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软土地基处理论文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软土地基处理论文篇1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质量;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具有空隙比大、含水量高、压缩性高以及抗剪强度低和透水性差等主要特点。在水利工程建筑物荷载以及水压的作用下,软土地基容易出现不均匀变形问题,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才会逐步趋向于稳定。受软土地基沉降问题的影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的上部结构也会随着地基的沉降而发生不均匀的沉降。建筑结构一旦发生沉降,问题严重的将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固性以及正常的使用性能,当遇到洪水冲击时,水利工程因建筑结构的沉降问题容易出现泥土流失、管涌,甚至出现倒塌事故,严重威胁到工程沿岸居民以及下游居民的安全。软土地基的性质主要有施工地的地质情况而决定,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在软土地基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稍有不注意便会出现质量问题,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新能。

  1 软土地基所具有的特点

  1.1 软土地基具有较高的孔隙比

  通过实验调查可以发现,在相同的环境下,软土与重塑土的孔隙进行比较,前者的孔隙要较后者大很多,软土所具有的高孔隙直接决定着软土地基的高孔隙。这一特性在软土地基缓慢沉积的过程中将对软土沉积密实性造成不利影响,不利于软土地基的进一步稳固。

  1.2 软土地基的压缩性高

  高压缩性是软土所具有的明显特征,在外力的作用下,软土固有的平缓的压缩曲线会发生陡降,当大力进一步增大,足以超过软土的可承受压力后,此时软土的压缩曲线的斜率则会从突变开始向渐变方式进行转化。

  1.3 软土地基具有低透水性

  弱透水性是软土所具有的明显特点,软土地基同时也继承了软土的这一特性,决定了软土地基的低透水性。通常状况下,软土地基竖向渗透系数仅为106~108mm/s左右,渗透速度非常缓慢,不利于地基在短期内进行排水固结,影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的沉降效果。

  1.4 软土地基具有高灵敏度

  软土地基的这一特性主要通过软土地基的触变性加以体现出来,但软土地基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振动时,处于振动状态下的原状软土结构则会遭到破坏,影响软土结构的强度与稳固性,导致软土地基出现与均匀沉降,基底出现侧向滑落。

  2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地基的处理技术

  依据处理目的的不同,可以将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简单的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沉降处理,另一类则是稳定处理。所谓沉降处理主要通过提高软土地基固结沉降的效率,来实现降低软土地基总沉降量,提高软土地基稳固性。所谓稳定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软土地基的剪切变形实施有效控制,来实现尽量避免软土地基强度下降,有效增强软土地基强度,达到提高软土地基抗滑阻力的目的。下文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

  2.1 桩基法处理技术

  当软基淤土层比较厚而难以进行大面积深处理时,多采用桩基法处理技术。近年来,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被普遍应用,其原理是通过人工或机械成孔,在弱软基中注入钢筋混凝土,利用混凝土的放热及离子交换作用,使周围土质的物理性质改变,形成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以达到加大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的目的。此外,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处理技术还能抗水闸水压力,产生水平荷载达到水平稳定作用。

  2.2 换土垫层法处理技术

  当软基淤土层厚度比较薄时,采用换土垫层法,通过对淤土层进行砂土、灰土粗砂或水泥土等换填,进行地基处理,主要是回填压密性较好的土层并压实,使土层具有良好的持力,达到改变地基承载力、提高地基抗变形性、保持稳定性能的目的。原理是:挖出地基底面以下较浅范围内的软弱土,分层填充质地硬、强度高、性能稳定、压缩性较小、抗侵蚀性的材料,同时利用人工或机械分层进行压实,以达到建筑要求的密实程度,形成达标准的地基。

  2.3 高压旋喷注浆法处理技术

  高压旋喷注浆法是运用气压、

  液压或者电化学原理,通过把可以固化的浆液注入地基介质中,或者注入到建筑物与地基之间的缝隙部位的一种处理技术。原理是:通过在闸基中进行高压旋喷灌浆,形成水泥土摩擦桩,使闸基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技术的承载力大大提高,以达到控制基地沉降为目的。在高压旋喷浆液的同时,可以通过旋转、定喷、摆喷或旋喷的方式使地基形成复合地基,来进一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发生沉降。

