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论文研究报告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论文研究报告篇1

  教育科学研究报告和论文写作

  浙江教育学院 卢真金

  一、研究报告和论文撰写的意义

  二、研究报告的类型和结构

  三、写作要求

  四、研究报告和论文撰写

  五、文章的类型和投稿的策略

  一、研究报告论文撰写的意义

  研究报告和论文是:

  1、研究者思想发展的忠实记录

  2、课题研究水平和价值高低的标志。

  3、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推广的重要形式。(跨越时空)

  4、深化原有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研究水平、发展自己的研究能力的又一次重要实践活动。

  (一)类型

  1、实证性研究报告

  2、文献性研究报告

  3、理论性研究报告

  (二)结构

  题目、署名、内容提要和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注释和参考文献、附录

  1、实证性研究报告:如教育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等。主要是用事实说明问题,材料力求具体典型,翔实可靠、格式规范。这类报告要求通过有关资料、数据及典型事例的介绍和分析,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指出问题,提出建议。这种研究报告既注重理论,又重视实践,往往跟接触性的研究方法有关。

  2、文献性研究报告:主要以文献情报资料作为研究材料,以非接触性研究方法为主,以文献的考证、分析、比较、综合为主要内容,着重研究教育领域某一方面的信息、进展、动态,以述评、综述类文章为主要表达形式。一般在教育史学、文献评论研究中用得较多。

  3、理论性研究报告:狭义上的论文。以阐述对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理论认识为主要内容,重在研究对象本质及规律性认识的研究。独特的看法、创新的见解、深刻的哲理、严密的逻辑和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是其内在特点。理论性研究报告没有实证研究过程,因此对研究者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思维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

  论文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一为论题,即真实性将被验证(论证)的命题、观点。论题的主要来源就是研究课题提出的假设及研究对假设验证的结果。论文最终是要论证论题的真实性而提出明确的论点。二为论据,即证明论题真实性的依据。论据的来源应该是研究过程所获得的信度、效度高的事实材料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材料。三为论证,即以论据证明论题的论述过程。论证是文章的结构层次、材料组织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文章思想观点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与深刻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有效性和技巧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论文与实证性研究报告有区别,它一般将科研工作中最主要,最精彩和具有创造性的内容和结果加以提炼,用较简明精炼的语言加以表达,论文不包括过多的具体研究方法和过程,而更强调内容的创新和学术价值。任何研究课题的成果都可以用论文来表达。

  三、写作内容和要求

  (一)题目

  1、题目的内容

  类型、定位、作用

  2、写作要求

  标题要准确

  标题要新颖

  题式可多样

  标题要简洁

  (二)署 名

  1、署名的方式

  集体署名

  个人署名

  2、署名的规则

  贡献大小:提出研究设想、承担研究工作、解决关键问题。

  惯例

  (三)内容提要和关键词

  (四)前言

  (三)内容提要关键词

  1、内容摘要:中心内容、结构及主要论点和评述;要求重点突出,内容精练,观点明确、一般不用第一人称,以200---300字为宜。学术论文也不宜超过1000字,有关刊物要有中英文摘要。

  2、关键词:必须是规范科学的名词术语,一般每篇文章有3~5个关键词(主题词)。属于支柱性概念。

  1、内容:问题的由来;文献综述:课题的界定(概念术语的解释)及问题的陈述;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写作要求:课题阐述要清楚准确,中心突出;客观公正、科学准确评价他人的研究成果;简明扼要介绍课题研究的动机和意义。

  (五)正文

  1、内容:它必须对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

  研究报告又分:

  1、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2、研究的内容和假设

  3、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4、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研究报告的重点部分。A。结果的定性定量分析,B。研究结果的讨论。

  结果分析与讨论材料缺乏的原因

  研究设计缺乏一种系统观,讨论问题思路狭隘

  操作过程不够到位,操作措施不够落实,就产生不了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文献资料检索不够,对他人的研究研究缺乏了解,对自己结果的讨论就缺乏客观性、支持的力度反映结果的项目指标难以确定

  测量的方法与手段较难选择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要求不断提高

  结果分析与讨论对研究者理论素养和洞察力要求较高

  对下一步的研究提不出发展的方向。

  2、写作要求:

  总体要求:科学性和创造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学术性和通俗性。

  具体要求有:

  1、掌握材料要充分。

  2、分析整理要科学。

  3、图表使用要恰当。

  4、观点材料要统一。

  5、语言使用要规范。正确区分学术概念和生活概念,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6、引用论点要慎重。与已一致,佐证;他人观点中某些好思想,提练综合;带有片面性的真理,开拓思维、慎重判断;相反的权威观点,找准错误所在。(引古不引今,引洋不引中,引刊不引报,引专著不引文集)

  7、内部逻辑要严密。

  8、标题序号要规范。

  9、讨论部分要简练。

  (六)结论、(七)注释和参考文献、(八)附录

  (六)结论

  1、内容:整篇报告的概括和小结。成果概括(结论必须指出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没有解决?);今后研究的展望;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建议等

