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介绍一个民族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介绍一个民族篇1

  【关键词】文化认同;国家认同;舌尖上的中国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文化的交融一步步开阔着我们的视野。与此同时,全球化也为每个民族、国家带来了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问题。每个人在面临不同文化的冲击时,需要通过文化认同来实现自我的身份认同;而民族和国家则需要以历史、习俗、民族精神的认同来实现国家认同,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的统一。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现出天然食材与人工制作的巧妙融合,唤起了身处食品安全忧患中的国人对本土食文化最自然最淳朴的记忆。不同于以往的美食节目,它没有加入过多的商业元素,对美食的介绍不是流于表面,而是更多地融入对中国文化的诠释。另一方面,不同于其他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它从平民化的视角切入,完美地结合了精英兴趣和大众口味,大大扩展了收看对象,为实现从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提供了最大的可能。

  学者陆晔的实证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大众传播媒介无论在公众对社会凝聚力的主观感知方面,还是对公众的国家认同,都可能产生一定的直接影响。”[1]事实上,根据网络上以及国内外专家对《舌尖上的中国》的一致好评,可以明显看出国人对它的认可。这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在公众对国家的认同构建中着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概念辨析

  “一般说来,认同就是指对共同或相同的东西进行确认。认同的过程,就是人们通过他人或社会确认自我身份的过程,也就是在自我之外寻找自我、反观自我的过程。”[2]通过认同,人们在相互关系中可以增加确定性、建设性的因素。“认同本质上是对自我根源的不断追寻,对自我身份的不断追问,是对人类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双重探究,是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2]

  “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认同是文化固有的基本功能之一。拥有共同的文化,往往是民族认同、社会认同的基础。”[2]《舌尖上的中国》正是以“食文化”这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构建了文化认同的基础。崔新建认为,从类型上看,认同包括民族认同、种族认同、社会认同、自我认同、文化认同等多种类型,但他认为这些认同的核心是文化认同。“一方面,是因为在民族认同、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中都包含着文化认同的内容;另一方面,认同所蕴含的身份或角色合法性,都离不开文化。身份、角色、合法性,都只能在一定的文化中才能具有意义。即使是与认同不可分割的自我概念,从根本上说也是文化的产物。”[2]

  笔者赞同崔新建文化认同的概念,并且认为国家认同也包括在认同范围之内,而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核心。一方面是因为国家认同中包含着文化认同。比如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国家认同过程中,不仅仅强调肤色等生理特征的不同,而且中国人更强调“龙的传人”这一文化概念的认同。另一方面,正如崔新建所说,认同所蕴含的身份或角色合法性,都离不开文化。身份、角色、合法性,都只能在一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

  胡阿祥在《何谓历史,何谓中国》一文中,分别从地理概念、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等方面对“中国”概念的由来、历史做了梳理。

  在地理概念上,先秦时期,“中国已经成为诸夏国家的共同称号,成为拥有共同地域的专称”。[3]历史上,作为地域概念使用的“中国”随着中国地域范围的不断扩大而改变,非汉族建立的国家也往往自称“中国”。从这个角度理解,地理中国不是哪一族的中国而是各族共有的中国。

  文化中国的概念较为宽泛。先秦时期,文化概念的“中国”是一种美称,是“其人泽聪明睿智,其财则万物所聚,其礼则至佳至美,是具有高度文明的区域”。[3]文化的不断进步和对周边蛮夷的不断中国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这奠定了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思想基础。

  政治概念中使用的“中国”逐渐走向定型是晚清时期。“政治概念的‘中国’较之地域概念和文化概念的‘中国’,更加客观、更加全面,它是中国概念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是中国含义的升华,它充分反映了这样的史实:中国的历史是中国的境内各民族——无论文化高低,地域远近,是汉族抑或非汉族——共同缔造的。中国的版图是由中原和边疆共同组成的,现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继承。”[3]

  二、从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

  基于胡阿祥对中国的定义,本文认为《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对中国食文化的介绍和阐释,从以下三方面起到了国家认同的作用:

  (一)地理中国的认同。中国拥有众多的人口,也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元的自然景观。多元的自然景观和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为人们提供了最为天然和众多的食物原材料。不同地区的人们依山傍水生活形成了当地独特的饮食习惯和风格。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对食材、食物的介绍都会跨越整个中国。