  2.4 加筋土法处理技术

  加筋土法是通过把较强抗拉能力的土工合成材料、金属板条等埋置入软基土层中,利用土颗粒位移与拉筋产生摩擦力作用,让土与加筋材料结合成整体,增强整体的稳定性,减少整体变形的频率,大大增强地基的承载力,从而减少沉降。原理是:通过在砂垫层中埋置土工织物材料,利用土工织物具受拉作用的特点,使基底应力分布得以调整,因此,减少了地基侧向位移和沉降,大大提高了地基稳定性。

  2.5 加载预压法处理技术

  加载预压法的原理是:在建筑物建造施工前,通过预压荷载作用,对天然地基进行压密、固结,地基产生变形,利用此方法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卸去预压荷载后再进行建筑物施工,此方法在完工后地基沉降小,地基承载力也大大提高。当天然地基土处于弱渗透性时,通过缩短地基排水固结的排水间距,来提高土体固结速度,往往会在地基中铺设竖向排水通道,其常用形式包括有:普通砂井、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等。

  2.6 深层搅拌法处理技术

  深层搅拌法处理技术适用于淤泥或是淤泥质粉细砂地区的地基,对于粉细砂地区地基,此方法也可用于水工的地基加固以及防渗透处理。原理是:采用深层搅拌机,通过把水泥与地基土原位进行搅拌,搅拌成圆柱状或格栅状或连续墙水泥土增强体,使之形成复合地基,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进而减小地基沉降。深层搅拌法适用于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等软土地基。

  3 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不断进步,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也随着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各种新型建筑施工材料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软土地基的使用性能,为全面提高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极大的降低了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也提高了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者更应积极的致力于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发明,确保水利工程软土地基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帮伟,郑烨。爆炸置换法在南扫箕围垦工程中的应用[J]。浙江水利科技, 2010,(05)。

软土地基处理论文篇2

  关键词:内河航道护岸,软基处理,方法探讨

  一、引言

  内河航道护岸的软基处理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要整治内河航道,可以采取建设护岸的方法,而能否保证护岸的工程质量,一方面与护岸本身的砌筑量有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内河航道护岸的软基处理,本文详细探讨了内河航道护岸的软基处理的方法。论文大全,软基处理。

  二、软土地基的主要特征

  软土地基位于沿海、河流的中下游以及在湖泊附近,一些非常厚的比较软的覆盖层在地表下埋藏,这就是软土地基。尽管这些覆盖层的形成是不一样的,但是,它们的主要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通常情况下,这些覆盖层里面包含以下成分:软粘土、淤泥、淤泥质土以及粉砂夹淤等等。这些成分不适合做天然地基。

  软土地基的主要特征包括下面的几个方面:

  (1)在淤泥中细颗粒是非常多的,并且存在许多有机物腐植质,这些物质在干燥时非常硬。

  (2)通常情况下,软土地基的颜色是深灰色或暗绿色的,发出刺激性的气味。

  (3)软土地基具有非常大的含水量和孔隙和较小的容量。通常情况下,天然含水量大约在40%到70%左右。

  (4)软土地基具有非常低的淤泥强度,具有非常小的承载力,并且具有非常大的灵敏度。必须最好防止软土地基的扰动,从而防止由于软土地基的结构的破坏而导致其强度的降低。

  (5)软土地基具有非常大的压缩性,在一些地方,淤泥的含水量能够达到百分之六十,从而具有非常大的基础沉降量。

  (6)软土地基具有非常小的渗透性,变结实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具有缓慢的沉降过程。所以,在软土地基的淤泥层上进行水工建筑物的施工,会破坏软土地基的基础,出现非常严重的沉降量或者是沉降差,导致建筑物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出现不稳定甚至倒塌的现象,所以,如果要在软土地基的淤泥层上进行水工建筑物的施工,必须进行地基处理。

  三、内河航道护岸的软基处理的方法

  内河航道护岸的软基处理的方法非常多,下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3.1 垫层法

  3.1.1 垫层法的介绍

  根据航道护岸的具体状况,通常情况下,垫层法的使用是比较广泛的。如果建筑物的基底底部的持力层是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软粘土、淤泥等软弱土层,并且厚度小于或者等于二米,那么,能够全部挖出软粘土、淤泥等软弱土层,将建筑物的基底建设在硬土层之上。但是,如果建筑物的基底底部的持力层的软土层的厚度比较大,那么,全部挖出软粘土、淤泥等软弱土层是不切合实际的,就应该使用垫层法进行解决。例如,京杭运河杭州段的许多重力式护岸,通常情况下,都是使用垫层法进行软基的处理,依据省钱方便的原则,合理选择垫层材料,一般来说,都是使用碎石垫层或者是块石垫层。