  2、要求: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揭示规律,指明方向。

  (七)注释和参考文献

  1、内容:书籍、刊物、报纸、网络

  2、要求:完整注明出处

  (八)附录:问卷、量表、研究材料、统计数据、方案、计划等

  (一)影响研究报告和论文质量的因素

  1、研究工作本身

  2、研究者的哲学水平和研究素养

  3、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写作步骤

  1、确定成果类型及主题——定位。

  2、谋篇构思,拟定写作提纲。

  多学科多角度全面分析研究内容,形成尽可能完整的内容框架体系。(放)

  选取三特(特长、特色、特点)进行创造性构思,突出重点难点,围绕中心论点进行系统梳理。(收)照顾文章结构比例的匀称性,进行适当的内容调整。

  拟定写作提纲:句子提纲、标题提纲、段落提纲、图表式提纲。

  3、初稿写作

  1)有话想说

  2)无话可说

  忘

  回

  跳

  3)有话能说

  4、修改定稿

  1)关注三类问题:

  全局性问题

  局部性问题

  细节性问题

  2)修改方法:

  存放-冷却-补正修改法

  边写边改-气呵成法

  同行交流-导师点评-自我修改法。

  五、文章的类型和投稿策略

  (一)文章的类型

  抄

  凑

  合流

  (二)投稿的策略:

  1、了解杂志特色:编辑方向、体裁风格、开设栏目、作者群体

  2、因稿论嫁,从一而终;多次强化,终结善果。

  3、集中一点,挖深挖透,成小专家,专家小成。

  六、教师在研究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选题:

  过大、过空、过泛,缺乏实效性

  追风现象明显

  命题作文、应景作文现象明显,敷衍应付行为居多

  二)写作

  文章类型体裁选择定位不准确;

  破题困难,不能抓住切入点和结合点契合点

  中心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概念界定不清晰,划分不统一、不穷尽;基本概念术语理解不透,空话套话比较多,胡乱套用现象明显;缺乏系统观和整体观,思维方式满足于简单的罗列和枚举,出现跳跃性思维、游走式思维,脚踩西瓜皮,滑到那儿算那儿;

  结构混乱,思路不清;理论推导缺乏,理论体系构建困难;

  局限于个人的体验和感受,跟着感觉走;没有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意的印证,出现理论与实践分离,论点和案例脱节的现象,且缺乏对案例的必要分析;

  资料收集、综合分析意识淡漠;收集不全面充分,观点材料不统一;

  材料取舍比较困难;数据处理不科学,分析水平比较简单原始;

  治学态度不严谨,结论推断比较随意,缺乏足够必要的实证研究数据支撑,往往凭感觉经验下结论;语言拼凑痕迹明显,一味追求对仗工整,明显有文学化倾向;语言表达不流畅;标题冗长,不够简洁明了原因

  理论学习动力不足,没有真下功夫;存在知识性缺陷,忽略条件性和方法性知识的学习

  理论底蕴不扎实,综合分析能力欠缺;手段、措施——条件——目标之间缺乏合理构建,应然与实然、理念、经验与行为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结;

  研究动态现状了解不够;难以把握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很难抓住源头问题做文章;容易出现重心偏移、定位不准的现象;

  对自身教学经验反思不够,理论与经验的契合点抓不准;经验不能升华为理论;

  研究设计不科学、过程不落实,操作随意性大,缺乏具体的抓手、切实可行的措施。

  怎样撰写教育科学研究报告

  (一)教育科学研究报告的类型

  教育科学研究报告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揭示教育规律的主要形式。

  教育科学研究报告就其内容和写作形式分为:论述性研究报告、描述性研究报告、实证性或实验性研究报告和文献资料研究报告等四个类别。

  论述性研究报告:这是一种旨在阐明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研究报告。

  描述性研究报告:这是一种旨在说明研究对象是什么,发生了什么的研究报告。

  实证性、实验性研究报告:这是一种旨在用事实说明现象或事物之间相互关系,互为因果,以及现象为什么发生,怎么能发生的研究报告。

  文献资料研究报告:这是一种旨在以口头、文字、音像等资料为基础,分析、辨明某一方面研究的信息、水平、进程、争议、趋势等的研究报告。

  (二)教育科学研究报告的基本组成部分

  l、全文提要:提要就是研究工作的概述;必须能够准确地反映报告的内容和目的,文字清晰易读,要力求忠实于报告,并要避免评述。其字数以250-300字为适宜,至多也不要超过600字。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研究工作的简单过程。

  4、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法等。

  5、国内外前人这个问题上,所做的工作情况简介。

  6、研究结果的分析,这一部分是报告的核心,它的撰写工作,要根据研究的假设或研究的目的,作一番清晰描述,也就是对研究结果的描述。这一部分除了用文字叙述外,还可借助图表的设计,把结果显示出来,从中可以更清晰、直观地体现重要的研究结果。

