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形式与政策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本文目录一览:

★、形式与政策篇1

★、形式与政策篇2

★、形式与政策篇3

★、形式与政策篇4

形式与政策篇1

  关键词: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形式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是每个大学生应该学习,用以提高自我思想修养的一门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后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在大学生的学习中呢?怎样的课程形式对学生的学习乃至生活才更有意义呢?笔者认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形式较过去的传统形式一定要有它独到、新颖的地方,这样才可以更多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好的课程形式是好的课堂开始的一半,因此,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形式的思考也应不断进行。

  一、改革前的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形式中不利于学生学习该课程提升自我的因素

  1.教师直诉型

  此类型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形式,由于教师缺少激情,讲课不生动,学生没耐心,听课不认真,教学效果不如意,没有起到让当代大学生了解国内外基本形式、提高自我修养、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基本政策的作用。

  2.信息资源不足型

  此类型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形式教师和学生都只采用学校发的基本形势与政策的教材,无法满足教师和学生对国内外基本形式的了解,信息获取途径不畅通,或者获取途径较少,无法满足当今信息时代学生的需求。信息开放及时性不足,影响教学质量。

  3.不够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此类型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形式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没有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按照自己的备课计划不停地讲述,大学生对热点问题的关注没有机会及时的跟同学抑或是教师一起加以分享讨论。久而久之,大学生则不乐于对时政热点问题进行公开的讨论、学习、探讨。由此可见,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形式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影响深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学生的思想因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专业而异,我们的世界现在变幻莫测,我国的各项政策也都在不断变化、不断更新。

  二、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后的形式

  1.改变教师单一的授课形式

  改变教师平铺直叙的授课形式十分必要,高效率的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形式将使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双向互动。例如,教师可以使用简单而鲜活的示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开动学生的思维,用大方得体的肢体动作引导学生的配合。当感觉到学生听得不耐烦或是情绪低沉时可以讲一个小笑话,或是改变一下自己的音高、音量,引起学生的再次注意。不能一味地只追求系统的讲授,做更多的形式来完成同一主题课题。

  2.整合多种及时有效的信息资源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的形式要多种多样,灵活多变,信息的获得不应是从单一的书本上来,而应该整合各种有效信息,并及时提供给学生,不论是生活中的大事件还是各大媒体电视争相报道的特大事件,都应该是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主要信息来源。对于现在来说,影响大学生思想的一个很大的信息获取渠道应属网络信息了,同时,教师也可以好好地利用网络空间来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现在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公开全面并及时性强,如若加以利用则是很好的教学资源,而且能够引起大学生的共鸣。

  3.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由他在课堂上的学生身份决定的,他们是学习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也相应地希望能够让大学生很好地了解目前国内外的形势,端正自己的立场,更加理解和支持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与措施。

  世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已经认识到我们必须要关注这个世界了,要不断更新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后的形式应该是更加适合当今大学生的需求的,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十分重要,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利用生动的图、文、声、像再现时事情境,可以实现理想的教学环境,体验学生主体方式的不同。笔者所提倡的是教学形式多样化,课堂组织灵活化的新型形势与政策课程,适时的情景再现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的活力,灵活多样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形式同样可以增加学生的新鲜感,提高课堂效率。

形式与政策篇2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实践教学 模式

  [作者简介]唐雯(1980- ),女,江西抚州人,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公共事务与高教行政管理。(江西 南昌 330029)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独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方式的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XJG-13-28-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54-02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教学工作者和学生越来越感觉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影响到“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效果。展开和推进“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探索实践教学的模式已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被认为是高校当前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课题之一。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形式,它创设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公办院校民营运作为主要形式。近年来,高校的发展逐渐开始注重本校的特色教学,办学呈现多元化趋势。独立学院应把“应用型本科”“教学型学院”作为办学定位,因此独立学院要同时注重学生理论基础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独立学院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必须要促进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发展,提高其政治理论水平、道德修养和思想觉悟。

  一、“形势与政策”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一)“形势与政策”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含义

  “形势与政策”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依据“形势与政策”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以其教学的内容为中心,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结合时代特征,把课堂教学作为基础,在教师主导下,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学生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它是“形势与政策”理论教学的重要形式,对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以及观察、分析社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实施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实现理论教学的目的,让学生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达到理论联系实际,让教学获得预期的效果。