  3.1.2垫层法的具体施工方法

  垫层法的具体施工方法是在软土地基上铺设厚度大约在0.5米到1.2米左右的垫层。进行垫层法施工时,必须保持摊铺均匀,并且保证不要出现非常大的集中载荷作用。

  使用碎石垫层一方面能够加深建筑物基础的填埋深度,另一方面能够使建筑物的荷载通过碎石垫层在软土地基上均匀地扩散,使软土层所受的附加应力大大减少。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由于地基内部局部应力集中而导致的剪切破坏的问题,避免深层滑动问题的出现。而且,由于内河航道护岸的软基的基础底部与碎石垫层之间存在非常大的摩擦力,从而使抵抗水平滑动的稳定性得到大大的增强。

  通常情况下,沉降量是正比于地基的附加应力的,而紧靠底域的部分,存在非常大的附加应力,也就产生了非常大的沉降量,使用碎石垫层替换持力层的部分软土之后,就能够使基础的沉降量得到大大减少,同时,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也可以得到有效的调整。在设计时,应该将碎石垫层作为基础的一部分,碎石垫层的宽度应为护岸基础的宽度与垫层的厚度的二倍之和,通常情况下,碎石垫层的厚度保持在0.3米到0.5m的范围之间,在进行施工时必须夯实碎石垫层。

  通常情况下,块石垫层的材料的主骨料是使用锥形块石做的,填隙料是碎石、砂、石屑等,形成嵌锁结构,嵌锁结构的密实度和稳定性通过填隙碾压增加。块石垫层的这种结构形式在盛产石料地区、施工缺水和土基含水量较高的区域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论文大全,软基处理。应该合理选择块石垫层的材料,保证这些材料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大的粉尘而导致环境的污染,也不会造成水污染问题;在垫层法施工的过程中,只有在进行振动碾压时,可以出现噪音,对于其它的任何一个工序都是人工作业,不会出现噪音,能满足城市建设环保的要求。

  2.2 搅拌桩软基处理技术

  2.2.1试桩要求

  深层搅拌水泥桩对于淤泥、淤泥质土、泥炭土和粉土的处理是非常适用的。对于具有侵蚀性的泥炭土或者是地下水进行处理时,必须首先通过试验确定深层搅拌水泥桩的适用性。尤其是在进行冬季施工时,必须重视处理效果受到较低的温度的影响。在进行深层搅拌桩的施工时,通过使用搅拌头,搅拌水泥浆和软土,每个标段必须要有大于或者等于五根的试桩,并且应该在试桩完成之后,才能够正式开始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论文大全,软基处理。可以在七天之后完成试桩检验,通过开挖取出,或者也可以在半个月之后取芯,从而能够对于水泥搅拌桩的搅拌均匀程度和水泥土强度进行检验。

  2.2 施工步骤

  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搅拌桩软基处理技术的施工步骤分为下面的九个主要步骤:

  (1)桩位放样斗钻机就位

  (2)钻机的检验和调整

  (3)正循环钻进至设计深度

  (4)将高压注浆泵打开

  (5)反循环提钻并喷水泥浆

  (6)至工作基准面以下0.3米,对下钻进行重复搅拌并喷水泥浆至设计深度

  (7)反循环提钻至地表

  (8)结束成桩

  (9)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论文大全,软基处理。

  项目经理部应该安排特定的人员进行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做好整个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应该对全部的施工机械进行编号,并且设计出各种职位的铭牌,并且将它们悬挂在钻机明显的地方,例如,应该设计出钻机长、现场负责人、现场技术员、水泥搅拌桩桩长等的铭牌,保证每个人都能够清楚各自的职责,防止各个岗位人员对工作互相推诿、职责不明的现象的发生,将责任严格落实到人。论文大全,软基处理。水泥搅拌桩开钻之前,必须使用水对整个管道进行清洗,同时,对于管道中是否出现堵塞问题进行严格的检查,一直等到排空水之后,才可以进行水泥搅拌桩开钻工作。论文大全,软基处理。为了使水泥搅拌桩桩体垂直度符合相关的标准,应该悬挂一吊锤在主机上,通过控制吊锤与钻杆上、下、左、右各个方向的距离相等来进行控制。