  7、讨论:讨论就是对研究的分析是否恰当,不要之处。应提出修正。

  8、结论:必须是根据充实的材料与分析的结果,说明结论的可靠度。

  9、建议,除与教育科学研究论文的建议相同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两点。一是要根据研究的结论,针对研究的问题有头的现状,提出改革的建议,以供有头部门选择。建议的内容不能与报告的结论无关,否则便失去意义和价值。建议的表达方式,应留有余地,不要过于武断,或掺杂个人的情绪作用等。二是对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的建议,应指出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未来的研究有待改进的地方,尚待深入研究的有关问题等,可为后人的研究,提供参考。

  (三)撰写教育科研报告的几条基本原则

  为了以个性透视共性,这里主要介绍实证性研究报告的写作,掌握了这类报告的“个性”,那末教育科学研究报告的“共性”也就不难领会了。

  怎样撰写好实证性研究报告呢?下面先说几条基本原

  1、谁要以事实为依据 研究报告中列举的全部数据和例子,都应该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绝不可有半点虚假,不能编造,不能无中生有。报告中对教育现象的因果关系分析,对教育原理和规律的探索,也都要以事实为依据。科学研究报告中的每一句带有判定性的话。都必须在足够的、可信的、有说服力的事实基础上得出。当然,科学研究报告中也必须把研究问题时所需要的大量事实材料跟撰写报告时应引用的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材料区分开来。有些事实材料,如与研究的主题扣得不紧,应当忍痛割爱;有些事实材料,应当尽量制作成表格、图例以及其它直观形式。

  2、内容的阐述有逻辑性 实证性研究报告的内容阐述与研究工作的逻辑发展顺序是大体一致的,为了确保研究报告的逻辑性,我们应当首先考虑整个研究工作的发展顺序,然后再考虑报告的表达方式。研究报告内容的逻辑性是整个研究思路逻辑性的写照,没有一个好的研究基础,好的科研报告是怎么也写不出来的。科学研究报告必须绝对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一切叙述、说明、推断、引用,必须恰如其分。文字、用词应力求准确。概念表述应尽量用科学性用语,避免用常识性用语,以免读者费解或产生歧义。当然,研究报告的文字也必须简单、明了、通顺、流畅,既要明白如话,又要把研究的效果准确地、科学地表达出来。

  3、引用文献资料要注明出处 在教育科研报告中完全可以引用,采纳别人的科学研究成果,但必须尊重别人的劳动。一方面应实事求是地评价,实实在在地引用;另一方面,不应当把别人的成就变为自己的东西。所以在研究报告中凡有引用别人的材料、研究成果或观点性词语,必须加以注释或说明,以向读者示知成果界限。

论文研究报告篇2

  如何才能切实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在实践中困惑的问题。“新课标建议我们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与表达,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为此,本学期我们承担了《对提高学生语文写作能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记录学生的作文发展轨迹,针对小学生怕作文的实际和现状,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利用现有资源,学会积累作文素材,解决作文“没话可说”的问题,促使学生以一个积极主动、有发展和创造潜能的主体参与整个习作过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从而提高作文水平。

  我们曾从六年级学生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中抽阅了一百多份答卷,发现失分较少的是基础知识,失分多的是阅读和作文,特别是难得看到写作水平高的作文。平时打开学生的作文就会发现,学生作文的内容仍然存在生编硬造,内容平淡、缺乏真情实感的现象。而我发现了学生的日记却比作文的内容写得真实,在一定程度上能表达出学生真实而朴素的感情。对调查情况做了认真的分析后,我们归纳了以下三个原因:

  (一)学生平日少阅读,少积累,造成语汇量少,是写作能力差的根本原因;

  当我向学生宣布本学期将开展写日记活动后,学生有的兴奋,有的惊讶,有的茫然。写啥呀?怎么写呀?写的日记字数少点行不行?我的日记不想让别人看怎么办啊? 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日记可以发表在公开的日记本上,也可以写在私密日记上,随自己的心情就好。“学生紧张的情绪马上放松了,最不爱写日记的衍佳也兴奋了,自言自语说:”哦,这么简单啊,行,我也能写了!“就这样,学生们毫无压力的兴致勃勃地寻找生活题材的时候,已经是开始关注生活,开始积极思考了。开始几天,我注意看内容,发现学生除了写游戏就是帮妈妈做了什么,再不就是如何写作业,写完作业看了什么电视,看完电视就睡觉了等等,有的学生好容易找到题材却写的跟造假的似的。针对这些问题,我鼓励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脑想。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一点拨,学生日记的内容丰富了。