  中国广袤的疆土、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环境,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区域文化格局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地区的方言。一方面,方言是区别不同文化的最明显标志。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由当地人介绍美食时,通常使用的是当地方言,体现了纪录片的原生态特色。方言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本地区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不同的方言也体现着文化的多样性和一定文化冲突的存在。“文化冲突固然会引起文化认同的危机,而文化冲突的最终结果又总是强化了人们的文化认同。”[2]因此,使用不同地区的方言,会增加各地区人们对自身所处地域的文化认同,并且进一步增加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在更大范围内认可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对于中国这个地域广阔的国家而言,增进各个地区的文化认可和包容,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镜头的跳跃和原生态的语言展现不同地区的食文化,使得《舌尖上的中国》充分反映了中国人以物载情的思维习惯:对于食客来说,能吃到纪录片中介绍的食物是尝到了正宗的家乡味、地方味,而对于观众,尤其是远在家乡之外的人来说,《舌尖上的中国》留给他们更多的是“看”到的家乡味以及对家乡感情的寄托,故土、乡亲、念旧的情感在观看纪录片时得到了升华。这种味觉、视觉以及情感上的满足,为人们增进地理中国的认同提供了基础。

  在《时间的味道》一集中还特别介绍了台湾西南沿岸的特产——乌鱼子。该集从乌鱼子的处理、贮藏、烹饪方法上详细介绍了台湾的这一美食。《舌尖上的中国》将台湾食文化和其他省份一样一同纳入中国食文化的行列,以对台湾食文化的认同凸显了台湾和大陆在文化上一脉相承,加深了人们从地理中国的角度认同台湾,更强化了中国人的边界意识。

  (二)文化中国的认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食文化。《舌尖上的中国》将视角对准最普通的餐桌、小摊、作坊,在镜头的选择上多选择有中国传统意蕴的画面:挂在街边古楼上的腊肠,餐桌上黄色瓷器盘里的仿豹胎,坐在茶馆手拿折扇闲聊的老人们,在长桌宴上为老人祝寿的人们,蒸笼上遮盖的红布……在雾气蒸腾中,若隐若现的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历史。古楼、瓷器、茶馆、长桌宴、红布,这些明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被运用于镜头中。

  在介绍美食的同时,纪录片还加入了对美食相关历史知识的介绍。例如在介绍馒头时,加入解说词为“只有中国是最早使用蒸汽烹饪的国家”;在介绍米粉时,解说词加入了“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早的国家”的介绍;在介绍豆腐时,解说词为“中国的豆腐从诞生到兴盛,一路走过了2000年”等。对悠久历史的介绍,使观众在观赏纪录片时,增加了对本民族历史的了解,也增加了中国观众对中国悠久文化历史的认同。

  在《时间的味道》一集中,对盐渍、糖渍、油浸、晾晒、风干、冷冻制作方法的介绍,都展现了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对食物独到的处理方式。在对苗家的糟鱼和腊肉作介绍时,解说词是这样的:“对淳朴的苗家人来说,腌鱼腊肉,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而是保存在岁月之中的生活和记忆。”纪录片中的文字语言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视觉传播稍纵即逝的缺陷,并且使人们在了解这些独特食物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中国不同民族文化历史的认识。

  与其说《舌尖上的中国》是在讲食物的故事,不如说它是在讲人与人之间的故事。立秋时节贵春和邻居们一起包饺子其乐融融的画面,东北邻家妇女齐心协力做酱坯时忙碌的场景,呼兰河畔金顺姬对母亲泡菜的眷恋,以及村宴之前热闹的场面,无一不是友情、亲情和尊老敬老之情的完美展现。纪录片通过讲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故事,将舌尖上的食文化延伸到了中华民族孝敬、仁义的文化理念和传统美德之中。

  (三)政治中国的认同。“当代中国是以中华民族为根基建立起的民族国家。”[4]99因此民族的内聚力或者民族的团结对加强中国不同民族、不同个人的政治中国的认同有着重要作用。《舌尖上的中国》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介绍,使得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加深了对彼此文化的理解与认可,更增加了对彼此文化的包容。丹尼尔·贝尔在他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指出,“对于一个社会、一个整体或一个个人来说,文化是借助内聚力来维持身份认同的连续过程。这种内聚力,是靠延续美学观点、有关自我的道德概念和展示了这些观念的生活风格而获得的”。[5]36而对文化的包容与认可无疑会增加民族的内聚力,增进民族团结。

  在《我们的田野》中对侗族、苗族、壮族、藏族不同食文化的介绍,揭示了中国这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在食文化上的异同,充分展现了不同民族丰富的文化差异。而在解释差异性的同时,《舌尖上的中国》挖掘了不同民族的共同特质:自强不息和勤劳智慧。“最初是求生,然后是饱腹,最后是艺术,中华饮食文化在民族生命的坚强旅程中逐步升华,呼应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的塑型。”[6]通过对统一的民族精神的塑造,纪录片从刻画人们谋求舌尖上的满足出发,打造了人们在民族精神上的觉醒和认同。

  正如曼纽尔·卡斯特在《认同的力量》中所说,“全球化时代也是民族主义复兴的时代。这既表现在对现存民族国家的挑战,也表现在到处存在的以民族性为基础的、总是声称反对外来者的认同的建构和重构。”[7]29全球化给民族和国家的认同带来了危机和挑战,而对统一的民族精神的认同必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增强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

