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篇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不利用工具,请你将一张用纸片做的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你有什么办法?

  如果前面活动中的纸片换成木板、钢板等没法折的角,又该怎么办呢?

  设计目的:能聚拢学生的思维为新课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活动一)探究角平分仪的原理。具体过程如下:

  播放美访问我国的录像资料------引出雨伞-----观察它的截面图,使学生认清其中的边角关系-----引出角平分线;并且运用几何画板对伞的开合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伞面形成的角与主杆的关系-----让学生设计制作角平分仪;并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寻找理论上的依据,说明这个仪器的制作原理。

  设计目的:用生活中的实例感知。以最近大事作引入点,以最常见的事物为载体,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其中设计制作角平分仪,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成就感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很轻松的完成活动二。

  (活动二)通过上述探究,能否总结出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一般方法。自己动手做做看。然后与同伴交流操作心得。

  分小组完成这项活动,教师可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启发和指导,使讲评更具有针对性。

  讨论结果展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

  已知:∠AO B。

  求作:∠AOB的平分线。

  作法:

  (1)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OB于M、N。

  (2)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部交于点C。

  (3)作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

  设计目的:使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画法,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议一议:

  1.在上面作法的第二步中,去掉“大于MN的长”这个条件行吗?

  2.第二步中所作的两弧交点一定在∠AOB的内部吗?

  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在于加深对角的平分线的作法的理解,培养数学严密性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生讨论结果总结:

  1.去掉“大于MN的长”这个条件,所作的两弧可能没有交点,所以就找不到角的平分线。

  2.若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两弧,两弧的交点可能在∠AOB的内部,也可能在∠AOB的外部,而我们要找的是∠AOB内部的交点,否则两弧交点与顶点连线得到的射线就不是∠AOB的平分线了。

  3.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它不是线段,也不是直线,所以第二步中的两个限制缺一不可。

  4.这种作法的可行性可以通过全等三角形来证明。

  (活动三)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

  思考:已知一角及其角平分线添加辅助线构成全等三角形;构成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有多少对?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加深对全等的认识。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篇2

  教材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册)。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3节内容——5.3.1平行线的性质,它是直线平行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孩子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本节课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表达?应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

  1.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 。数学思考:在平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3.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团结合作、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1.重点:对平行线性质的掌握与应用。

  2.难点:对平行线性质1的探究。

  1.教具:多媒体平台及多媒体课件。

  2.学具:三角尺、量角器、剪刀。

  1.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⑴播放一组幻灯片。

  内容:①供火车行驶的铁轨上;②游泳池中的泳道隔栏;③横格纸中的线。

  ⑵提问温故: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行线,你能说出直线平行的条件吗?

  ⑶学生活动:针对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⑷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提出新问题:若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从而引出课题: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板书)。

  2.数形结合,探究性质

  ⑴画图探究,归纳猜想。

  教师提要求,学生实践操作:任意画出两条平行线(a∥b),画一条截线c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标出8个角。(统一采用阿拉伯数字标角)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一:

  指出图中的同位角,并度量这些角,填写结果:

  第一组:同位角( )( ) 角的度数( )( ) 数量关系( )

  第二组:同位角( )( ) 角的度数( )( ) 数量关系( )

  第三组:同位角( )( ) 角的度数( )( ) 数量关系( )

  第四组:同位角( )( ) 角的度数( )( ) 数量关系( )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二:

  将图中的同位角任先一组剪下后叠合。学生活动一:画图—剪图—叠合—猜想学生活动二:画图—剪图—叠合—猜想让学生根据活动得出的数据与操作得出的结果归纳猜想: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三:

  再画出一条截线d,看你的猜想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学生活动:探究、按小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仍然成立。

  ⑵教师用《几何画板》课件验证猜想,让学生直观感受猜想

  ⑶教师展示平行线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四:

  请判断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学生活动:独立探究——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教师活动: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并引导学生说理

  因为a∥b(已知)所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3(对顶角相等)∠1+∠4=180°(邻补角的定义)

  所以∠2=∠3(等量代换)∠2+∠4=180°(等量代换)

  教师展示:平行线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平行线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实际应用,优势互补

  ⑴(抢答)课本P21 练一练

  1、2及习题5.3

  1、3.

  ⑵(讨论解答)课本P22 习题5.

  32、

  4、5.