  (二)独立学院“形势与政策”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形势与政策”的实践教学是开展课程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分析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认识社会的平台。“形势与政策”是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践的学科,因此需要充分尊重教育规律和实践规律,强调以正确的理论指导社会实践。因此,我们必须全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来正确地组织实施教育。“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践教学目的即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及参观考察等活动,了解国际形势,把握和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科学、理性地观察,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

  当前,“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大量存在着理论灌输式、填鸭式的机械教学,实践能力培养较为薄弱。当代高校学生处于社会的转型期,人生观、价值观处于人生的重要形成时期,欠缺社会实践,因此情绪化和非理智因素较多,处事较为偏激,是非观念与信息的鉴别能力较差,对形势与政策缺乏正确的看待。他们所处的人生阶段,令其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容易受到社会上其他思潮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强化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导向,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要求教育过程把形势政策教育同社会及学生生活相联系,向学生传授切实的理论。因此,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实施理论教育,还要逐步探索并充实和完善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其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技能。

  二、独立学院“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的现状和面临问题

  (一)独立学院“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的现状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之下,独立学院的地位和性质导致其教学处境的尴尬。由于其办学的独立性,经费以自筹为主,相对于国家扶持下的其他院校,经费极其有限。另外,独立学院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办学理念,偏重于应用型、专业性的高等教育,对“形势与政策”的教学不够重视,在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背景下,其投入十分有限。再加上对形势与政策教学投入的逐渐削减,教学活动形式化严重。

  同其他高校一样,独立学院的“形势与政策”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以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为主,导致了教学效果不理想。随着教育部对高校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各高校“形势与政策”的教学转向了实践教学。

  (二)独立学院“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首先,活动经费有限。思想政治教学的经费本来就比较少,在现有条件下,由于实践教学而需要支付的实践教师经费、交通费和宣传费等就更无以为继。这导致独立学院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越来越少,每学期至多一次,可想而知在教育上的作用十分有限。其次,师生安全问题。实践外出离校,学生的安全管理问题比较突出,教师人员数量少,而学生较多,多数教师也无力和不愿意承担安全的责任。再次,学生时间问题。学生在校的时间是有限的,外出参加实践教学势必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在时间上很难统筹。

  三、独立学院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的可行模式

  针对“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创新实践教学的模式,来改善“形势与政策”的教学效果。主要的可行模式有以下四种:

  (一)由任课教师借助社会实践组织实践教学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通过关注国内外的焦点新闻,搜集资料,设计一些调查研究的选题,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这些题目。教师以选题为依据将每个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依其选题形成研究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实践研究,撰写实践方案,经过教师审定后自由实施。小组的实践研究进行之前,教师可对实践的方案及其实施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明确实践资料搜集方法、实践方式及报告撰写要求等。这样,教师在学生实施之前就能做到胸有成竹,避免学生在实践中出现失误和盲目的行为。

  (二)将校内第二课堂、专业实训和志愿活动结合

  所谓校内第二课堂是指,以学校作为“形势与政策”的第二课堂,由学校宣传部门及独立学院学工部等组织实施,要分工明确。宣传部门负责每学期第二课堂的主题制定,并设计实践教学的选题;独立学院的学工部要依据宣传部门的选题来实施实践教学活动。要设计出能够吸引学生的选题,同时要能反映社会热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比如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话题“创办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人生理想”等,有关和谐社会话题“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具体组织实施上,学工部要组织教职工就确定的课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各个专业都需要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而这些实践教学大多由教务处或学工部组织实施。其他实践教学为“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可以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同“形势与政策”的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实施。例如在化学专业的专业课实践教学实施中,可以适当地渗入一些环境保护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等,让学生充分认识所学专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志愿活动是“形势与政策”的重要的实践教学形式。独立学院的志愿活动大多由团委、学工部等部门实施。志愿活动以社会服务为主,要能够体现课程的特点与要求,同时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此,既扩展了该课程的教学空间,也锻炼了学生的专业素质。经过这样的活动,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自身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自身对社会的作用,帮助学生尽快融入社会。比如通过残疾人帮扶日的组织,唤起学生对社会的感恩,能够更深入地认识社会。总之,通过校内第二课堂、专业实训和志愿活动结合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科学地认识国家形势和政策。