  当学生拿回他们日记的时候,我总是对学生认真地说,”题目不错“,”你今天的日记让我很感动“、”你还会进步的!“、”你日记的结尾含义深刻,我很欣赏“等等。。。。。。学生听到这样的话,绝对有成功的感觉,这从他们得意的表情就可看出。这促使我也更加愿意给他们戴高帽子。在总结日记情况的时候,我会说 ”谢谢你们把自己的感受和老师分享,你们每个人的日记都能让我感到惊喜,有的日记不仅内容非常有意义,我还从日记中看到了你们诚实善良的心。实际上并不完全是这样,但是这么说了之后,学生自然很开心地朝着这个预期目标努力。比反复强调“要语句通顺”“要内容真实”之类的话效果好得多。我们还安排课前2分钟让学生读读有意义的日记,从日记里感悟生活,感受真实。慢慢地,学生对写日记充满了信心。

  (二)把日记与习作相结合

  在作文课上,我鼓励学生运用生活日记中积累的材料。有的日记稍加改动就是一篇特别好的作文。例如区美华在一篇日记里写了她家养了几只小鸭,她如何照顾鸭子的事。后来在一次习作中要求写一篇关于人与动物间发生的故事。结果美华就在她那篇日记里作了些改动就成了一篇充满情感的好文章《我与鸭子》。例如有一次,我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想起这件事,我就

  》的记叙文,学生从自己的日记中找到了许多写作的素材,有欧水芬同学选了日记中邻居送来的马蹄糕,使她感动;有梁影彤同学选了奶奶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使她伤心欲绝;有王家敏同学选了姐姐送我的生日礼物使她高兴;有程振涛同学选了在自己的手臂上刻字的后悔等,因为这些题材都是他们当天记录自己真实感受的证明,学生翻开那天的日记,情景便历历在目,写起来得心应手,满怀真情。这样利用日记内容作为学生习作的例子还有很多。差不多一年了,学生终于能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日记与作文的密切关系,懂得了生活日记不同于作文,但是日记和作文都源于生活,都是表达我们真情实感的工具。后来学生的许多好作文都是从生活日记中受到启发写成的。

  除了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外,我们还强调学生广泛阅读,以读代写、促写。为此,我们设立了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引导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阅读有益于作文能力提高的各级各类书报,如名著、散文、童话、小说、寓言、名家名篇、优秀作文大全、阅读报等。因为只有从书中那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才能吸取更多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阅读时不是读完而已,而是要认真阅读,学习遣词造句,如何命题,如何选材、立意,如何构思、布局谋篇,学习写作技巧、表达方法等。同时注意积累,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或精彩段落,有时适当背诵下来,存储在自己的大脑中。渐渐地,学生词汇丰富了,写文章自然而然地也就用上了,有时还觉得挺恰当。

  评讲作文是在作文批改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评讲,解决本次作文的普遍问题,提高学生自改、互改作文的能力。为此,我们专门制定一个基本的评改作文的标准:一是制定常规标准,即从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修辞手法、错别字,标点符号、书写等常规方面制定出详细的评改标准;二是制定特定标准,即根据写前指导提出的本次作文的具体写作要求,从文章的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谋篇布局等方面制定出本文的特定标准。这一标准,分发到每一个学习小组中。我借助实物投影,先示范评改,然后集体尝试修改,再由每位学生作自我评改,再在小组内交换改,借此来训练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慢慢地,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逐渐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1、教学相长。经过一学年的实践,学生养成了勤于动笔的好习惯,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提高了。日记成为了我们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的一种重要的渠道,推荐日记为学生走向成功搭建了桥梁。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了提高。何舒韵的作文《大火发生后》获佛山市南海区“粤星杯”作文大赛一等奖;甘君璇、温雪仪、苏绮乔等同学获三等奖、《法律记心中》获佛山市法律征文三等奖。参加学校开展的作文比赛,六年级就有18名学生获得奖;还有许多同学自创的诗歌获得好评,编写了班级的诗集。此外,我们还让六年级的每位学生编写个人习作集,孩子们都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为自己的习作集定出一个个富有想象、富有个性的名字,如《金色的童年》、《放飞梦想》、《成长的足迹》等等,我们还特意开展了个人习作评选活动,孩子们通过互动交流,小组评议等形式评选出最具创作奖、最佳设计奖等,评选后即席颁发奖励和奖品;六年级的每个班还把班上优秀的习作编成一本精美的书,在学校阅读特色展示上受到领导的好评。经过一个学年的辛勤付出,孩子终于结出丰硕的果实,伴随着孩子们取得的成绩,我也有不少的收获。不仅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还撰写了开题报告、阶段性总结、研究论文,积累了部分教育教学经验,在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同时,我自身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反思总结。回想小课题的研究过程,感到小课题研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这个课题研究来说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许多方面还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许多有价值的案例和有关思考,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及时记录下来,在努力实践之后,才发现积累下来的材料还不够多。今后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开始时适当降低要求,激发学生兴趣很重要。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要抓住生活契机。

  3.指导学生修改时一定要讲究策略,与学生交流时态度一定要真诚。4.必须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保持学生写作热情。6.定期开展多样化的习作交流活动,促进能力提高。

  在小课题研究中,我还要多读书,多写教育教学随笔,勤于思考勤于总结。与学生共同成长,不断丰富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提高研究能力。

