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教育理念范例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教育理念范例篇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国的基础教育水平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的需要,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了。如果教学观念不改变,教学方式不改变,课程改革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前国务院总理朱容基说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是:一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中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是下一步我们如何搞好教育革新的重要因素。只有教师的教学理念首先得到更新,才能对下一代实施全方位的素质教育,才能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那么,我们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教学理念来应对形式的发展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讨论和突破:

  一、强调教学理念与课程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这场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在这对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当我们把课程仅仅理解为官方课程文件的时候,课程与教学就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和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教”;课程是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景之外预先设定的,而教学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方式方法,灵活多变的去启发诱导学生创造性的开展讨论和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强调学会引导学生学会问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教学理念上能把“问了几个问题”和“答对了几个问题”区别开来。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其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现代先进教育教学手段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还要求给学生留一块自由的空间,使

  学生能够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的去发挥、去研究、去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改头换面的改革,即不能再象以前那样实施“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也不能只把课本的知识点给学生画出来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让学生完全变成十足的“书呆子”。教师应该在备课和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去了解所谓的“知识”应该指的是“是什么”和“为什么”,知道知识是“从哪里、怎么样来体现教学过程和方法的”,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激情和兴趣,让知识“活”在情感中,让知识“活”在方法中,让学生知道知识不仅在于“多”,更重要的是在于“活”。我听过一个老师讲过这样一节课:这节课是朱自清的《春》,当时的语文老师在这节课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按照常规板书课题,介绍作者。而是问了这样一个问题:雪化了是什么?当时学生可活泼了,左左右右,前前后后的,相互发表着自己的看法,经过几分钟的热烈讨论,老师让同学们安静下来,然后进行提问,这一提问才充分体现了这节课的精彩之处,一个同学站起来说:雪化了是“水”,一个同学紧跟着站起来说:雪化了是春天,另一个同学站起来说:雪化了是小虫,还有的同学说:雪化了是燕子归来、小草发芽、雪化了我就不用穿这肥肥的厚厚的棉衣了---。这一堂课就这样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引入了。我觉得这堂课的可贵之处不止在于引入得巧妙,更可贵的是这堂课充分体现了课堂气氛的民主和自由,体现了这位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努力探索和对教学创新的尝试,充分发挥了同学们思维的自由性、创造性,给了同学们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知识的传授和领会全部融合在情感中。这样的形式正是我们在新课改中应该逐步去体会和发挥的。这是一个新观念的具体的行为体现。这就是我们在新课改中所要做的:要“特色教学”而不要“模式教学”;要“个性教学”而不要“大一统教学”;要学会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让学生真正领会到:“感悟”不是“分析”,不是“告诉”,而是“体验”和“感受”,要强化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主动探索精神。我们的教师要由“重知识的传授”向“重学生的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三、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战场。也就是说素质教育最终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施。那么,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呢?

  (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特定的信息交换的主体,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认识主体,所以课堂教学中教法的选择,内容的设计和辅导过程,都需服从这一主体;传授知识、培养情感和技能,也需要服从这一

  主体。因此,研究教法要先研究学法,才能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坚持把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参与意识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宗旨。备课时设计出学生的自学时间,上课时把自学时间落实到实处,并善于创造出乐学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在主导自我的状态下愉悦地掌握知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其次,教师要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爱的艺术。创新有不同的层次:从无到有、从旧到新、独树一帜、另辟蹊径是创新,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能力排众议、不拘一格、打破常规、别有洞天也是创新。特别是要鼓励不人云亦云,有独到见解,并能自圆其说。创新的思想火花必须建立在精神松弛、思维活跃的基础上,环境不要太紧张。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让学生“仰着头”看老师,而是让学生敢于“平视”老师,真正做到“不唯师”、“不唯书”,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老师有一种亲近感,才能使学生对老师持认同态度,愿意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更容易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如此,学生的创造思维便可在广阔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当代中学生思维活跃,面对五彩纷呈的社会现象,总想问个究竟,甚至对教科书观点提出质疑,这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仅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生、教师、校长、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既以教材为本,又不拘泥于教材;既以理论为依据,又不空背理论,而是积极创造条件,及时组织有关社会热点问题讨论、辩论,把学生的思维空间空出来,使他们能够越出课本,拓宽视野,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三)、坚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原则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学科教学,也要把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目标。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在课堂教学中要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充分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巧设疑问,鼓励求异。结合教材多设计一些具有发散性的问题,诱导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体验、发现获取知识,而教师只充当“导演”的角色。同时,面对新事物、新知识,教师只有不断“充电”、“补氧”才能符合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才能以自己的渊博知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为学生打开智慧之门。