  三、启示

  《舌尖上的中国》从题材的选择、镜头的呈现和解说词的详解,不仅呈现出中国人引以为豪的舌尖上的食文化,更展现了中华民族所共有的思维模式、相同的文化符号、共同的文化理念带来的文化认同,这是《舌尖上的中国》实现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地理中国的认同、历史中国的认同和政治中国的认同的核心。在构建国家认同层面,《舌尖上的中国》有以下两方面值得借鉴:

  (一)强化受众观念。《舌尖上的中国》打破了选题窄、小众化的模式,将内容定位在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食文化上,将镜头锁定在最广大的普通人身上,以情感上的共鸣传达纪录片的内容,这是该纪录片受大众欢迎的重要原因。而广泛的受众无疑为在更多的人当中实现国家认同提供了基础。因此,赢得受众的青睐是纪录片构建认同的重要一步。

  (二)坚守民族特色。通过呈现共同的思维模式、文化符号和民族精神的方式,《舌尖上的中国》以中国题材、中国视角,彰显了中国文化的自信。这些共同点既是中国各民族之间相互理解、相互认可的基础,也是全球化时代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名片。《舌尖上的中国》对民族特色的呈现和坚守的方式,为纪录片在构建国家认同、树立国际形象方面,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项目批准号:09BCO2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陆晔。媒介使用、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理论关系的经验检视[J]。新闻大学,2010(2)。

  [2]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3]胡阿祥。何谓历史,何谓中国[J]。新世纪图书馆,2012(8)。

  [4]何成洲。跨学科视野下的文化身份认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刘永昶。交融在历史与现实中的文化诉求——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J]。声屏世界,2012(10)。

  [7]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介绍一个民族篇2

  简历中的个人介绍范文(一)

  我的名字叫XX,我是XX汽车科技学院汽车电子与维修专业XX届的应届毕业生。在此,谨向您呈上我的一片心迹,并期待您能给我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

  长期以来,我都有着这样一个信念:以知识改变命运,天宽地阔;靠勤奋赢得未来,无怨无悔!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踏实是我最大的资本,进取是我最大的优点!大学三年,我努力吮吸知识的营养,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在师友的严格教益和自己不懈的努力下,专业课成绩优秀;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摄取课外知识。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大学三年的勤学苦练,铸造的是一个学习上勤奋塌实的我,生活上自信,自强的我、思想上积极进取的我。利用课余时间我参加了XX交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自学考试,增加了自己的知识面。今天当面临人生继高考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抉择时,我大胆地把我的自荐书呈递在您面前,希望能激起您的共鸣!

  简历中的个人介绍范文(二)

  我叫XX,以全省第X名的成绩考入XX艺术大学中专部(学制五年),并担任班长,所学课程主要以芭蕾舞基本功,古典舞基本功为主,其中还包括毯子功,少数民族民间舞,蒙古族舞,排练课等课程。

  在校期间刻苦认真,努力学习,虚心求教,不懂就学,不会就问,由于成绩突出,获得XX文化艺术节集体舞一等奖,奖学金一等奖,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同年考入XX大学舞蹈系,所学专业包括芭蕾舞,古典舞、新疆舞、藏族舞、朝鲜舞、蒙古舞、傣族舞、汉族舞,现代舞和其它各少数民族民间舞。在校期间刻苦训练,尊重师长,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得到师生一片好评,被选为团支部书记,在校期间曾多次参加XX电视台、XX电视台的晚会演出。

  后来进入XX民间舞蹈团,担任舞蹈演员一职,在该团工作期间曾参加XX电视晚会和省市级的各种演出,期间表现优秀,虚心学习,曾经担当过舞蹈队副队长一职,因此同年被聘为XX舞蹈民族舞教师。

  为了进一步提高舞蹈水平,我考入XX艺术大学学习现代舞与现代芭蕾舞编导,所学专业包括现代芭蕾、现代舞技法、舞蹈即兴、古典芭蕾、代表性舞蹈、东欧民间舞和HIP-HOP街舞等。在校期间曾多次参加电视台、大剧院的演出和编创。

  本人热爱舞蹈,热爱于舞蹈教育事业,如能录用,定当全力以赴,做到最好,承蒙审阅,深表感激。

  简历中的个人介绍范文(三)

  我是XXX大学的一名应届本科毕业生,专业是海洋科学,我希望能到您单位做渔业销售的工作。

  经过大学四年的努力,我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已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专业功底扎实、知识结构完善、适应能力强的时代青年。

  在专业方面,我既注重基础课程的学习,又重视对自己能力的培养。在校期间,我抓紧时间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同时我也有计划地抽出时间去阅读各种书刊、杂志,力求尽可能地扩大知识面,紧跟上时代的步伐。

