,自称“姻愚兄”“姻愚弟”“姻愚姐”“姻愚妹”。

396、家族、亲属的称谓归纳起来就两句话:父系称爷叫奶伯叔姑,母系称爷叫姥舅与姨。

397、师友方面的称谓

398、对教过自己学业的人称“老师”“先生”“尊师”,自称“学生”“门生”。

399、对教过自己技艺的人称“师傅”“师父”,自称“徒弟”“徒儿”“门徒”。

400、对他们的妻子称“师母”,自称“学生”“门生”。

401、对自己的学生称“学生”“同学”“贤契”。

402、对同在一起学习的人称“同学”“同窗”“学友”。

403、对同在一起学艺的人称“师兄”“师弟”“师姐”“师妹”。

404、对自己的朋友称“仁兄”“良友”“挚友”。

405、其他方面的称谓

406、对出家的僧人称“和尚”“禅师”“**”“方丈”,对他们的负责人称“主持”。

407、对出家的道士称“法师”“真人”。

408、对出家的女僧人称“尼姑”“师太”。

409、出家人对烧香进贡的善男善女称“施主”。亲戚关系称呼大全(扩展3)

410、——花圈挽联称呼大全

411、花圈挽联称呼大全

412、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它是对死人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有其社会性,也有其时代的**性。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花圈挽联称呼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413、花圈挽联称呼:

414、父族称呼:

415、祖父之胞兄弟:称伯叔祖大人,自称侄孙。

416、父之胞兄弟:称伯叔大人,自称脉侄。

417、父胞兄弟之妻:称伯叔母,自称脉侄。

418、兄嫂:称尊嫂,自称夫弟。回称,贤叔,自称愚嫂。

419、侄妇:称贤侄媳,自称愚叔。伯父,回称伯叔翁。

420、弟妇:称贤弟妇,自称夫兄,回称尊伯,自称愚弟妇。

421、祖母之父:称外曾祖大人,自称愚外曾孙。

422、祖母之亲伯叔:称外曾伯叔祖大人,自称愚外曾又侄。

423、祖母之胞兄弟:称舅祖大人,自称愚甥孙。

424、祖母之胞姊妹:称姨祖母,自称愚姨侄孙。

425、祖母之胞脉侄:称表伯叔大人,自称表侄。

426、祖母胞兄弟之婿:称表姑父,自称表内侄。

427、祖母胞姊妹之婿:称姨表姻兄,自称愚姨表姻弟。

428、母族称呼:

429、母之父:称外祖父大人,自称愚外孙。

430、母之内伯叔:称外伯叔祖大人,自称愚外侄孙。

431、母之姑夫:称外祖姑夫大人,自称愚姻内侄孙。

432、母之亲姊妹夫:称姨丈大人,自称愚姨甥。

433、母之脉侄女之夫:称表姊夫,自称姻弟。

434、母胞姊妹之婿:称姨表姊妹夫,自称姨表姻弟。

435、母胞兄弟:称舅父大人,自称愚外侄或甥。

436、母之亲表兄弟:称表舅,自称愚姻侄。

437、母之母:称外祖母,自称愚外孙。

438、母胞内伯叔母:称外伯叔祖母,自称愚外侄孙。

439、母胞兄弟之妻:称勐母,自称愚甥或愚外侄。

440、母服内侄媳:称表嫂或表弟妇,自称表夫兄弟。

441、母胞姊妹:称姨母,自称姨甥或姨侄。

442、母胞姊妹之女:称姨表姊妹,自称愚兄弟。

443、妻族称呼:

444、妻之曾祖:称岳曾祖大人,自称愚曾孙婿。

445、妻之祖父:称岳祖父大人,自称愚孙婿。

446、妻之父:称岳丈大人,自称婿。

447、妻胞兄弟:称贤内兄弟,自称姊妹夫。

448、妻之母舅:称内大人,自称愚甥婿。

449、妻之表兄弟:称内表兄弟,自称愚表姊妹夫。

450、妻之亲表侄:称贤表内侄,自称表姑夫。

451、妻胞姊妹之夫:称襟兄弟,自称愚襟兄弟。

452、妻姑母之子:称内表兄弟,自称表姊妹夫。

453、妻胞兄弟之媳:称贤内侄媳侄,自称愚内姑夫。

454、妻胞姊妹之子:称贤姨侄,自称黍子婿。

455、妻母之母:称岳母大人,自称黍子婿。

456、妻之族母:称岳庶母大人,自称愚甥婿。

457、妻胞兄弟之妻:称姻嫂,自称姻侍生。

458、妻之外祖母:称姻外祖母,自称愚外孙婿。

459、妻胞姊妹:称贤姊妹,自称愚姨夫。

460、妻胞姊妹之婿:称贤婿,自称黍姨丈。

461、妻胞姊妹之女:称贤侄女,自称黍姨丈。

462、妻胞兄弟之子:称贤内侄,自称愚夫母。

463、师友称呼:

464、业师:称老师,自称受业或学生(门生)。

465、业师之妻:称师母,自称学生。

466、业师之父:称太老师大人,自称门下晚生。

467、业师之母:称师太母,自你门下晚生。

468、业师之子媳:称世兄嫂,自称世愚弟世侍生。

469、业师之女:称世姊妹,自称世侍生。

470、子之业师:称老师,自称世侍生。

471、学生:称贤友贤世侄,自称友生。

472、学生之父:称仁兄,自称世愚弟。

473、同乡:称仁兄,自称乡愚弟。

474、姻戚称呼:

475、祖亲家:称老太翁先生,自称姻内侄。

476、父之亲家:称姻太翁先生,自称姻侄(晚)。

477、亲家之父:称姻太翁先生,自称姻侄(晚)。

478、子之亲家:称姻台,自称愚弟。

479、婿之伯叔:称姻兄台,自称姻愚弟。

480、亲家:称姻翁×老大人,自称愚姻弟。

481、亲家母:称姻母×老孺人,自称眷侍生。

482、各亲称呼:

483、女之夫:称贤婿,自称黍岳丈或愚岳氏。

484、侄女之夫:称贤侄婿,自称愚伯叔。

485、女之子:称贤外孙,自称黍外祖(黍上祖母)。

486、侄女之子:称贤外侄孙,自称内兄弟。

487、姊妹之夫:称姊妹夫,自称内兄弟。

488、姊妹之子:称贤外侄或贤外甥,自称愚舅氏。

489、姊妹之翁姑:称姻太翁(母),自称姻晚。

490、姑夫:称姑丈大人,自称愚内侄。

491、姑母之子:称表兄弟。

492、女之婿:称贤外孙婿,自称黍姻外祖。

493、姊妹之婿:称贤甥婿,自称愚内舅。

494、姑母:称×府姑母,自称脉侄。

495、花圈挽联怎么写?

496、通常参加逝者遗体的告别仪式,我们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和悼念,在参加葬礼或者清明扫墓的时候送上花圈用以缅怀故人。

497、在花圈上面写上挽联,用来简单表达对逝者的纪念,并且注明谁赠送的花圈,又叫挽带。

498、因为各地的风俗的差异化,当地的民俗略有不同。

499、所以写挽联是一件很严肃的事,如果要是写上去的文字有错误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也会影响我们生者诚挚的缅怀的敬意缅怀。

500、通常挽联贴在花圈上,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92102.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独特简单的网名
下一篇:夏至的优美短句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