  总之,观念转变是新时期课改的根本,教师观念的转变决定课改的方向和性质,教师的才能和智慧决定课改的质量和深度,我们要善于借巨人肩膀,尊重专家但不迷信专家。育人为本应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现有的成绩不能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能否站在科技进步的前沿,能否在高新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将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创新资源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财富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迅速的积累国家的创新资源,有效的提高创新资源开发的能力,这是新的经济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极其艰巨的任务和异常艰难的历程。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东坝初中

  邮编:262517

教育理念范例篇2

  [摘要]结合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目的、通识教育对医学生的社会文化价值理念的塑造以及国内医学伦理学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通识教育先行的医学伦理教育新理念,并根据医学生的特点提出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初步规划设想,即以人文科学的通识教育为主,使其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索的能力,从而在面对医学伦理问题时,能够从自然、社会和个人价值取向的综合判断中做出合理的选择。

  [关键词]医学伦理教育;通识教育;人文素养

  随着新的医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新的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和日趋成熟,使我们所处的时代、社会和生命个体都面临着新的医学伦理挑战[1]。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伦理教育,成为解决不断涌现的医学伦理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长期以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为主,只注重医学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文素养和价值理性的教育。此外,医学伦理教育在医学院校中未受重视,地位边缘化,这体现在院校课程设置偏少、教育形式不合理、师资力量匮乏、社会实践活动少[2],从而使医学生的伦理教育流于形式,导致医学生在面对新伦理问题时无法做出正确的医学行为。针对这些潜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我国当前医学伦理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医学伦理学教育目的的阐述和分析,提出了基于通识教育先行的医学伦理教育新理念,以期使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索的能力,从而在面对医学伦理问题时,能够从自然、社会和个人价值取向的综合判断中做出合理的选择。

  1国内当前医学伦理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医学生面临的医学伦理困境

  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殿堂的医学生,研究显示,其价值目标趋于功利化、医学技术至上、人文素养欠缺[3],这些使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医学生很容易陷入迷茫,导致医学生对生命伦理问题的理解过于简单,对复杂的医患关系的处理不仅缺乏人文关怀,还缺乏合理的推理和思考能力。特别是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对传统生命伦理价值取向的冲击,使现代的医学生在科研中面临着更大的生命伦理困境。

  1.2国内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缺陷

  尽管在我国的医学院校内普遍对医学生开展了医学伦理学教育,但是很多学校设置的医学伦理学教育过于体制化、形式化,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使其处于医学教育的边缘地位。单纯的传统的医学伦理学教育很难使医学生具备真正的伦理和职业道德[4],这也是我国医疗实践中出现大量的医患矛盾和科研道德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的医学伦理教育难以使医学生达到医学伦理教育的目的。

  2重新认识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目的

  2.1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目的正确的医学伦理教育理念

  首先依赖于教育工作者对医学伦理学教育目的的深刻认识。1972~1976年,美国生物伦理协会协商确立了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目的,包括:①帮助学生确认和澄清生物、医疗过程中的道德问题;②发展分析医疗道德问题的医疗策略;③把道德原则与特别的医疗问题和病例联系起来;④训练专门从事医学伦理学的专职工作人员[5]。由此可见,正确分析和处理“道德问题”是医学伦理学教育的核心。这一核心理念也与中国自古以来的“医德”理念相吻合。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道德问题”绝非仅限于我们司空见惯的“常识性道德问题”,这就给医学伦理学教育带来了概念上的困境。