  学习之余,走出校门,我尽量去捕捉每一个可以锻炼的机会,与不同层次的人相处,让自己近距离地接触社会。在学习方面,我积极主动,充满热情,学习和接受能力强;在工作方面,我认真负责,踏实肯干,尽心尽职,组织协调能力出色;在待人处事方面,我热于助人,以信为本,真诚待人。

  在日常工作中,我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追求“三明”(聪明、高明、开明)、“四人”(人格成熟、人性善良、人文深度、人情练达)的崇高境界,以智、仁、勇、精来严格要求自己。我为人诚实正直,能与人融洽相处,共同进步。兴趣广泛,参加各种活动,如打篮球,打乒乓球等,让我结识了不同性格的朋友,更磨练了自己的意志。

  我希冀崇高的自我,也希冀完善的人生。崇高的自我令他人欣慰,完善的人生令自己充实。我期求成熟的思维,也渴望成熟的季节。成熟的思维可以看人生,成熟的季节可以看世界,走向成熟,我渴求机遇。

  看过“简历中的个人介绍范文”的人还看了: 1.个人简介自我评价范文

  2.个人简历自我介绍范文大全

  3.个人简历中的自我评价范文

  4.简历自我介绍亮点

介绍一个民族篇3

  关键词:中小学;民乐队;开发和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232-01

  一、民乐队的器乐资源

  学校必须投入一定的经费,购置各类民族乐器,这些乐器不仅能方便民乐队平时的排练工作,对于平时的音乐课堂教学来说,它还是一笔丰厚的课程资源。以往的欣赏教学中,我们只能通过教师的语言描绘,或者通过插图向学生们介绍一些乐器,我们教师自己也从未有过接触,介绍时只能几句话就敷衍了事了,学生也因此对演奏的乐器和音乐作品没有很深的感受。学校购置了这些民族乐器以后,不仅能丰富教师的见识,在民族器乐曲的欣赏教学中,可以借助这些乐器进行直观的教学。

  二、民乐队的学生资源

  学校民乐队的组建可从全校各个班级选拔出,尤其可以选拔一些有基础的,特别是音准、节奏较好的学生进入学校民乐队,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民乐队的学生资源。

  (一)课堂教学现场示范

  在欣赏民族器乐作品的课堂教学中,当介绍与作品相关的乐器时,如果班里有会这种乐器的学生,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现场的演奏,这种示范作用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在欣赏柳琴曲《春到沂河》时,班里的几位乐队队员平时刚好学柳琴,于是我就把介绍的任务交给了他们,其中的一位队员向大家介绍了柳琴的结构和它的音色特点,另一位则向大家介绍了柳琴基本的演奏技巧,最后他们还现场合奏了一段柳琴曲,通过同学的介绍和示范演奏,其它的孩子都产生了继续学习的愿望,这节课的欣赏教学自然就开展得很顺利了。课堂中让乐队队员进行示范演奏,不仅使他们多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同时也使周围的孩子产生了继续探究的兴趣。

  (二)以点带面弘扬民乐

  民乐队的队员来自全校各个班级,这种广泛的参与性将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不仅使民乐队的队员了解民族音乐,还可以使他们的家长和周围的同学都认识民乐,热爱民乐。组建校民族乐队时,教师必须努力地动员孩子参加民乐队,也许很多家长和孩子都对民乐表现出不屑的态度,总认为学民族乐器就像街头卖艺的,觉得没出息,这时音乐教师需对学生讲述民族乐器的重要性,并通过演出,改变他们以前的看法。

  三、民乐队的作品资源

  教师可根据乐队的特点编排不同地域特色的的器乐作品:如新疆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广东音乐《旱天雷》,蒙古音乐《草原欢歌》;富有中国特色的器乐作品《金蛇狂舞》,《彩云追月》等;这些作品风格迥异,形式多样,使参与这些作品的演奏的孩子们,真正地感受到民族音乐艺术的内涵,感受民族器乐的音色之美,民族乐曲的意境之美。这样也使他们拉近了民族音乐与他们的距离。

  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民乐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品德、素质、技能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成败,作为教师应具备较全面的素质,才能适应,担当和完成教学工作。

  (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器乐教学多采用面对面、手把手的教学,所以与学生有较多的思想交流,相互间的了解、沟通也较全面深入,所以, 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无疑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教师的言谈举止,世界观,道德观,思想品德,都是学生的榜样、示范。因此,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个性品质。

  (二)要具备扎实的演奏功底

  乐器的演奏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音响概念,扎实的基本功、娴熟的演奏技法。具备示范演奏能力的教师可以使“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的教学更具魅力,更令人信服。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器乐教育家,他们都是集演奏与教学于一身的“双料”大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正确理解乐器的音响效果,为逐步走向乐器演奏的顶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具备较好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音乐的表现带有很强的抽象性,所以,教师必须要以语言来最大程度引发诱导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而这种想象力有时依靠教师生动、具有感染力的和形象的语言来启发。