  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严格做好施工原始记录,施工原始记录主要包含下面的内容:浆深度、停浆标高;灰浆泵压力、管道压力;施工桩号、施工日期、天气情况;钻机转速;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浆液流量、每米喷浆量和外掺剂用量;复搅深度。

  3结束语

  为了整治内河航道,必须做好内河航道护岸的软基处理,本文详细探讨了内河航道护岸的软基处理的方法,并且应用在了具体的工程实践当中。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国内外众多专家和学者对于该领域的深入研究。

  [1]丁天平。土工格栅加固航道护岸软基的实验研究和应用[J]。水运工程,2006,(11)

  [2]刘燕燕,凌天清,黄中文。土工格栅加筋碎石桩―砂砾垫层加固系统应用[J]。路基工程,2006,(04)

  [3]丁爱军。浅谈内河航道护岸的软基处理[J]。江苏交通,2003,(02)

  [4]史云霞,陈一梅。国内外内河航道护岸型式及发展趋势[J]。水道港口,2007,(04)。

  [5]何雪松。航道护岸工程堆土边坡稳定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07)。

  [6]杨志林。浅谈内河航道软基处理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第12期

软土地基处理论文篇3

  软土地基泛指那些由淤泥及具有淤泥性质的“软土”构成的地基,由于其内部含有较多的水分,导致存在较多空隙,表现出承载能力弱、凝固性差、容易变形等问题,整体表现为牢固度差;由于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必要的科学处理,严重影响与阻碍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质量和进度,为水利工程埋下了安全隐患。以陕北地区常见的湿陷性黄土软土地基为例,其广泛分布在陕北及关中两个区,厚度一般大于10米,地基湿陷等级一般为Ⅱ级到Ⅳ级,有较为敏感的湿陷性,该类软土地基一般埋藏比较深,这样湿陷发生可能较为迟缓,其会随着承受荷载变化出现局部地基破坏或者地基整体滑动现象;也可能导致在开挖深基坑过程中出现基坑隆起、坑壁失稳等问题。因此,必须使用夯实、换填、排水、挤密、加筋和胶结等技术方法加固地基,旨在改良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降低地基压缩性变化、提高地基抗剪强度以及改善地基动力特性和透水特性。

  2水利工程中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2.1置换填土法置换填土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处理效果较为明显持久,但由于对客观条件要求较高,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具体操作方法是利用灰土、水泥等硬度较高的土质、材料取代软土,操作过程中注意做到均匀散落于地基之上,目的是保证洒落后土质有更高的承载能力,使其满足进一步的水利工程施工要求。该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在于其工程量较大,成本较高,不够经济,操作实施过程中为了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尽量就地取材。为了提高工程地基的防渗透性和地基承载能力,需要对替换后的填土进行再次夯实处理,必要时可以采用分层夯实方法。

  2.2排水固结法软土地基处理,主要是通过各种技术方法来降低地基土质中的水分含量,达到增强土体强度的目的,可以尝试使用排水固结法处理。通过引入专门的排水设备(如塑料水管、沙井)排出软土地基内部的水分,以此来减小软土地基的土孔隙率,促使地基固结发生变形,从而有效提高地基牢固度。排水固结法较适用于那些饱和、软弱土层;如果是渗透性较低的泥炭土,由于可能导致最终的排水效果较差,应当慎重使用该方法。

  2.3夯锤强夯法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选择与地基内部土体性质密切相关,如果是沙土、黄土构成的软土地基,可以考虑使用夯锤来对软土进行夯实处理。一般情况下,用于夯实土体夯锤的夯力要求在80kN及以上,以此保证土体牢固,从而保证软土地基较高的牢固度和稳定性。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中某河段施工为例,该河段渠道地基为黏砂多层结构,且半挖半填,挖方深度为7.0~10.5m;渠道底板土质为细砂、重砂壤土和中壤土,渠坡由细砂、重砂壤土和中壤土构成,且重砂壤土、细砂土质分布不均,具有中等偏弱的透水性,而重砂壤土有明显的地震液化潜势。面对该特点的软土地基,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考虑使用强夯法处理,单击夯击能3000kN•m时击四遍;其中前三遍夯锤落距可以保持在15m,第四遍满夯过程中落距可以降为5m。使用该技术方法处理完成后,需要对强夯区进行必要的标贯检测、土样室内化验分析,一般情况下都能够明显消除重砂壤土的地震液化问题,使处理后质量能够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如果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导致强夯后软土地基仍然不合格,可以考虑进行垫土辅助处理。