  2.2应引导医学生对伦理学四个关键主题的认识

  笔者认为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医学伦理学首先是一门伦理学,伦理学包括美德伦理学、道义、非认知主义和功利主义四个关键的主题。美德伦理学揭示了人类作为道德存在所可能或者应该达成的美德成就或道德境界;道义论强调行为的道德价值不能以它所带来或促进的后果来决定,而是由行为本身甚至动机本身所决定;非认知主义者认为道德是正常人类的感性,是感觉与世界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功利主义认为人的行为应当有助于达成“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也是目前对公共政策制定最有效的伦理学理论。因此,除了我国医学院校内一直坚持教授的医学伦理原则、规范与范畴外[6],思考如何引导医学生对伦理学上述四个关键主题的认识,对于医学生在面对复杂和新的医学伦理困境时学会如何独立分析和处理这些困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医学生对于伦理学中涉及的德性、价值、认知和功利性的认识和判断基本属于意识和概念上双重盲区。因此,对于医学生的医学伦理教育必然离不开先期这些社会价值属性的概念引导,这种引导将为医学生的医学伦理教育提供坚实的社会、人文和伦理价值基础,有利于医学生识别医学领域的善与恶等价值,对新环境和新形势下医学伦理问题做出批判性思考和正确的处理行为。笔者认为,通识教育是实现这种有利引导的最佳途径。

  3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3.1通识教育的理念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于19世纪初由美国学者帕卡德(A。S。Parkard)引入大学教育体系,并于20世纪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其理念是希望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7]。美国的通识教育课程要求学生在外国文化、历史、文学与艺术、道德修养、自然科学、社会分析6个领域各修若干课程,其总量应达毕业要求的学量的1/4[8]。由此可见,通识教育在美国大学教育的课程设计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通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健全的人格,对培养高层次的医学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2通识教育有助于医学生形成正确全面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判断

  通识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手段,可打破不同专业教育之间的壁垒,弥补传统专业教育模式的缺陷。一方面使受教育者学习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吸取不同学科的精髓,从而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另外,通识教育能够使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把握不同学科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受教育者具备有效思考、逻辑推理的能力,从而在复杂的环境下能够判断并理解关系,达成有效的沟通,并针对多种价值观做出正确的识别和选择[9]。

  4基于通识教育的医学伦理教育理念

  4.1通识教育先于医学伦理教育的新理念

  通识教育可使医学生对前述的伦理学的关键主题有初步的认知和了解,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而全面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从而在接受医学伦理学教育之前对社会文化、人际和道德有基本的认知和自我思考能力。因此,通识教育是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统领与基石,是专业教育的灵魂,通识教育对于培养兼具深厚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的人才是不可或缺的。而医学伦理教育是以通识教育为铺垫,对医学生进行专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是通识教育的深化与延伸。基于前文理念,笔者建议广大医学院校应在大学教育中全面实施通识教育,先于医学伦理学课程之前对医学生实施通识教育,通过各类通识教育课程使医学生掌握人文科学分析方法,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4.2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现状

  我国医学生的通识教育在许多医学院校是缺失的,医学专业知识的纵深发展使学校过于重视专业知识,而忽视了人文与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即使部分院校开展所谓的“通识教育”,然而其教师结构不合理、教授内容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使其无法获得预期成效[10]。综合来讲,目前国内通识教育课程比重较低,且课程设计缺乏系统标准的制度规范,易陷入随意性困境,影响通识教育的最终效果[11]。

  4.3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设想

  4.3.1教学内容的设置。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应将其与医学类专业课程放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分为精选课与必修课,并将通识教育课程列入医学院校的支柱课程体系,避免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考虑到中国学生在高中阶段即接受了较为全面的自然科学知识,因此医学院校的通识教育应以人文科学的通识教育为主。第一阶段应设置基础人文课程,包括基础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简史、文学通史、艺术学理论等。这些课程有助于医学生对社会形成和价值选择形成概念性认识、使其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索的能力,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健全人格。伦理学和社会学等课程的概念和基础知识,将有助于医学生理解和实践医学伦理学的抽象概念。第二阶段可设置医学人文交叉课程及应用型人文课程,包括社会医学、医学哲学、医学逻辑学、卫生经济学、医学与人文、卫生国情等。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医学生面对潜在的医学道德和伦理问题时,能够从自然、社会和个人价值取向的综合判断中作出合理的选择。在引导和实践医学伦理教育课程中(如PBL教学),学生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运用通识课程所学知识对医学伦理问题做出更深入的讨论和分析,达到医学生对医学伦理真正的理解和实践的目的[12]。第三阶段可开展实践教学课程,通过情景演示、辩论赛等课堂活动和健康宣传、下乡送医等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医学生的医德风尚、人文素养,使其获得理论到实践的升华。