  开发和利用校民族乐队的音乐课程资源,有利于中小学生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利于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有利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去做好中小学生民乐队的组建与教学工作,精心地去培养和打造一支弘扬民族音乐的学校民乐队伍,我们的民族音乐一定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滋润学生心灵,启迪学生心智,并使几千年的民族音乐文化在我们的下一代得以继承、发展并发扬光大。

介绍一个民族篇4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个少数民族——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通常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和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周围,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以及河南开封、郑州等地。

  维吾尔族的民俗习惯可谓多样化。维吾尔族待客很有讲究。如果来客,邀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点心,然后再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端上桌,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饭后,由张着领作“都瓦”收拾完餐具,客人才能离席。

  维吾尔族的饮食习惯以面食为主,喜欢牛肉和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是羊肉抓饭、包子、油条等。另外,维吾尔族还喜欢茯茶、奶茶。

  桥,这就是我国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族!

介绍一个民族篇5

  【关键词】:新课改 中学音乐 民族音乐资源

  民族音乐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灵魂。中国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可以上溯到9000年以前,在河南省舞阳贾湖出土的9000多年前的骨笛,已经能准确的吹奏出五声音阶。笔者曾在大学和社会中做过一些民族音乐素养的相关调查,在我们社会中的成人知道这些知识的人非常的少,接受调查的大部分朋友都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而调查的结果却令人痛心,一些具备鲜明特色的地方民歌他们大多不能分别出它是出自我国的什么地区和民族;一些基本的乐器比如巴乌和洞箫也分不清;古筝和古琴也不能分辨出来。这个令人痛心的现状正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在学校文化教育中对于民族音乐文化没有落到实处的结果。对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我们必须从中小学认真的开始,做一些理性的思考。

  一、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1、 民族音乐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音乐,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绚丽多彩闻名于世。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使一个民族能最深层地感受自己的重要方面,也是使一种文化在世界文化日益广泛的交流中保持自己个性的重要方面。因而作为中国人理所应当地接受中国民族文化的熏陶,这是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本份。

  2、我国的民族音乐集中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我们56个民族拥有数以万计的色彩独特的民歌,它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还有品种繁多的民间歌舞、民族器乐、曲艺及戏曲种类,都具有鲜明的音乐风格。

  3、 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必然联系到相关地域民族的历史、地理、风情、著名民歌和地方特色的民族器乐作品、服饰文化、节日、独特民族乐器等等,这些是民族音乐文化学习主体,这些知识的积累能够培养学习者宽广的艺术胸怀,并潜移默化的进行了综合学科的学习。

  二、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定位

  在新世纪的世界教育改革潮流中,民族文化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各国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寻求本土文化资源成为各国家、各民族谋求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被提到了作为本土文化重要资源的高度。因此,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已成为世纪开端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学音乐教材中的体现

  1、多元性

  现行音乐教材中除了介绍汉族民族音乐之外,还以我国几个人数较多的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音乐为主,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具有风格鲜明的歌曲、乐曲介绍给学生,让学生领略少数民族音乐风采,热爱少数民族文化。教材中涉及到了瑶族、傣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音乐作品。在内容及体材的安排上较为广泛,有器乐,也有声乐;有原生态的音乐,也有通过创作的乐曲;有年代较为久远的作品,也有新创作的优秀作品。

  2、经典性

  音乐教材中不但收集了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还介绍了京剧、曲艺、评弹等经典的艺术形式。音乐民族情感的培育依托于音乐作品民族风格的表现与体验,这些艺术瑰宝理应成为我们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接触经典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艺术品位,使他们知道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新教材将我国经典的文化艺术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成长的文化养分。

  3、人文性

  音乐学科是一门培养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非常注意把音乐放置在民族文化脉络中来介绍,同时注重音乐中的文化内涵的挖掘和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例如在介绍少数民族民歌的同时,还向学生介绍了民间歌舞、乐器、服饰、舞蹈、民俗和风情等,使学生少数民族及其音乐作品有了更深地了解。

  4、愉悦性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对民族音乐并不是简单枯糙地进行讲解、分析,而是在充满情趣的个人或集体的创作、表演、欣赏、交流、评价等活动中,为学生提丰富的感性材料和信息,使学生在多种艺术活动中激发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例如让学生搜集少数民族的信息及音乐,进行创编活动。这项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使学生在搜集和创作的过程中加深了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四、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学音乐教学中运用的方式