  《绘本阅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研究》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一、问题描述

  长期以来,读写结合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宝贵经验。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大部分老师将读写结合理解为读一段仿一段或者读一篇仿一篇。这其实是对读写结合内涵的狭隘理解。读写结合,完全可以广义的形式呈现于学生面前。”读”与”写”,不再是单纯的读写,而是在大语文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读与写的高度融合。从读学写,以写促读,从而实现读与写的“相互融通”。绘本的画面精美,文字精练,情节生动有趣,蕴含着优质的写话资源。《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写话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小,对外界事物缺乏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阅读量少,积累的词汇不多,写话时往往因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表而无从下笔。绘本画面的丰富性,绘本情节预留想象空间的广阔性,绘本内容的生活性,正符合了《语文课程标准》写话教学的新理念。

  二、研究目的

  本课题的研究能有效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孩子的想象能力,让孩子品尝绘本阅读甘甜的同时,借助图画和语言表达自己丰富的阅读体验。

  三、研究对象及步骤:

  研究对象:丰利镇凌河小学低年级学生 研究步骤:

  本课题计划研究时间为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共分为三个阶段。1.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14.11)

  学习有关儿童写作的理论著作,挑选适合儿童阅读的绘本资源。

  2、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4.12—2015.5)

  结合新教育实验系列活动,组织并指导学生阅读绘本,以作文的形式记录故事、续写故事,进行反思小结,撰写随笔及案例分析。

  3、课题研究的巩固总结阶段(2015.6—2015.7)

  对阶段性研究资料加以分析整理,总结研究成果,形成课题实验结题报告。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方法:

  1.课堂教学实验。这是本课题实验的主阵地。教师在绘本阅读课上如何指导儿童阅读是本课题的关键所在。我将牢牢抓住这个主阵地,进行创造性研究。2经验交流法:我们虚心向正在进行类似研究的学校、学者、专家请教,交流学习心得,诵读心得,互相促进,提高课题研究效率。

  3.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关于绘本阅读的文献资料,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学资料、信息等,撰写诵读教案、论文,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4.行动研究方法:针对绘本阅读活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分析绘本阅读存在问题之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最后达到解决问题。

  5.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二)研究过程:

  1.多形式感受绘本,引发学生乐于阅读

  在一年级绘本阅读的基础上,继续选择比较适合二年级学生阅读的绘本。由于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识字量和语言文字认知能力较弱,所以教师要精心选择中外经典儿童绘本让学生进行阅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对经典优秀读本的关注度,激发学生对优秀读本的认可与喜欢,产生阅读兴趣。

  2.多途径读后写绘,引导学生乐于创作

  二年级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洞悉和想象能力,尤其是在大量绘本阅读熏陶下,孩子的想象力将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在进行绘本导读时,我们可以根据绘本精美的图画、凝练的文字,运动情节相似和语句重复的特点,让孩子模仿作品的额结构进行改编、续编和创编。在孩子识字量有限、写字不多的前提下,引导孩子借助图画来表达读后的感受,用土话改编故事,创作故事,当有的孩子对纯绘画无法满足时,也可以发动家长资源为其配文字,激发孩子的表达热情,使孩子运用已有能力去表达和创作。

  3.多方位推进,实现亲子共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地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可见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那么不管学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因此,我们把家长作为我们有效实施绘本教育研究的工作伙伴。学期初,向家长发放了“亲子阅读调查问卷”以及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走近绘本,共享阅读的快乐”的倡议书,并且通过家校通、学生成长档案等形式让家长随时了解绘本教学的进展情况。

  五、研究成果:

  (一)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能力

  经过一年的实践,课题研究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孩子们在阅读绘本中感受到了快乐,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提高了阅读能力和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因为喜欢阅读,孩子们的语文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激发了孩子们创作的欲望

  通过一年的多种形式的读写绘活动实验,欣喜地看到学生已经对“读写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部分的学生觉得编故事、写故事非常有趣,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创作的热情得到激发。很多学生因为喜欢绘本阅读课,学习也更加积极主动了,并有了较强的探究精神,还有部分学生喜欢预测故事的发展。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感悟力、创造力和表达力,又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推进绘本快乐阅读的进程中,我们以书为纽带,将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学校与家长联结起来。每一次的绘本阅读课,迫使我们自己首先要去阅读、钻研大量的绘本。在绘本阅读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学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也有了自己独特的做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指导学生开展绘本阅读,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同时,我们也在丰厚着自己的文化底蕴和语文素养。

  六、课题研究的整体评价及思考

  在一年的研究中,我们主要做了如下研究工作:一是以班级阅读课为主要形式,向学生推荐优秀绘本,交流读书心得和收获,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和阅读的能力。一年来,班级学生平均阅读了12本优秀绘本作品;二是探索了一套写作共同体的组织方法;三是总结出一套适合学生实际的评价方法。在实验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阅读量明显增加,读书写作表达的兴趣明显增强,绘本创写在带给学生创意表达的同时,也在有效地提高这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实验体现了习作的海量积累,海量表达,在大密度的读写中,体现了高效度、高品质、系统性和整合性。因此我们认为,此项实验的效果是明显的,是传统习作教学方法的有益补充。