  4.3.2教学方法的优化。对于通识教育的课程实施过程,应摒弃枯燥且低效的单纯课堂灌输方式,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教学活动,注重教学的实用性。针对每一门课程的论述主题,在理论教学之后,设置医疗卫生行业的典型案例,通过情景模拟、互动参与、多角色探讨等方式,利用医学及人文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拓展教学的实践性和临床应用性,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另外,对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成果的评价,需要强调学生在整体课程学习中的参与情况,将其学习过程纳入最终的成绩评价体系中。着重考评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理性认知情况、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拓展能力、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面对纠纷的沟通能力以及实践创新意识。通过通识教育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与积极性,促进通识教育的实际教学成果。

  4.4全新通识教育课程理念的重要意义笔者建议的全新通识教育课程理念是对我国医学院校长期以来过于注重专业教育的一种反思。卓越的医学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医学专业技能,更要具备多元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的人文素养,从而在面对医学伦理问题时,能够弥补传统医学教育的不足。大学阶段是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塑造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医学伦理教育课程之前对医学生实施全面的以人文科学为主的通识教育,一方面能够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生命价值观,使医学生深入理解人与医学、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达到医学道德素养与人文精神境界的共同提升,从而使其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树立良好的医德,更好地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另一方面,随着新的医疗技术的推进,出现了一些医学本身难以解决的生命伦理难题,而系统的通识教育课程能够在价值层面帮助医学生解决这些生命伦理的困惑,使其通过伦理探讨、道德论证等多种方式从人文、社会多角度出发做出合理的分析判断。综合来讲,这一全新的通识教育理念及课程体系,是将医学科学知识和人文教育紧密连接起来的全新探索,笔者相信基于这一新理念的课程设置体系将有助于促进中国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邱仁宗。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伦理学的视角[J]。医学与哲学,2016,37(7A):1-7.

  [2]刘学文,刘馨,康丽勇。医学生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医学与哲学,2016,37(6A):72-74.

  [3]徐雪平。新医改背景下医科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趋势及教育引导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42-44.

  [4]张翠萍,程乐森。医学院校加强医学人文通识教育的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2):259-261.

  [5]Robert•M•Veatch,刘耀光,胡土佑。医学伦理学教育之概念和目的[J]。医学与哲学,1983(10):50.

  [6]杨放,张晨,王鋆。医学伦理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1:3.

  [7]杨玲,韩继明。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医学信息,2009(7):284-285.

  [8]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5.

  [9]黄如意,程乐森。论通识教育视域下医学院校卓越医师的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1):61-63.

  [10]宋扬,赵鹏,邓林,等。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5(9):106-108.

  [11]岳林琳,程乐森。提升医学人文素养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设计问题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3):429-431.

教育理念范例篇3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中,李老师就“你喜欢百草园部分哪些景色的描写呢,小组内分享”这一环节的设置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自己找出喜欢的句子然后再合作交流,按照“自主—合作”的方式进行,充分体现了对于学生阅读的指导,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对于非教育专业出身的老师和新入职的教师来说,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借鉴其他教师的经验。教师要不断向行业内有经验、口碑较好的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分析他们的教学模式。这些理念和模式都是这些优秀教师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积累而成,所以这些老师的成果极具借鉴意义。教师可以通过观看名师的教学录像,阅读其理论专著,在培训中交流经验等方式向名家学习。教师可以试着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但这并不意味可以照搬照抄这些教育成果。每个教师面对的学生水平不同、教学环境不同,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背景知识、教学感悟也都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必须在依据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对于名家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做恰当的调整。把适宜自身的教学理念以适当的方式引入到日常的教学中,使其对教学的指导作用最大化。倪老师在讲《边城》一课分析翠翠的人物形象时,让学生找出能够体现人物形象的对话,由教师扮演其他人物,学生扮演翠翠,让学生体会翠翠人物的性格特点。这一教学环节是模仿王君老师在讲《老王》一课中,老师为了让同学体会老王“活命”的状态。