  (三)通过引入新媒介,构建实践教学的平台

  当前,社会的发展是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可以引入新媒介,创新实践教学的新学习平台。独立学院的“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为了要节约教育经费,离校外出进行实践教学的机会很少。所以,我们可以在课外引入新的媒介,来开展“形势与政策”的实践教学。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及时性等特点,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对各种媒介进行教学互补,建设媒介学习平台。独立院校可充分利用校内论坛、微博、校内广播、电视台、报告会等多种媒介,扩大实践教学的覆盖广度和深度。例如,独立学院可以建立“形势与政策”的教育专题微博,做到普及课程的基本理论,迅速向学生宣传党和国家的时事新闻,引导学生展开自由评论,以达到学以致用,进一步拓宽学生学生思维。也可以通过网站,开辟专题,对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呈现,如“大学生就业”“宏观调控下的房价”“八荣八耻”和“时事快递”等,开展“形势与政策”的实践教学活动。

  (四)与学生团体合作开展“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

  学生团体是学生的自治性组织,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学习的重要载体。他们来自于学生,和学生群体有着天然的联系,对学生的兴趣更是一清二楚。同学生社团合作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实施“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的捷径。独立学院具备各级学生会、团委、党支部等官方性的学生组织,还有学术类、文艺类、公益类及体育类等各种学生社团。可以通过这些组织,共同在校内进行讲座、主题晚会、环保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如“红歌拉力赛”、建团周年活动、爱心捐赠等。

  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践教学任重道远,我们要在实践中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模式。独立学院应怀有敢为人先、积极创新的态度,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形势与政策”教育长效机制,不断探索“形势与政策”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形势与政策”建设成为学生真正喜爱并终身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曹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1)。

  [2]孔蓓蓓。浅析多种教学法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20)。

  [3]陆连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面临的矛盾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2(3)。

  [4]刘咏宝。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成功(教育),2012(5)。

  [5]潘菊莲。浅议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实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2(20)。

  [6]宋静。“期待视域”下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5)。

  [7]文军。关于在“90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强化“四个认同”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15)。

形式与政策篇3

  【关键词】参与式 教学法 形势与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71-01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4年和教育部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以来,高校对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大。形势与政策课担负着让大学生通过学习认清当前形势,理解时下政策的任务,与高校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同承载着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使命。

  一、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现状

  本文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前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调查对象为目前正在上形势与政策课的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共发出调查问卷237份,收回有效问卷235份。问卷主要针对当前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满意程度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对课堂缺乏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有34.89%的同学对于目前的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不满意或者不太满意,而对于这些满意程度不高的同学,在问卷中发现,任课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很多教师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局限于对书本简单的扩展,我们知道教科书的知识点滞后于当前形势的发展,而且根据教育部每个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要点,仅仅将教科书的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深层次思考,这也导致了学生对于这门课学生缺乏兴趣。

  (二)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仍然存在

  有11.06%的同学认为形势与政策课老师教学的时候,将课堂变成了简单的知识宣讲,课堂枯燥乏味。同时也有13.62%的同学认为该门课程的老师满堂灌,课堂缺少了教与学的互动,形势与政策课信息量大,学生无法很好地消化所学内容。教学本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课堂缺少了师生间的互动,自然会影响教学的效果。

  二、形势与政策课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针对当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法运用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就显得十分必要。参与式教学运用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这不仅仅是来自政策纲领性文件的要求,更是来自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呼声。在此次问卷调查过程中,“你最希望形势与政策的课堂变成什么样子?”有63.40%的同学选择了希望自己对于课堂的参与度能更高一些,有52.77%的同学希望老师能使用更多启发式的方式授课,超过半数的同学希望带着问题,实践性更强一些的参与到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当中来。由此可见,将参与式教学法运用到形势与政策课堂的教学中是必要的。

  三、形势与政策课参与式教学法的设计运用

  本文将形势与政策课参与式教学的设计主要从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学生参与活动设计两个维度来进行阐述。