  同样在研究中,我们也感到有的问题值得思考,在后续研究中将继续探索。

  长期以来,读写结合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宝贵经验。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大部分老师将读写结合理解为读一段仿一段或者读一篇仿一篇。这其实是对读写结合内涵的狭隘理解。读写结合,完全可以广义的形式呈现于学生面前。”读”与”写”,不再是单纯的读写,而是在大语文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读与写的高度融合。从读学写,以写促读,从而实现读与写的“相互融通”。

  绘本的画面精美,文字精练,情节生动有趣,蕴含着优质的写话资源。《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写话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小,对外界事物缺乏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阅读量少,积累的词汇不多,写话时往往因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表而无从下笔。绘本画面的丰富性,绘本情节预留想象空间的广阔性,绘本内容的生活性,正符合了《语文课程标准》写话教学的新理念。

  二年级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洞悉和想象能力,尤其是在大量绘本阅读熏陶下,孩子的想象力将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在进行绘本导读时,我们可以根据绘本精美的图画、凝练的文字,运动情节相似和语句重复的特点,让孩子模仿作品的额结构进行改编、续编和创编。在孩子识字量有限、写字不多的前提下,引导孩子借助图画来表达读后的感受,用土话改编故事,创作故事,当有的孩子对纯绘画无法满足时,也可以发动家长资源为其配文字,激发孩子的表达热情,使孩子运用已有能力去表达和创作。3.多方位推进,实现亲子共读

论文研究报告篇3

  一、课题的确立

  如何才能切实提高中学生作文能力,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校语文老师在实践中困惑的问题。“新课程标准建议我们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与表达,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为此,本学期我们承担了《提高中学生写作水平有效策略的研究》。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记录学生的作文发展轨迹,针对学生怕作文的实际和现状,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利用现有资源,学会积累作文素材,解决作文“没话可说”的问题,促使学生以一个积极主动、有发展和创造潜能的主体参与整个习作过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从而提高作文水平。

  二、调查研究

  我们曾从七八年级学生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中抽阅了一百多份答卷,发现失分较少的是基础知识,失分多的是阅读和作文,特别是难得看到写作水平高的作文。平时打开学生的作文就会发现,学生作文的内容仍然存在生编硬造,内容平淡、缺乏真情实感的现象。而我发现了学生的日记却比作文的内容写得真实,在一定程度上能表达出学生真实而朴素的感情。对调查情况做了认真的分析后,我们归纳了以下三个原因:

  (一)学生平日少阅读,少积累,造成语汇量少,是写作能力差的根本原因。

  (二)学生没有养成写作的习惯,一提到写作便产生害怕的心理,不知道写什么,怎样写,是造成写作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三)学生作文老师改,跟老师命题学生做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之间缺乏作文的交流包括自改、互改作文,导致学生修改作文能力弱。

  三、研究的过程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研究并实施:

  (一)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热情。

  当我向学生宣布本学期将开展写日记活动后,学生有的兴奋,有的惊讶,有的茫然。写啥呀?怎么写呀?写的日记字数少点行不行?我的日记不想让别人看怎么办啊? 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日记可以发表在公开的日记本上,也可以写在私密日记上,随自己的心情就好。“学生紧张的情绪马上放松了,就这样,学生们毫无压力的兴致勃勃地寻找生活题材的时候,已经是开始关注生活,开始积极思考了。开始几天,我注意看内容,发现学生除了写游戏就是帮妈妈做了什么,再不就是如何写作业,写完作业看了什么电视,看完电视就睡觉了等等,有的学生好容易找到题材却写的跟造假的似的。针对这些问题,我鼓励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脑想。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一点拨,学生日记的内容丰富了。

  当学生拿回他们日记的时候,我总是对学生认真地说,”题目不错“,”你今天的日记让我很感动“、”你还会进步的!“、”你日记的结尾含义深刻,我很欣赏“。。。。。。学生听到这样的话,绝对有成功的感觉,这从他们得意的表情就可看出。这促使我也更加愿意给他们戴高帽子。在总结日记情况的时候,我会说 ”谢谢你们把自己的感受和老师分享,你们每个人的日记都能让我感到惊喜,有的日记不仅内容非常有意义,我还从日记中看到了你们诚实善良的心。实际上并不完全是这样,但是这么说了之后,学生自然很开心地朝着这个预期目标努力。比反复强调“要语句通顺”“要内容真实”之类的话效果好得多。我们还安排课前2分钟让学生读读有意义的日记,从日记里感悟生活,感受真实。慢慢地,学生对写日记充满了信心。