  1、以感受体验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在音乐教学中,应创设多种情景,提供各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在民族音乐教育中也应如此。课堂上应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听、唱、奏、演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外在的愉悦表现,而且有内在的成功体验。让学生与民族音乐多次面对面地接触,品尝民族音乐的“原汁原味”,使民族音乐中蕴涵的伦理道德、人间真情、人文境界、民族尊严等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例如,在讲授民歌《茉莉花》时,可以让学生演唱、演奏《茉莉花》,欣赏江苏、河北、东北、广东的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还可观看歌剧《图兰朵》及申博宣传片的片段,再让学生创编新版的《茉莉花》。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民歌的“变异性”及民歌发展与传承。

  2、以丰富人文内涵为主线的教学方式

  音乐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新教材中民族音乐的“文化蕴育点”,在课堂上营造文化气息,通过音乐作品向学生传递民族音乐的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在欣赏《二泉映月》时,教师可先介绍阿炳的悲惨命运、曲名的由来、创作的背景,并了解“二泉”的地理环境, 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还可在欣赏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文字或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一次文学、音乐与美术的文化整合。这样学生能初步感受到这部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了解这部作品的时代特征与文化价值,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3、拓展比较式的的教学方式

  如果在民族音乐教学中仅限于教材,学生会觉得枯糙,对内容也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拓展比较式的教学方式,利用网络介绍了瑶族、傣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音乐。其中每一个民族,教师都可拓展成一个专题,让学生了解到各民族的民歌风格、民族乐器、民族舞蹈及风俗习惯等。例如在讲授蒙古族的音乐时,教师可补充欣赏《牧歌》及《嘎达梅林》,让学生了解蒙古族音乐中的长调和短调;介绍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马头琴;有条件的还可教授一些简单的蒙古舞的动作,这样一节课的内容就会变得丰富多彩。

  4、实践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比较符合他们的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使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兴趣盎然,情绪高涨。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下收集各类民歌,音乐课上以各种形式进行展示、交流。课后学生反映很好,说道:“原先自己只喜欢流行歌曲,通过自己的学习,才知道原来民族音乐竟有如此的魅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提高民族音乐鉴赏能力提供了舞台,也为他们在今后的音乐之旅中关注民族音乐作了有益的尝试。

  五、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遵循的原则

  1、以吸取本国优秀文化为主的原则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国的音乐宝库极其丰富,教材中选用了我国的民间音乐、民间器乐、民间歌舞、戏曲音乐等诸多民族民间音乐门类。这些艺术宝藏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体现了华夏高度的精神文明,是非常值得我们引以自豪的,也理应成为我们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

  2、以借鉴国外优秀民族文化为辅的原则

介绍一个民族篇6

  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范成大出任静江知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静江府府治就在今天的桂林市。范成大作为当时的著名诗人,他的心情与历代南来的官员大不一样。他不把岭南看作乌烟瘴气的穷乡僻壤,故而心中完全没有那种背井离乡的凄凉灰暗。他看到的是桂林迷人的山水,看到的是南国明媚的阳光。大笔一挥,写下了与众不同的“神仙富贵俱何在?且作全家出岭人”的诗句。任职两年间,他不仅遍游桂林山水,写下五十五首诗作,而且开山道,建亭阁,种嘉木,通水系,乃使漓江、阳江与市内湖泊接通,游人乘舟,一日可遍游桂林胜景,成为今天两江四湖之蓝本。见多识广的他,始终坚持“桂山之奇,当为天下第一”。范成大在桂林留下的石刻颇多,伏波山还珠洞中有他的一首七律,其中有“地接三山真迹在,天连合浦宝珠还”句,让人印象深刻。

  遗憾的是,范成大主政桂林的时间太短,两年后,他调任四川。在入蜀赴任途中,他不辞劳苦,把广西留给他的美好印象,并依据在各地考察所得的珍贵资料,写成了介绍广西的第一部风物志《桂海虞衡志》。书的内容分为志岩洞、志金石、志酒、志器、志禽、志兽、志虫鱼、志花、志果、志草木、杂志、志蛮等十三篇,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广西的山川形胜、风土人情、乡土特产、八桂奇石,向世人作了一个系统的介绍。

  《桂海虞衡志》还是一部让人拿起就放不下的有趣的书。以书中介绍的广西的飞禽走兽为例,他除罗列孔雀、锦鸡、鹧鸪等凡鸟外,也介绍了凤凰,并煞有介事地描绘它的“生活习性”,还好,最后附上一句“此亦异物,然未之见也”。更让人感到有意思的是,他笔下的靖西、德保一带的矮马,名“果下马”,即果树下行走的马,“高不逾三尺”“健而喜行”。还有产自郁林州的“郁林犬”“极高大,垂耳拳尾,与常犬异”,俨然藏獒。当然,范成大也记述了一些荒诞不经的物事。古人自有他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古书乃至正史,都会有志怪述异的篇幅。想今天的读者也不会深怪古人的。