  (一)课堂目标设计

  在设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标时,我们应该将不同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类,有一部分是需要学生情感体验即可,有一部分则需要学生不仅仅有情感的体悟还应有理性的分析。以2016年上半年的教育教学要点为例,在“深入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这个版块上,教学目标就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体悟中国梦的内涵所在,更要引导学生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从而能够把握系列讲话的科学性、整体性、系统性和内在逻辑。在“准确宣讲农村改革发展重点任务”这个版块,则只需要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等内容。因此,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应的教学目标也是不一样的,这个需要教师在备课前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方能在后续活动设计环节有所侧重。

  (二)学生参与活动设计

  对于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教师首先应对学生目前的能力起点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可以通过课前的询问或者小的测试了解学生能力的高低,从而在后续开展活动设计时能更有针对性一些。在学生活动的设计方面,要与教学目标相匹配。教师设计学生活动时要对活动结果呈现有所思考,例如在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任务”进行教学时,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完成一个作业,搜集近几年我国农村发展成果,然后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这个作业。在学生展示他们作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感受到了农村哪些变化,然后将教学要点一点点融入提问引导学生感受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最终达到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剑。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02)。

  [2]胡华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参与式教学法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9)。

形式与政策篇4

  关键词:循环教学模式;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283-02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特别强调高等学校“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形势政策教育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随后,和教育部联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提出了“不断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要求。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其根本任务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全面和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认清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大局和大趋势,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珍惜和维护稳定的大局,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其最终目标是通过学生不断地认知时事、认同政策、认清大局和大趋势,使学生形成形势政策观,掌握分析国内外形势的方式,方法,形成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立场观点,为今后独立自主地把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立场、观点,为今后独立自主地把握好形式与政策发展的趋势和大局,积累一定的经验和智慧。

  自1987年教育部决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设置“形势与政策”课以来,高校普遍将形式与政策课列入了教学计划,并以开设常规性的课程或者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但在不断探索和实施的过程当中,仍有一些问题比较突出。包括管理问题,实际效果问题,考核问题等。本文主要是从教学问题方面来考察该门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授课没有固定统一的教材。各高校根据教育部每年春秋两季学期开学前,集中培训全国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印发“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要点;还有《时事报告》杂志社专门出版《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和《时事》VCD作为学习辅导资料。这样决定了每个形势政策课教师要上好这门课,备课量非常大。

  其次,该门课程的时效性强,教师难把握。形势与政策课是与社会发展和现实的动态性紧密相连的。形势与政策本身是既具有动态性又具有联系性的。社会的热点问题也在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这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变化,不断加入新的教学内容。这样难免加大教师的备课难度。由于很多问题比较新,变数比较大,对于教学的理论深度也很难把握。这些都是形势与政策课很难避免的困境。

  最后,该课程没有专门的教师,由于全部学生都需要开设该门课程,教师的需求量非常大,这为众多有限教师资源的高校提出了难题。教师培训难题,教学专业化的难题,以及教师管理的难题。

  针对以上的特点,根据教学中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循环教学模式,非常适合运用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当中。

  所谓循环教学,就是在针对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的开设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教师循环和专题循环的办法,来开展形势政策课的教学。也就是学生不变,教室不变,每个老师带着自己的专题到不同的班级上课。其优势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灵活排课。这种排课方式看起来有点复杂,但是它是一个开放的,灵活的排课系统。可以随时根据上课的班级的多少来调整。老师的增加,减少,或者是校外专家、或者学者偶尔参与进来,都是可以不影响课程的正常进行。还可以根据学生上课时间的差异分为单双周来上课。之所以从第五周开始上课,是因为考虑到新生入校军训的问题、教师备课的时间问题、社会发展变化的问题以及收资料的难度等问题。

  第二,有利于进行集体备课。四个或者是更多人都上一个专题,可以组成专题组,由教授牵头,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师,行政兼职,辅导员兼职等成员组成(视教学需要而定)。分头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既减少教师的备课量,又能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优势,用集体智慧实现优势互补。可以让一些教学经验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储备不足的教师,能够在集体备课当中迅速得到学习和锻炼。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老师的培训和提高工作。保证每个教师上课的质量。