  5.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⑴学生总结:平行线的性质

  1、

  2、3.⑵教师补充总结:

  ①用“运动”的观点观察数学问题;(如前面将同位角剪下叠合后分析问题)。

  ②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我们前面将同位角测量后分析问题)。③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问题(如平行线的性质

  2、3的表述)。

  ④用逻辑推理的形式来论证问题。(如我们前面对性质2和3的说理过程)

  6 。作业。学习与评价: P 2 3 6 ( 选择);P24

  7、12(拓展与延伸)。

    七、教学反思

  数学课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索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单注重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识,因为“过程”不仅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更好地感受知识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体验。这节课的教学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变:

  1.教的转变

  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导师、伙伴、甚至成为了学生的学生,在课堂上除了导引学生活动外,还要认真聆听学生“教”你他们活动的过程和通过活动所得的知识或方法。

  2.学的转变

  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跟老师学转变为自主去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不是简单地“学”数学,而是深入地“做”数学。

  3.课堂氛围的转变

  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总之,在数学教学的花园里,教师只要为学生布置好和谐的场景和明晰的路标,然后就让他们自由地快活地去跳舞吧!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篇3

    一、案例实施背景

  本节课是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第七周笔者在长青中学的多媒体教室里上的一节公开课,课堂中数学优秀生、中等生及后进生都有,所用教材为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

    二、案例主题分析与设计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科学记数法,它是在学习乘方的基础上,研究更简便的记数方法,是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孩子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本节课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表达·应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

    三、案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科学记数法的方法,能将一些大数写成科学记数法。

  2、过程与方法:在寻找科学记数法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学记数法的总结,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案例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2、难点:正确掌握10的幂指数特征,将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成原数

    五、案例教学用具

  1、教具:多媒体平台及多媒体课件、图片

    六、案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学:

  1、展示学生收集的非常大的数,与同学交流,你觉得记录这些数据方便吗?

  2、展示课本第63页图片,现实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比较大的数,如世界人口数、地球的半径、光速等,读写这样大的数有一定的困难。

  师:(展示刚才演示过的3个大数)我们能不能找到更好的记数方法使下列各数更加便于读、写?请同学们六个人一组,分组进行讨论。

  (1) 1 370 000 000 (2) 6 400 000 (3) 300 000 000

  生1:答:13.7亿,640万,3亿。

  师:回答正确。这是数字加上单位的记数方法,在小学已经学过,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可是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我在3亿后面再加上好多个0,那么这种记数方法还好用吗? 生:不好用。(让学生意识到以前所学的方法不够用了)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索新的记数方法。

  分析:在读写大数时使学生感觉到不方便,从实际生活的需要,自然引入课题,需要寻找一种更简单的方法记数,为新课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境。

  二、尝试探索,讲授新课:

  1、探索10n的特征

  计算一下102、103、104、105、1010你发现什么规律? 102=100103 =1 00010 4 =10 000105=100 0001010 =10 000 000 000

  (观察并思考,小组讨论)

  (1)结果中“0”的个数与10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2)结果的位数与10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2、练习:将下列个数写成只有一位整数乘以10n的形式。

  (1)500(2)3000(4)40000

  师:(学生完成之后)可见这种表示方法不仅书写简短,同时还便于读数。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研究的内容—科学记数法。 分析: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成功地找到表示大数的简便记数方法——科学记数法。

  4、科学记数法:

  像上面这样,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 a×10n的形式(其中1≤a<10,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思考,小组讨论)

  10的指数与结果的位数有什么关系?

  分析: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10的幂指数n与原数的整数位数之间的关系。从特殊数据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符合“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繁为简”、“分析归纳”的数学思想。

  三、巩固新知,知识运用:

  1、将下列各数写成科学记数法形式。

  (1)23 000 000(2)453 000 000(3)13 400 000 000 000 000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多少米? 分析: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在分析讨论10的指数与结果的位数有什么关系时,会与前面曾经讨论过的10n联系起来,也可以对知识进行迁移和回顾。再加上学生好奇心都特别强,很想将自己总结出来的结论加以应用,针对以上学生特点,给出相应的练习题。这样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5、如何将一个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成原数?

  a×10n将a的小数点向右移动n位原数

  分析:这是本节课另一个重点,也是知识的逆向巩固,学生通过寻找写出原数的方法,更加明白在写科学记数法时,如何确定10的指数,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写出原数。

  练习:人体内约有2.5×10 5个细胞,其原数为多少个?