  比范成大稍晚在桂林任职的是周去非。他在任期间,深入民间,不耻下问,勤于笔记,积累了大量关于八桂各地的宝贵资料。在此基础上,以回应各地亲友询问的方式,写成了一部丰富多彩的介绍广西情况的专著《岭外代答》。全书共计十卷,分为地理、边帅、外国、风土、法制、财计、器用、服用、食用、金石、花木、禽兽、虫鱼、古迹、蛮俗、志异等二十门。取材广博,考证严谨。清《四库全书》的编者对周去非的这部著作评价很高,说它不仅写了八桂的风土物产,而且考察了广西的政治、经济、边防、法制诸门,弥补了前人所写岭南志书的不足。

  而真正称得上系统介绍广西少数民族风光异俗的“奇书”的,要算明代奇士邝露的《赤雅》。这部集神话、传说、典故、诗词、游记于一身的著作,在岭南乃至中原,都有不小的影响,被誉为明代的《山海经》。邝露的记述之所以更为翔实有趣,因为他遍游广西各地,不遗余力收集素材,包括一些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许多民风民俗的第一手材料。例如他曾探寻过古书记载的鬼门关和伏波将军马援所立铜柱的遗址,有被瑶族女首领聘为书记的传奇经历,故而所记内容比之前面两部著作,更为生动细致。

介绍一个民族篇7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流行歌曲;民族歌曲;民族器乐曲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122-01

  如今,走在大街小巷,充耳不绝的是音像店里反复播放的、那些号称排行榜之首的、或由超男超女们倾情奉献的流行歌曲,正是这些歌曲使那些时尚的年轻人如痴如醉,忘乎所以。难道流行音乐真的有如此大的魅力吗?作为从教近二十年的音乐教师,我深深知道现在的中学生不喜欢学唱民歌,花样年华的他们,痴迷于那些充斥街头的流行歌曲:一节表演课上,十个同学上台唱歌,有七八首歌曲我没有听过,同学们最爱听的90%都是流行歌曲。首先声明,我不反对流行音乐,她也是时代的产物,无可厚非,但是,我也要重重强调:音乐,不能忘本!要大力弘扬民族音乐。

  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接触最多的是那些正值花季的十四、五岁青少年学生,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一次,为了培养同学们的表演能力,在班级里举办了一场小型音乐会,评委由我担任,所有同学当歌手、演员,一个接一个地上台演唱,而且歌唱曲目不限,什么流行歌曲,民族歌曲,美声歌曲都可以。同学们兴高采烈,热情高涨,演唱会的效果很好。可我倒有点纳闷,近五十名同学所唱的歌曲中,大部分歌曲我从没听过,是我的孤陋寡闻?是我跟不上潮流了?成了井底之蛙了?我这科班出身的老师却给难住了。后来,我一问才知道,这些我没听过的歌曲正是眼下流行的歌曲,而对于流行歌曲,我所知甚少。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诚然,流行歌曲有她存在的价值和空间,这无可厚非。可是,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的青少年学生们却如此痴迷于流行音乐,不由得让人担心起来。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单就音乐而言,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民歌的记载。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民族音乐不断得到完善和丰满,华夏子孙创造、积累了一份不可多得的民族音乐财产。到了二十一世纪,却很少听到这些民族瑰宝了。尤其在当代青少年中传唱的民歌更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陡然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

  于是,我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去感化、教育学生们,让他们喜欢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使民族音乐大放光彩。

  首先,我搜集一些优秀的民族歌曲。诸如:江苏扬州民歌《茉莉花》、藏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陕西民歌《绣金匾》等等。引导学生来听这些作品。先介绍作品的内容、结构、表现情感以及出处、流传区域等,使学生对作品背景有一个较深的认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接着,静下心来反复聆听,加深感性认识,结合歌曲简介,同学们对歌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再结合着唱,大大激发了大家学习民族歌曲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江苏民歌《茉莉花》时,我详细向学生介绍:这首美丽、纯真、深情、含蓄的民歌流传于江浙一带,是前线歌舞团原团长何仿同志于1942年随新四军大众剧团到江苏六合县金牛山一带演出,听民间艺人所唱的民歌《鲜花调》加工整理而成的。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交接仪式上,中国军乐队演奏的第一首歌就是这首《茉莉花》,1997年主席访美和1998年克林顿总统访华,双方军乐队也都演奏了这首民歌。

  通过这样一介绍,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大增,学习起来也就快多了。现在,我的学生们个个都能演唱多首优美动听的民族歌曲。

  其次,由“有声”到“无声”,学唱了一段时间民歌以后,下一步安排学生欣赏民族器乐曲。如:二胡曲《二泉映月》,笛子独奏《姑苏行》,唢呐独奏《百鸟朝凤》等等。在欣赏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时,我准备了一把二胡,向学生们介绍了二胡构造等有关知识,自己再拉上一段,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当我详细地介绍完《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曲名来历后,使同学们知道《二泉映月》并非是标题音乐,对音乐的理解不能囿于“二泉”及“映月”,更多的应去体会作者坎坷人生的辛酸和痛苦感情的流露。当音乐在一声长叹般的引子中开始时,学生们已被深深吸引了……