  2.4水泥旋喷法水泥旋喷法是一种通过专用旋喷设备形成水泥旋喷桩来提高软土地基承载能力的方法。该方法较适用于冲填土、软黏土等土质软土地基加固。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旋喷桩上设置一个能够发挥特别功能的注浆管,将这个注浆管放入到一定深度的软土层中,然后缓慢向上提升,这时喷嘴会以一定速度转动,而注浆管会在强压力作用下喷出水泥浆液,其与土体接触融合,在水泥浆液凝固后形成所谓的旋喷桩,达到牢固软土地基、防止渗水的目的。旋喷桩的强度、牢固度较高,且不容易被压缩,能够起到很好的土质改良作用。但是水泥旋喷方法也不是万能的,在使用该方法之前需要准确核查土体的成分,如果土体中含有较多的有机质成分,如塘泥土、泥炭土,建议不要使用该方法。

  2.5管桩桩基法桩基法是当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牢固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含水量较大的软土地基处理,其中以钢筋混凝土管桩和预应力管桩使用居多。仍然以前边所述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某河段为例,鉴于该河段地基土质,经研究后决定采用挤密砂石桩方法处理渠道地基;挤密砂石桩桩位布置为三角形,桩距为200cm、桩径为60cm。挤密桩施工前,先复核每根桩的桩位放线,成桩后再次检查桩位位置是否有偏差,如果发现存在偏差或者漏桩现象要及时纠偏和进行补桩。施工过程中挤密砂石桩跳打进行,由两侧向中间方向试验成桩,均匀分布、逐步加密,及时进行夯填。如果施工是在既有建筑物附近,该桩位是背离建筑物方向。

  2.6高压灌浆法高压灌浆法是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一般采用液压或者气压的方式,向软土地基内部灌入有凝固功能的浆液,或使用注浆管将水泥浆液均匀注入到软土层中,目的是赶走原有软土层中的水分、空气,促使软土层发生变形。浆液的凝固作用在于使原有软土层中的松散颗粒、裂隙进一步胶结成新的结合体,从而提高原有软土层的承载力、压缩模量,起到加固软土地基的作用。灌注浆液一般选择水泥浆、黏土浆等。

  2.7材料加筋加固法该方法是将软土地基的填土用土工布垫隔,通过移动限制保护软土地基不发生偏向位置移动,减少软土地基应力水平,从而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硬度,保证其稳定性;加筋加固则是将原本浩大的工程重量均分到加固材料和地基基础上,即使软土地基上面的工程发生滑动,也能利用摩擦力防止其发生脱离,以此达到更加牢固地基的目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施工过程中本着节能环保原则,应尽量减少由于软土地基处理对地下水体造成的危害。

软土地基处理论文篇4

  【关键词】公路软基;处理;研究;发展;展望

  一、我国高等级公路软基处理研究现状

  1、软弱地基基本特性的研究

  软弱地基主要是指呈软塑和流塑状态的粉土和粉质粘土,是在地表下相当深度范围内存在软弱土。软弱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表现为: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1.0,塑性指数20左右,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30kPa,压缩系数a1-2大于0.5MPa-1.这类土具有压缩性高、强度低,排水固结慢、地基稳定性差等特性,通常很难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因此,不能作为永久性大型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软弱地基在不同地区或在同一地区的不同路段,表现出的工程特性有较大的差异,如在软弱土厚度较大的地区,表层在长期气候的影响,含水量减小,在收缩固结作用下,其表面形成所谓的“硬壳”。该硬壳层具有中等或低的压缩性,较高的强度。在工程上如何利用这一硬壳层,节约工程造价,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高速公路软基处理的实例研究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大规模的建设,工程中遇到的软基问题愈来愈多,在软基处理的过程中,对软土的性质、基坑开挖稳定性及其地基加固技术的研究日益深入,在软土加固的工程实践及桩基或其他类型基础的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资料。可以说,公路软基处理的方法可涉及到所有的地基处理方法。软基加固技术由最早的采用填土缓速平衡碾压、生石灰桩、浅层换填等方法发展到下述的主要的处理方法:(1)排水预压法;(2)粉体搅拌桩深层处理法;(3)轻质路堤;(4)垫层及浅层处理;(5)自重预压,超载预压;(6)化学方法;(7)土工织物等加固技术;(8)砂桩、碎石桩等。国内外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归纳起来已达几十种,但目前仍然处于新老方法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阶段。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就其原理说不外乎分为以下几类:(1)改良土质;(2)换置;(3)补强。从以上的软基处理方法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情况来看,对其效果评价不一,由此看来,在如此众多的软基处理方法中,要采用哪一种方法效果较好、施工方便、又节省资金,这无疑也是软基加固处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3、软土地基加固方案选择的研究