    七、教学反思:

  数学课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索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单注重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识,因为“过程”不仅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更好地感受知识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体验。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篇4

    一、 内容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中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两种形式。

  关键信息:

  1、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体会、参与科学探究过程。首先提出等号左边的两个相乘的多项式和等号右边得出的三项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多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学习态度和方法。

    二、学习者分析:

  1、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①同类项的定义。

  ②合并同类项法则

  ③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2、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整理出公式的右边形式。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等号的左边形式和右边形式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公式的应用方法。

    三、 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力能力。

  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实数、代数式、防城、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防城、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

  (三)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四、 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2、采用“问题情景—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强化训练”的模式展开教学。

  3、教学评价方式:

  (1) 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总结、训练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 通过判断和举例,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揭示思维过程和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3) 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 教学媒体 :多媒体

    六、 教学和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提出问题

  [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通过运算下列四个小题,你能总结出结果与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吗?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问题

  1、[学生回答] 分组交流、讨论

  (2m+3n)2= 4m2+12mn+9n2,(-2m-3n)2= 4m2+12mn+9n2,

  (2m-3n)2= 4m2-12mn+9n2, (-2m+3n)2= 4m2-12mn+9n2.

  (1)原式的特点。

  (2)结果的项数特点。

  (3)三项系数的特点(特别是符号的特点)。

  (4)三项与原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

  2、[学生回答] 总结完全平方公式的语言描述:

  两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

  两数差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减去它们乘积的两倍。

  3、[学生回答] 完全平方公式的数学表达式:

  (a+b)2=a2+2ab+b2;

  (a-b)2=a2-2ab+b2.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口答:(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m+n)2=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__,

  (a+3)2=______________, (-c+5)2=______________,

  (-7-a)2=______________, (0.5-a)2=______________。

  2、判断:

  ( )① (a-2b)2= a2-2ab+b2

  ( )② (2m+n)2= 2m2+4mn+n2

  ( )③ (-n-3m)2= n2-6mn+9m2

  ( )④ (5a+0.2b)2= 25a2+5ab+0.4b2

  ( )⑤ (5a-0.2b)2= 5a2-5ab+0.04b2

  ( )⑥ (-a-2b)2=(a+2b)2

  ( )⑦ (2a-4b)2=(4a-2b)2

  ( )⑧ (-5m+n)2=(-n+5m)2

  3、小试牛刀

  ① (x+y)2 =______________;② (-y-x)2 =_______________;

  ③ (2x+3)2 =_____________;④ (3a-2)2 =_______________;

  ⑤ (2x+3y)2 =____________;⑥ (4x-5y)2 =______________;

  ⑦ (0.5m+n)2 =___________;⑧ (a-0.6b)2 =_____________。

  〈四〉、[学生小结]

  你认为完全平方公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1) 公式右边共有3项。

  (2) 两个平方项符号永远为正。

  (3)中间项的符号由等号左边的两项符号是否相同决定。

  (4)中间项是等号左边两项乘积的2倍。

  〈五〉、冒险岛:

  (1)(-3a+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m)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m+2n)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5a-1/2b)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n+3)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2b-0.2)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xy2-3x2y)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n3-3m3)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学生自我评价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本节课,我们自己通过计算、分析结果,总结出了完全平方公式。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团结协作共同取得了进步。

  〈七〉[作业] P34 随堂练习 P36 习题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虽然算不上课本中的难点,但在整式一章中是个重点。它是多项式乘法特殊形式下的一种简便运算。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公式两种形式的使用方法,以提高运算速度。授课过程中,应注重让学生总结公式的等号两边的特点,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公式的内容,让学生说明运用公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特别注意的细节。然后再通过逐层深入的练习,巩固完全平方公式两种形式的应用。为完全平方公式第二节课的实际应用和提高应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篇5

  新课程标准指出:“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知识、新方法的种子。”有问题才有探究,有探究才有发展、有创新。学生思维的过程受情境的影响。良好的思维情境会激发思维动机,唤起求知欲望;不好的思维情境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热情。因此,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在数学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善于在好的问题情景下主动建构新知识,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实践证明: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菱形性质时,导入时是这样设计的:

  1、我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菱形图案?(看谁说的多)学生争先恐后地说:

  (1)吃过的菱形形状的食物

  (2)春节时门上贴的剪纸花

  (3)居室装饰地板砖

  (4)中国结

  (5)菱形衣帽架等。

  2、为什么把这些图案设计成菱形呢?