  三、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理念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化。现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更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禀赋和潜能,更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及其实现。因此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当代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时代对于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要不断将当前的教育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行为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尽量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真实有吸引力的课堂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应该采用一些比较新颖、生动的教学模式,在增强课堂趣味性的同时,注重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徐老师在讲《拿来主义》时由于本课主题较隐晦,语言艰涩难懂,再加上整篇文章的论点不清晰寻找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她采用了反复读课文的方式,列出表格,对比三种主义,逐步展示先破后立的文本解构,降低了文本的阅读难度。整堂课她借助多媒体手段从当前的热点现象入手,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四、做好反思,提升能力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尤其是当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它运用的是否恰当,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等都需要进行反思。教学反思不仅是帮助教师成长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研究的最佳方式。除了教师自己反思之外,还可以请学生谈一谈他们对于教师授课的看法。学生会从他们的立场上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看法。反思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不断提高的过程,教师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对于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全面的反思,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任何一种关于教学的理念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因而教学理念应来自于教学实践并最终回到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接受教学实践的检验。教师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理论和实践的素养,做到以学生为本,不断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才能促进教学理念更好地向教学行为的转化。

  作者:张燕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教育理念范例篇4

  一、树立三种观念

  一是学生素质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此,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发展学生特长,养成良好习惯为目的”的学生素质观念。具体做到:一是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好每节课;二是各校结合师资特长、利用功能室开展好学生的兴趣小组活动和特长培养;三是抓好的音、体、美等学科的教学管理;四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文艺、体育、书法、绘画、习作的表演和竞赛活动。

  二是教师主导观。学校的办学主体是教师,教师的奉献精神、凝聚力量是办好学校的关键。一所学校不在于它有多少漂亮的建筑,而在于它有多少名师,应该树立“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发展学校,成就学校”的观念。抓好教师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所在。具体做到:一是对教师进行诊断分析,做到有效培训;二是按要求落实好师训的各项工作;三是抓好教师理念更新和教育技术培训;四是找准教研与师训的切入点,开展好教学教研活动,做到研训、学训、会训三维一体,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是领导品位观。树立“以村级学校领导为主心骨,通过提高学校领导品位,提升办学品位”的观念。学校的品位主要指学校的内涵是否丰富,办学是否有特色。校长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学校领导是办学的主心骨。学校办学是否有品位、上层次,取决于学校领导是否有品位、高素养。首先,学校领导思想上高品位,办学理念清晰,办学目标明确,管理民主科学,发展志存高远;其次,校长要有校园品位上的审美力,包括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建筑、每一处绿化都应该精雕细琢,设计布置都应该为学生考虑;此外,学校领导要做教学教研的行家里手,才能很地凝聚教师的力量和智慧。具体做到:一是注重村级校长、教导的培训与指导;二是引领指导校长、教导做到五好,即:上好课、观好课、搞好专题讲座、做好教学常规、抓好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

  二、抓牢四个环节

  一是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管理要上水平,制度要先行。用制度管理人、规范人、激励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决定了教学管理的特殊重要性。教学工作的成效主要取决于对教学工作的管理,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教学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动态的管理过程,是学校教育管理、实施、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可操作化的重要途径。一所高质量的学校必然有一套被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

  二是立足课堂提质量。随着国家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改和高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各地中小学都在竭力探寻有效课堂、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命所在,只有立足课堂,做到精细化管理,构建高效课堂,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教师常规不容忽视。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体现主体就是教学常规。学校应结合实际从教师学科教学计划、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阅、辅导学生、期末复习、成绩考查、学期学科质量分析、教学工作总结、学习培训、听评课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和规定。