  高速公路对地基变形量的要求很高,一般要求在使用期内路堤的工后沉降不超过30cm,路桥搭接处不超过10cm。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软土地基加固工程成败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地质资料的可靠性。地基加固的费用可占总投资的1/3,甚至更大,所以选取经济、有效的加固方案非常重要。要想确定科学合理的加固方案,除了

  设计上重视工程地质调查外,应尽可能采用精密和现代化的勘探仪器与手段,获得准确数据,综合考虑土的特性、产生压缩变形的机理、加固方案和质检的难易程度以及施工队伍的素质等条件。

  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技术比较复杂,地基的沉降过程长达几十年,为使软基加固处理取得长远的效果,应尽量采用理论上成熟、计算方法完善的加固处理技术。

  经过多年的实践,可以得出如下经验:(1)强夯对于以泥炭为主的软土层,仍然是有明显效应的;(2)对于基础面积较小的软粘土地基,如柱基、墩基等,采用强夯,即使不能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产生周围隆起,但也能达到强迫预沉降、强迫换土的效果。(3)软粘土采用强夯,最好配以较疏的砂井,而砂井的井径,尽可能采用较大直径,以加强压密排水效应。(4)软粘土采用强夯,孔隙压力消散迟缓,相邻夯点,先后夯击的间歇时间,常需达到3周~5周,如果平均按一个月计算,则整个施工期间,必须在3个月以上。

  二、高等级公路软基处理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目前公路软基处理的研究己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和规模。但从国内、外现有资料来看,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结合当前公路软基处理研究的现状,应在相应的方面加强研究。

  1、数值计算技术没有充分表现出其优越性。因为以太沙基(Terzaghi)的经典土力学为基础的理论公式法仍被广泛应用,所以在实际工程应用的研究中应将深入开展软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和数值计算方法的实用研究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

  2、地基加固新技术的研究还不够,应加强复合地基的应用及其研究。对于软土层厚度较大,深层土体强度很难改善时,复合地基能将外力较合理地传递给全土层,并按桩(柱)体刚度和置换率的不同,承担不同的外力,减轻土直接受力的负担,不必对较难改善强度的深层软土进行加固处理,如采用深层搅拌桩、预制桩法均可形成复合地基,工程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3、地基处理方案的决策分析研究不够,目前的方案选择基本上停留在人为凭经验选取阶段。应加强公路软基处理方案的决策分析,对软基处理方法进行优选。使目前人为定性决策方法数值化、科学化和智能化。

  (1)加强公路软基处理的系统化研究。近年来,大量出现的实例研究为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应着手对这些实例研究资料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对软土的工程评价,处理方法的选择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应用系统工程(system engineering)“量化评分”法进行软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因为不同地区的土层厚度、分布、质量有所差异的,地基处理在技术、造价、时间和施工难度上均是不同的,所以只有对具体的工程地基加固采用系统工程“量化评分”法进行分析、优选,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上海新港址软基处理方法选择,上港十四区对多个试验成果进行优选,均采用系统工程的量化分析理论,得到有关专家的好评。

  (3)提高公路软基处理研究的智能化水平,研究表明,在工程领域,寻求最优解往往很困难,获取满意解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人工智能方法是目前获取满意解最好方式之一。

  4、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应与环保问题结合起来。

  5、地基处理效果的检测技术有待进一步发展。

  6、经济快速的处理方法是有生命力的处理方法。随着工程建设的高速发展,要求对地基的处理速度要加快,周期要缩短;再由于建筑市场的开发,往往经济实惠的方法较易被市场所接受。因此经济快速的加固方法仍然是今后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92731.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演讲稿的格式及写法十
下一篇:最新食品安全宣传标语大全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