  3、菱形到底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和运用呢?(板书课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之后大家可以总结出来。

  然后通过画图和电脑显示,让学生去猜想,去探究,去发现,去论证。从而弄清了菱形的定义、性质、面积公式及简单运用,然后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菱形性质方面的应用。

  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一种好奇,一种对知识的渴望,为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本节课的成功创造了条件。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多留意身边的事物转化成数学问题。但教学中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创设学生所熟悉的喜闻乐见的东西。同时不是为情趣而情趣,要注意增加情趣的内涵。注意经常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二、变更表述形式,创设问题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直观形象的具体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设障布疑,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需要的一种教学方法——有时可通过变更问题的表述形式,引发学生兴趣。 例如:“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教学,为引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通常提出问题:“如图(1),△ABC要判定它是等腰三角形

  BC A 有哪些方法呢?”这样出示问题显得单调又乏味。为了同样的教图(1)学目的(引导学生获得判定定理),教师若能根据“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内在联系,在引导学生性质定理后,提出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如图(2),△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因不小心,它的一部分被墨水涂没了,只留下一条底边BC和一个底角∠C,试问能否把原来的△ABC重新画出来?”不仅引发了生动活泼的讨论形式,而且也收到良好的引发效果,(有的先度量∠C度数,再以BC为边作∠B=∠C;有的取BC中点D,过D作BC的垂线等)。由此可见,在定理或概念性较强的性质的教学中,应尽力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认识到所学内容的意义,使他们产生学习需要,形成学习的内驱力,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猜想验证法,创设问题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猜想验证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可以积极的促进学生有效的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兴趣高涨,主动的进行猜想验证。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先请同学们试先量一量自己准备好的三角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然后告诉我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我迅速的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同学们都感到很惊讶!为什么老师能很快的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呢?通过观察他们发现: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我问他们是不是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呢?他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我说这只不过是你们的一个猜想,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你手中的学具来验证你的猜想。于是,同学们立刻想到了手中的三角板,积极的行动起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创新思维,是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建构数学知识,在情境中自主的参与探究和相互交流,从而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然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争取更打的进步。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篇6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问题1、母亲26岁结婚,第二年生个儿子,若干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到3倍,此时母亲的年龄为几岁?

  解法一:设经过x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 由题意得26+x=3x 解法二:设母亲的年龄为x岁。 由题意得x=3(x-26)

    (二)精选讲例,探求新知

  例2、某班有45位学生,共有班费2400元钱,准备给每位学生订一份报纸。已知《作文报》的订费为60元/年,《科学报》的订费为50元/年,则订阅两种报纸各多少人?

  巩固练习 小明和小李两人进行投篮比赛,规则:小明投3分球,小李投2分球,两人共投中20次,经计算两人得分相等,问小李和小明各投中几个球。

    (三)变式训练,激活学生思维

  问题3、小明和小李两人进行投篮比赛,小明投3分球,小李投2分球,两人共投中100次,小明投中率为40%,小明投中率为40%,经计算两人得分相等,问小李和小明各投中几个球。 问题4、已知某电脑公司有A型、B型、C型3种型号的电脑,其价格分别为A型6000元/台、B型4000元/台、C型2500元/台,我校计划将100500元钱全部用于从该公司购进其中两种不同型号电脑共36台,请你设计出几种不同的购买方案供学校采用。小红的方案:她认为可以购进A型和B型电脑,请你判断小红提出的方案是否合理,并通过计算说明。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A、B两地相距36千米,甲从A地出发步行到B地,乙从B地出发步行到A地,两人同时出发,4小时候相遇。若6小时后,甲所余路程为乙所余路程的2倍,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2、某班借来一批图书,分借给同学阅览,如果每人借6本,那么会有一个同学没书可借,如果每人借5本,那么还剩5本书没人借,问该班有多少人,有多少书。

    (五)拓展

  1、变题训练问题2中,若学校要购买A、B、C3种型号的电脑,有如何安排?

  2、某中学新建一栋4层的教学大楼,每层楼有8间教室,进、出这栋大楼共有4道门,其中两道正门大小相同,两道侧门大小也相同。安全检查中,对4道门进行测试,当同时开启一道正门和两道侧门时,2分钟内可以通过560名学生,当同时开启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时,4分钟内可以通过800名学生。

  ⑴问平均每分钟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各可以通过多少名学生。

  ⑵检查中发现,紧急情况时因学生拥挤,出门的效率将降低20%,安全检查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全大楼的学生应在5分钟内通过这4道门安全撤离。假设这栋大楼每间教师最多有45名学生,问建造的这4道门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篇7

    一、背景

  新课标要求,应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让学生学会从具体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用各种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建立数学关系式、获得合理的解答、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这些多数教师都注意到了,但要做好,还有一定难度。

    二、教学片段

  在刚过去的这个学期,我上了一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出示例题: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坐在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另一端。这时,爸爸的一端仍然着地,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结果,爸爸被高高地跷起。猜猜看,小宝的体重约多少千克?