  最后,我有计划地安排了同学们欣赏或学唱源于民歌的音乐作品,像《太湖美》、《乌苏里船歌》等等。民歌最直接、最真切地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它源远流长,永不干涸,成为人类无穷无尽的艺术宝藏,同时也为音乐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养料。可以说,没有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与民间音乐没有血缘关系。我国有丰富的民歌宝藏。许多作曲家的作品都和民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直接采用民歌曲调,有的撷取民间音调的某些素材,有的运用了民歌的表现手法等,如:歌曲《太湖美》就是一首极富江南水乡特色的创作歌曲。作者将江南民间音乐音调和清新秀丽的风格糅合在整个歌曲中,曲调既柔美流畅,又易于上口。如同说话一般亲切的语气蕴有一腔深情,这深情又演化成一股炽热情感,并通过迂回曲折的旋律酣畅地泻泄出来,使人由衷地赞叹“太湖美呀太湖美!”。再如,欣赏马思聪的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当我介绍说《思乡曲》的主题音乐直接来源于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时,同学们再一次被这优美的蒙古民歌曲调折服了。还有被西方音乐评论家称为“世界上最美的音乐”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介绍一个民族篇8

  调查组人员通过对不同民族、年龄、学历、宗教信仰、职业、健康状况、户籍所在地的成年人员进行抽样调查,在云南省大理市共完成有效问卷456份。根据将问卷用SPSS软件分析后,我们得出大理市受访者就业与民族教育的调研数据。

  一、就业情况

  从大理当地农业户口的受访者工作状况来看,25.9%的人只是务农,17.3%的人以务农为主,同时也充实非农工作,16.9%的人以非农工作为主,同时也务农,只从事非农工作的人员比例为35%,退休人员的比例为0.4%,全日制学生的比例为7.7%,失业或待业人员、家务劳动者及其他不工作也不上学的成员比重为4.2%。

  (一)农业户口人员

  本地非农务工方面,1964-2013年期间,有23.5%的受访者从事过本地非农务工,其中34.2%受访者是通过朋友/熟人介绍,19%的受访者是通过家人/亲戚介绍,通过招聘广告和直接申请(含考试)的人员比例一样,均为13.9%,有8.9%的人是通过本乡同民族介绍,有6.3%的人是通过政府/社区安排介绍,而比例最低的是通过商业职介(包括人才交流会);以前有外出从业经历,但今年如果为外出就业的主要原因上,比例最高的原因是“家中农业缺乏劳动力”、“回家结婚、生育”和“收入没有在家稳定”,分别为31%、13.8%、12.9%。在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的被访者中,劳动属于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劳动者的比例最高,有效百分比达到96.7%。

  (二)城镇户口或城镇外来务工人员

  在城镇户口或城镇外来务工人员群体中,从就业范围看,76.8%的人在本乡内工作,比重最大,只有0.2%的人在省外国内范围工作,其余都在省内;从职业来看,其中工作的职业比例最高的是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占21.7%,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农林牧副渔水利生产人员比例一样,均为14.5%,专业技术人员占11.6%,商业人员占10.1%,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的比例为8.7%,军人的比例为1.4%;在得到第一份城镇工作的最主要渠道方面,最主要的是通过政府/社区安排介绍和直接申请(含考试),比例分别为25%和22.1%。

  在我们询问的456名受访者中,有14.3%的人没有工作,问及原因和连续没有工作的时间,多数人表示不愿多谈或说不清。

  二、民族语言与教育

  (一)语言

  访谈对象中有90%的人是白族,在问及现在能用哪些话与人交谈时,81.4%的人会用普通话,95.2%以上的人会用汉语方言和本民族语言,也有3.5%的人会说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汉语方言语言程度上,能流利准确使用的比例为68.4%,听不懂也不会说的仅占1.1%;本民族语言的语言程度上,96.7%的人能流利准确的使用,但也有2%的人表示听不懂也不会说;在普通话语言程度上,35.4%的受访者能流利准确的使用,能熟练使用但有些音不准和口音较重的比例相差不大,分别为14.7%、14.9%,基本能交谈但不太熟练的比例为11.6%,只有2.2%的受访者听不懂也不会说。

  (二)文字

  据了解,现代白族有自己的语言,但一般使用汉字书写。根据调查数据,在问及是否会写汉字时,79.6%的人表示会,9.9%的人表示会一些,10.3%的人表示不会;在问及是否会使用本民族文字时,4.1%的人表示会,93.8%的人表示没有文字,有0.7%的人表示不知道有没有文字;其他民族的文字书写方面,有0.4%的表示会。

  (三)双语教育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92739.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北师大版小学英语
下一篇:青年党员发言稿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