  四是创新体制,建构科学、高效的教研模式。教育科研是一所学校整体实力的主要体现,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强大支撑。“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教学与教研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遵循以“以问题为切入点,以课题为主渠道,以课堂为中心点,以质量为根本点”的教育科研模式。坚持“科研兴校,质量强校”发展思路,着力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团队,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理念抓教研,在朴素中彰显个性,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三、增强五个意识

  一是增强传承与创新意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已经十年多了,教育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但也有部分教师的教学步入误区。作为教学管理者要以“教研、服务、指导”为宗旨,引领广大教师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优良教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二是增强家校合作意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个好母亲,胜过100所学校”、“生活处处是教育,生活时时有教育”、“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有了这些认识后,作为教学管理者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教师家访制度;二是制订《家校合作方案》,开展家校合作活动;三是成立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有计划地开展家长教育,提高家长素质。对孩子极力做到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从而促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是增强现代教学设施设备助教意识。学校建设要树立成本意识和效益观,把“设施设备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作为学校建设和管理的目标。近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为学校增添了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接下来是如何使用?如何促进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让它效益最大化,进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理念范例篇5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前高等教育院校锁培养的大学生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已经越来越明显,社会发展对大学毕业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培养学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这种矛盾的发展之下,人本教育理念的概念被提出来。这种以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所培养的人才更加全面,学生的潜力能够被最大程度的激发出来。这一教学模式首先在大学教育中开展也是有其内在原因的。

  二、人本教育的概念

  (一)概念

  所谓人本教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作为教学主题,以人为本,在教学中提倡人人平等,以学生本身知识的增长作为目的。这是当前较为先进的,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一种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地方主要是抛开了“填鸭式”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不同个性,实行个体化教学。

  (二)人本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富强,离不开教育,而传统教学体系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只有进行人本主义教育,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高到更高层次,不断重视学生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才能为国家培养出高层次的、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人才。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大学教育也要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人本教育正是适应这种需求而产生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性格被更加的重视,学生的潜能和特长被更大程度的激发了出来,学生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三、人本教育理念在大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一)改变传统大学教育管理模式

  传统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束缚了大学生的思想发展,阻碍了大学生思想的升华,对大学生的管理过于死板,违背了大学应该是纪律性和自由相统一的学术圣地这一概念。人本教育理念不同于以往传统教育管理模式,要求大学要把学生从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把学风逐渐放开。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体现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断提升,将学生的实践性不断加强。具体来讲包括以下两方面:

  首先,加强实践性教学。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即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在人本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不断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增强,学生的张扬个性和各方面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的教育管理理念,经过正确的引导,最终能够转变为其内在的素质。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要逐步实现平等化。大学教育不能延续高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也不能是传统的从上往下的灌输式教学,而要引导学生重视学术性探讨,转变师生关系为平等的交流关系。

  (二)改变传统大学教育教学手段

  当前社会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社会,大学生思想非常活跃,因此以往传统的古旧的大学教育管理方式,例如对学生进行威胁,进行恐吓等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人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管理就是要充分发扬学生特有的创造性和活力,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对于学生的发散思维不但不能打压,还要进行有效的引导,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发挥出来。

  人本教育最基本的一个观点就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从学生的性格、感情和态度入手。因此,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者,首先要将自己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去,消除学生对教师传统的恐惧感和敬畏感,让学生感觉到亲切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了解学生的想法,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制定出特定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正在做到因材施教。

  (三)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人本教育理念的核心正是以人为本,其凸显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人的自我实现是人本教育理念的根本目的,发挥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是其首要的条件。站在大学教育管理的角度,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他们独有的意识和思想,根据个人的特性,帮助其树立独有的优势,培养学生个人充满竞争力的特点。同时,大学的教育工作者要正确的引导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这一点上,又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正视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力争做到不歧视不轻视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够很快的正确的认清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在极力发展自己特长的同时,也尽量的将自己的短处所规避,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真正的人才。

  四、结束语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93268.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积极分子考察意见
下一篇:100个经典幽默笑话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