  我问学生:“你们玩过跷跷板吗?先看看题,一会请同学复述一下。”学生复述后,基本已经熟悉了题目。我接着让学生思考:他们三人坐了几次跷跷板?第一次坐时情况怎样?第二次呢?学生议论了一会儿,自主发言,很快发现本题中存在的两种文字形式的不等关系:

  爸爸体重>小宝体重+妈妈体重

  爸爸体重<小宝体重+妈妈体重+一副哑铃重量

  我引导:你还能怎么判断小宝体重?学生安静了几分钟后,开始议论。一学生举手了:“可以列不等式组。”我给出提示:“小宝的体重应该同时满足上述的两个条件。怎么把这个意思表达成数学式子呢?”这时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都抢着回答,

  我注意到一位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紧锁眉头,便让他发言:“可以设小宝的体重为x千克,能列出两个不等式。可是接下来我就不知道了。”我听了心中一动,意识到这应是思想渗透的好机会,便解释说:“我们在初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研究解决,比方说前面列方程组”不等我说完,学生都齐声答:“列不等式组。”全班12小组积极投入到解题活动中了。5分钟后,我请学生板演,自己下去巡查、指导,发现学生的解题思路都很清楚,只是部分学生对答案的表达不够准确。于是提议学生说说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分几步,应注意什么。此时学生也基本上形成了对不等式方法的完整认识。我便出示拓展应用课件:

  一次考试共25道选择题,做对一道得4分,做错一道减2分,不做得0分。若小明想确保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上,那么他至少要做对多少题?

  设置这道题,既有调查本节课效果的意图,也想巩固拓展一下学生的思维。没料到相当多学生对“至少”一词理解不准确,导致失误。这正好让我们的“本课小结”填补了一个空白——弄清题目中描述数量关系的关键词才是解题的关键。

    三、反思

  本节课讲完后,我感到一丝欣慰,看到孩子们跃跃欲试的学习劲头,突然领悟到:教师的教学行为至关重要,成功的教学,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能帮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本节课我有几个深刻的感受:

  1、在课前准备的时候,我就觉得不等式组的应用是个难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了几个台阶,这也正好符合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2、例题贴近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有采用了更亲近的教学语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随时采取灵活适宜的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教学才更加有效。

  4、学生在学习后,确实感受到“不等式的方法”就像方程的方法一样是从字母表示数开始研究解决的。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用数学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篇8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抽象思维趋于成熟,形象直观思维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归纳概括等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推理

    二、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第十八章第一节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勾股定理公式的推导、证明及其简单的应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勾股定理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中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将数与形密切联系起来,为以后学习四边形、圆、解直角三角形等数学知识奠定了基础。它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在数学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探索勾股定理的内容并证明,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计算和运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大胆猜想,探索勾股定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逻辑推理的能力。

  (2)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过程,并体会数形结合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

  (1)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增进数学学习的信心,感受数学之美,探究之趣。

  (2)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介绍中国古代勾股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钻研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和证明勾股定理 ·教学难点

  用拼图的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五、教学方法

  (学法)“引导探索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

    六、教具准备

  课件、三角板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1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教师活动:出示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的图案向学生提问

  (1) 你见过这个图案吗?

  (2) 你听说过“勾股定理”吗?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目的在于从现实生活中提出“赵爽弦图”,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同时为探索勾股定理提供背景材料。

  教学环节2 教学过程:实验操作获取新知归纳验证完善新知

  教师活动: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探索

  学生活动:猜想实验合作交流画图测量拼图验证

  设计意图: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动手拼出赵爽弦图,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成就感。通过拼图活动,使学生对定理的理解更加深刻,体会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讨论、交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环节3 教学过程:解决问题应用新知

  教师活动:出示例题和练习

  学生活动: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勾股定理对实际问题的解释和应用,培养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模型的能力,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数学的本质: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服务于生活,顺利解决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求直角三角形边长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环节4 教学内容:课堂小结巩固新知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小结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既引导学生从面积的角度理解勾股定理,又从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关注学生对课堂整体感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会收获的喜悦。

  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给学生留有继续学习的空间和兴趣,及时获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适当的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与指导。

    八、板书设计

  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为c,那么 a2+b2=c2.

    九、习题拓展

  如图,将长为10米的梯子AC斜靠在墙上,BC长为6米。

  (1)求梯子上端A到墙的底端B的距离AB。

  (2)若梯子下部C向后移动2米到C1点,那么梯子上部A向下移动了多少米?

    十、作业设计

  1.收集有关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 下节课展示、交流。

  2.做一棵奇妙的勾股树(选做)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92567.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2024年丢手绢游戏规则
下一篇:生物教学反思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