  (二)把日记与写作相结合

  在作文课上,我鼓励学生运用生活日记中积累的材料。有的日记稍加改动就是一篇特别好的作文。例如有一次,我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想起这件事,我就 》的记叙文,学生从自己的日记中找到了许多写作的素材,因为这些题材都是他们当天记录自己真实感受的证明,学生翻开那天的日记,情景便历历在目,写起来得心应手,满怀真情。这样利用日记内容作为学生习作的例子还有很多。差不多一年了,学生终于能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日记与作文的密切关系,懂得了生活日记不同于作文,但是日记和作文都源于生活,都是表达我们真情实感的工具。后来学生的许多好作文都是从生活日记中受到启发写成的。

  (三)指导学生阅读,积累丰富的词汇

  除了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外,我们还强调学生广泛阅读,以读代写、促写。为此,我们设立了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引导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阅读有益于作文能力提高的各级各类书报,如名著、散文、小说、寓言、名家名篇、优秀作文大全、阅读报等。因为只有从书中那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才能吸取更多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阅读时不是读完而已,而是要认真阅读,学习遣词造句,如何命题,如何选材、立意,如何构思、布局谋篇,学习写作技巧、表达方法等。同时注意积累,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或精彩段落,有时适当背诵下来,存储在自己的大脑中。渐渐地,学生词汇丰富了,写文章自然而然地也就用上了,有时还觉得挺恰当。

  (四)生活作文评讲

  评讲作文是在作文批改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评讲,解决本次作文的普遍问题,提高学生自改、互改作文的能力。为此,我们专门制定一个基本的评改作文的标准:一是制定常规标准,即从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修辞手法、错别字,标点符号、书写等常规方面制定出详细的评改标准;二是制定特定标准,即根据写前指导提出的本次作文的具体写作要求,从文章的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谋篇布局等方面制定出本文的特定标准。这一标准,分发到每一个学习小组中。我们借助实物投影,先示范评改,然后集体尝试修改,再由每位学生作自我评改,再在小组内交换改,借此来训练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慢慢地,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逐渐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研究的成效及反思

  1、教学相长。经过一学年的实践,学生养成了勤于动笔的好习惯,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提高了。日记成为了我们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的一种重要的渠道,推荐日记为学生走向成功搭建了桥梁。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了提高。参加学校开展的作文比赛,八年级就有18名学生获得奖;还有许多同学自创的诗歌获得好评,编写了班级的诗集。此外,我们还让八年级的每位学生编写个人习作集,同学们都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为自己的习作集定出一个个富有想象、富有个性的名字,如《放飞梦想》、《成长的足迹》等等,我们还特意开展了个人习作评选活动,同学们们通过互动交流,小组评议等形式评选出最具创作奖、最佳设计奖等,评选后即席颁发奖励和奖品;八年级的每个班还把班上优秀的习作编成一本精美的书,在学校阅读特色展示上受到领导的好评。经过一个学年的辛勤付出,终于结出丰硕的果实,伴随着同学们取得的成绩,我也有不少的收获。不仅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还撰写了开题报告、阶段性总结、研究论文,积累了部分教育教学经验,在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同时,我自身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反思总结。回想课题的研究过程,感到课题研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这个课题研究来说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许多方面还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许多有价值的案例和有关思考,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及时记录下来,在努力实践之后,才发现积累下来的材料还不够多。今后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开始时适当降低要求,激发学生兴趣很重要。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要抓住生活契机。

  3.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时一定要讲究策略,与学生交流时态度一定要真诚。

  4.必须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保持学生写作热情。5.定期开展多样化的写作交流活动,促进能力提高。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教师还要多读书,多写教育教学随笔,勤于思考勤于总结。与学生共同成长,不断丰富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提高研究能力。

论文研究报告篇4

  大型企业论文重组整合论文研究报告论文大型企业论文重组整合论文研究报告论文

  大型企业(集团)联合重组整合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一些大型企业(集团)联合重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合途径和重点。

  关键词:大型企业;重组整合;研究报告

  近年来,大型企业间重组的步伐不断加快。很多大型企业(集团)间都是“先有儿子,后有老子”式的联合重组。即两家或两家以上原来并存的企业通过行政划拨重组到一起,由新诞生的集团总部统管。由于原来企业间的战略、管理、业务、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许多企业重组后运行得并不好,两家企业你还是你、我还是我,重组过程只是履行了产权的划转,没有实质的资产重组和实现管理链条和资源的有效整合;即使整合后进行集团化运作已经有一段时间的企业,也面临着下属企业多级法人主体存在的现实状况,儿子不听老子的情况时有发生。相当一部分企业重组后基本维持重组以前的状况,只不过是产权关系、权利授予和被重组企业个别高管的职务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真正按照价值链的市场特性将业务进行重组达到协同效益的提升,企业的运营“两张皮”现象非常突出。对于重组后整合的难度,国务院国资委领导曾说过:“重组是一个流程再造的过程,也是利益的重新排列,需要削很多山头,需要摆平诸侯的力量,甚至需要做很多的博弈。”“如果不克服先天的缺陷,许多中央企业,只能是虚大的企业,不能真正做强”。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重组效果呢?研究认为至少要重点做好以下