  第三,有利于教师专题的自由选择。四个老师一个专题,老师可以在五个专题里面选择一个自己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有一定研究的,感兴趣的,擅长的专题来参与。但有一个度要把握,就是一个专题满了四个人之后,就只能在另外其他几个专题里面挑选。这样自主选择为前提的专题教学模式,有利于把各个老师的优势发挥出来。更能把各个专题的理论高度,学术深度体现出来。提高整个形势与政策刻的层次。

  第四,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高,要靠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学内容的充实和丰富。在循环教学模式当中,每个教师一学期只围绕一个专题展开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在短时间内能够保证质量,教学内容也因为有专家,教授等的参与,还有大量的时间收集资料,丰富内容。有利于充实专题,不断深入,与时俱进。教学质量是能够有保障的。

  不论哪种教学模式,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的认可,是最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在这种方法试行一年后,在全体老师和全体学生当中做了一个问卷调查。所有上该课程的老师都赞成和拥护该模式的教学。理由是这样可以减少很多备课和上课的压力,可以让老师尽情施展自己的特长,保证教学质量。

  学生中超过百分之九十的认为这种方法好,理由如下:

  第一,在同一门课程上接触不同的教师,新鲜感能激发他们认真听课。同时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能让学生受到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冲击,对他们认识问题和开阔自己的思维很有帮助。

  第二,教师讲课是施展个人魅力的过程。因为一个教师一个学期只讲一个专题,同时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能够在备课充分,资料丰富,内容娴熟的前提之下到每一个班去讲课,自然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

  第三,给学生选课提供了参考。学生在大学期间,选择课程和选择老师是一个很头疼的事情。在这种模式中,客观地帮他们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一次课的学习,基本能了解这个老师的教学水平和风格,为以后选择课程和选择老师留下一个很大的空间。

  在这种模式的实施过程当中,积累经验的同时,也认识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在探索和尝试当中不断完善和提高。在该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还要有以下几个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循环教学模式为主,多种模式为补充。形势政策的时效性决定,一种方法绝对不能满足形势与政策课的需要。根据和教育部联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要求各高校抓住重大的节日、纪念日、重大事件发生的机会,通过报告、座谈会、研讨会的形式,广泛开展形势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教育效果。这就需要通过多种其他的模式,比如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辩论赛、校内学生活动、社会调查、网络自主学习等等,来弥补课堂形势政策课的不足。

  第二,教学提纲为主,教学资料为补充。在每次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发放给学生教学内容的提纲,以便学生能更明确的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同时要发放相应的教学资料弥补教材缺乏的不足。形势政策课本身是缺乏教材。而且,各个专题的确立,是根据教育部每年春秋两季学期开学前,集中培训全国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时印发“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要点”;还有《时事报告》杂志社专门出版《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和《时事》VCD作为学习辅导资料。专题的逻辑顺序,材料内容的系统性,都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还有查阅的资料而确定的。学生在听课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可以参看大纲和资料的话,对他们理解知识和学习都有比较大的阻碍。所以,每个老师要编写教学提要,复印后每次课发放给学生,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附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第三,教师宣讲为主,学生参与为补充。形势政策课时间相对来说不是很多,但要讲的内容却是非常的丰富。要把一个专题的内容在两节课之内传授给学生,是需要分秒必争的。所以老师的宣讲应该在整个课程当中占主导地位。但学生作为一个知识的受众,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参与讨论的需要,为了丰富课堂的模式,这中补充也是非常必要的。

  除了以上的注意点之外,还有一些细节的方面也是要考虑到的,这在实践当中都有过曲折。比如,给学生上第一次课时,一定要交代清楚我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很多学生一开始还不很能理解和接受。我们的授课教师要在第一次课的时候和学生说清楚我们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就不会为看到不同的老师而惊讶了。也不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同时,循环上课,老师每次上课的地点都不一样,所以要特别的细致。在实施在模式的过程中,曾出现过老师走错教室的现象。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对学生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课程。由于其课程的特殊性,在操作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少的问题和困难。但无论怎样的问题和困难,都是可以在实践和发展当中得到解决的。循环教学模式,可谓是探索了一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新路子。在实践当中证明是可行性很强,效果也比较好的一种模式。当然,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管理、教学、制度、机制等方面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建设,才能够真正提高和完善形势与政策。

  [1]李建军,范泽均,彭洪志。“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规律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3)。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94228.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学年个人总结
下一篇:强国有我主题征文800字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