  工作:

  一、确定合理的集团管控模式

  集团管控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三维的模式,有非常严密的逻辑关系。要实现对所属公司的治理和控制,必须进行“三个设计”。1.管控模式设计。即:集团对战略管控型、财务管控型、运营管控型管控模式的选择,意味着集团的治理方式不同、组织架构不同及责权划分不同,也意味着对下属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参与程度不同。应该说,运营控制型和财务控制型是集权和分权的两个极端,战略管控型则处于中间状态。在财务管控型的管理模式中,集团总部一般侧重于投资和财务管理,而总部的其他功能则被弱化或取消。在战略控制型的管理模式下,集团总部的功能主要侧重于战略管理和投资管理。在运营控制型管理模式下,集团总部则又多了一项运营中心的职能,在这种管理模式下,集团总部的功能最为全面,战略、投资、运营等全部都涉及到了。2.组织结构设计。即:集团通过对治理方式和业务参与程度的不同,进行具体的职能分工,将组织模式选择和职能分工的结果用组织结构的法定形式固化下来。组织结构应在集团管控模式确定后进行相应的设计。3.责权体系设计。在确定管控模式和组织结构后进行责权体系设计。建立核心治理流程,保证责权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监督性。

  二、进行资源整合,完善产业链

  应组织重组公司的专业人员,必要时可聘请行业专家针对重组后的集团所掌握的资源状况进行分析、鉴定。确定对哪些经营性资产

  和业务进行必要的整合,使产业链得到完善和优化,符合新公司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

  三、制定全新的发展战略

  重组后的新公司要力争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制定出符合产业发展和企业实际的发展战略,明确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企业愿景,以提振信心、统合思想、统一行动,达成对未来发展的一致预期,防止双方利益发生冲突。

  四、整合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整合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充满变化的系统工程。重组后权力与利益的重新分配,可能会导致员工特别是中高层管理者的心理压力,这种情况可能会给企业在人力资本和经营业绩上造成一定影响。人力资源整合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尽量避免或减少这些损失。

  人力资源整合的原则:一是平稳过渡;二是调动积极性;三是保护人才;四是降低成本;五是多种方式组合。

  重组以后应该及时并且重新任命重组后公司的中高层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慎重对待双方管理者。一些成功重组企业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一年内原公司优秀管理者应得到相应的提升和双方管理者互换或交叉任职。

  五、整合考核制度和薪酬分配制度

  建立公平、一致(或有可比性)的考核、分配制度能够使重组后的各所属单位和员工获得认同感,并对调动工作积极性起到很大的激

  励作用。重组后应对双方的考核、薪酬分配制度和体系进行调查,找出不一致之处,充分研究论证,既要坚定贯彻落实企业的发展规划,又要适度考虑历史因素,在相对刚性的考核、薪酬分配体系基础上,在不违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条件下,建立相应的对接机制,在新的集团公司层面进行协调、规范和整合。

  六、整合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整合是企业重组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两个企业的文化达到完全融合,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个企业”。作为同样存续多年的中央企业,重组双方都有着丰厚的企业文化存量,需要全面分析确认各自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并辨别两者相互冲突和重叠的领域,以确定文化融合的最佳方式。与此同时,如果能在存量文化的基础上发掘和提炼出新的增量文化,更易于为重组双方所接受。

  文化融合的重点是思想融合、制度融合、管理融合和行为融合。其中,制度融合尤为重要,要注意基本管理制度的一致性。

  七、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系统是企业的神经网络中枢。要实现总部与成员企业协同和高效运作,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双方信息平台的兼容与对接十分重要。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对于信息管理有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化过程中要注意技术和制度保障,防止信息泄露。

  信息化建设要与业务流程的整合和重塑结合起来,应组织管理团队和信息技术人员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八、做好无形资产整合工作

  1.品牌。有人说:“并购好比结婚,品牌如同各自的小孩,如何当好后爹后娘,是一个战略问题”,这话有一定道理。重组初期,宜保留各自的品牌,然后逐步策划和推介新公司的共同品牌、标识和视觉识别系统,根据市场和用户的反映再决定以后的品牌策略。2.技术整合。要在业务和产业链整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技术整合平台,统合研发机构,集中优秀技术人员,通过技术升级形成工程总承包能力和核心竞争力。3.整合商誉、专利、管理经验等无形资产。从企业重组的实例看,一些企业在重组初期,都在忙着资产重组、业务重组,将管理重组一再往后推延,于是出现了很多“过渡方案”,组织结构临时的、人员配置临时的、工作职责临时的、工资待遇是预发的等等,这种先重组后设计、边重组边设计的操作方式往往会给重组带来很多遗留问题,特别是很多缺乏系统设计的“过渡方案”,会给新公司管理带来很多混乱。只有先进行必要的思想和预案准备,通过重组使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93373.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自我评价200字左右
下一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