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外交部发言人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外交部发言人篇1

  2008年4月,一则200余字的短消息出现在媒体上,并未引起太多关注―――“破冰者杯”中英名人桥牌赛开赛,由前中国对外友协会长齐怀远等组成的中方队获得冠军。

  同样未引起太多关注的,是“齐怀远”这个在21世纪已显陌生的名字。然而,1983年,这个名字却曾出现在北京《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中,境外媒体也专辟版面给予报道。

  他就是中国正式建立发言人制度后的首位发言人,主持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1983年3月1日在北京国际俱乐部举行的第一场新闻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如2008年这场友谊赛的冠名一样,齐怀远是一位“破冰者”。

  齐怀远,原名夏雄,1947年在清华大学机械系学习时参加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1950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现黑龙江大学),1950年进入外交部工作,任中国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使馆翻译、随员、三秘。1960年,齐怀远任外交部苏联东欧司副科长,1963年任中国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使馆三秘、二秘,1969年下放外交部“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任外交部苏联东欧司处长,1974年任中国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使馆参赞,中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使馆参赞、公使衔参赞。1983年,齐怀远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

  “我是在中国驻西德大使馆工作时接到调令,调回外交部担任新闻司司长的。1983年1月回部里上班后不久,主管新闻司工作的钱其琛副部长就找我,谈了决定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安排。”

  一个多月后,外交部正式举行第一场新闻会,这也是中国官方的第一场定期举行的新闻会,从此开启了中国发言人制度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的进程。

  忆及第一次与中外媒体面对面的情景,齐怀远仍历历在目。“在容纳近百人的国际俱乐部大厅内,那天座无虚席。中外记者各半,长枪短炮架了一排。那时记者多用小型录音机采访,比手机稍大,我面前的桌上摆了半桌子小录音机。”

  他透露,时任外长吴学谦亲自主持了第一场会的准备工作,可见高层对此的重视。会上,发言人对印度新德里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情欢迎,并宣布一项有关柬埔寨问题的外交部声明,受到很大关注。因经验不足,这次没有安排答问。随着准备越来越充分,以后逐渐形成了记者招待会的形式。

  “在我任内没碰到挑衅性的提问。面对记者时,我尽可能不说‘无可奉告’,不让记者失望。”齐怀远说,“因为记者主要是想了解更多的事实以进行报道,这一点我们和他们的愿望是一致的。”

  “作为发言人,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要争取志同道合者。”他说,“首先是争取13亿中国人民,13亿中国人民理解、支持国家的政策,谁再来反对我们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同时,在国际上也要争取尽可能多的人理解和同情我们的政策。”

  1984年8月,齐怀远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党委委员,1986年3月任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委员,1991年8月至1994年11月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1994年5月至2000年10月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党组书记。齐怀远还是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对外友好界)、九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8年3月当选),中共第13届中央候补委员,第14届中央委员。

外交部发言人篇2

  关键词: 语言 起源 内部世界

  一、关于语言起源的假说

  对于语言起源这一问题,不断有学者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说,如感叹说、契约说、进化说、约定俗成说等。起源于恩格斯的劳动说最具影响力,被现代许多语言学教材当做语言起源的根本原因。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有这样的论述:“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在劳动中一起产生出来的,这是唯一正确的解释,拿动物来比较,就可以证明。动物之间,彼此要传达的东西也很少,不用分音节的语言就可以传达出来。”

  从这段论述中可以看出,恩格斯对于语言起源的论断归纳起来有三点:第一,语言是在人类劳动中,由于交际的需要产生的,因此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第二,人类语言从产生时就以声音作为物质形式;第三,语言是区别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可以说,劳动起源说与历史上出现的众多关于语言起源的假说一样,有其独特的语言学价值,但也有着一些可以被反驳的论点。这些论点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1)原始人的发音器官在劳动之初并不是灵活自如的,连模拟自然声音都很困难,所以不可能一开始就将声音作为语言的唯一物质形式。(2)人类以人声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与动物之间用来交际的“语言”存在种种相似之处,语言不是区别人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3)劳动起源说只是从理论的角度提出了劳动对语言的需求,而没有说明语言究竟是怎样在劳动中产生的。

  尽管关于语言的起源这一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并且最终没有哪一种假说令人信服,成为定论,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这一问题继续探索、不断创新的决心。

  二、语言的产生

  (一)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

  “树在哪里?”当我们被问道这样一个问题时,常常会有“树在那里”“树在花坛里”等类似的回答。表面看起来这样的回答并没有问题,但仔细推敲起来,问题实在不少。首先,这个问题中的“树”是什么,是人脑中的映像还是客观实物?其次,如果是人脑中的映像,那么它为什么会出现在花坛等客观世界的环境里;如果是客观世界中的实物,那么它为什么会在人的大脑中出现呢?所以,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这两个概念。

  外部世界不需要多说,就是我们生活的这样一个客观世界,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是独立存在的。而人的内部世界则是人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口)与意识器官(大脑)所感觉和意识到的全部有关主体和客体的内容。也就是说,人通过自身的感觉器官感知一些来自外部世界的客观事物,随后这些客观事物与人脑中的意识相结合,这样就形成了人的内部世界。因此,内部世界是人的感觉器官与意识器官感觉过、意识过或者正在感觉、正在意的外部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移入物,存在于人脑之中。

  对于“树在哪里”这个问题,要做出一个明确的回答,就必须清楚这个问题中的“树”是指外部世界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物还是存在于人的内部世界中的事物。若指客观实物,则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存在于外部世界中;若指人的世界中的“树”,那么它存在于人的大脑里,即人的内部世界里,是通过感觉器官和意识器官内化过的客观实物,因此是主观的。

  (二)语言产生的原因及条件

  1.语言产生的原因

  通过前面对外部世界及人的内部世界概念及两者之间关系的阐释,我们知道人所感觉到的客观实物往往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内化过的事物,人所要认识的对象都是正在感觉或者已经感觉过的事物,人所掌握的一切有关外部世界的内容都是通过感觉器官过滤之后得到的那个世界的映像。所以,人眼中没有客观,人看似活在客观世界里,实际上永远都活在自己的感觉世界里,对自己感觉以外的东西都是无知的。

  因为所有的人都活在主观世界里,所以不同的人在感知外部世界的方式和范围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处理外部世界输入到脑内的信息的方式和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人与人之间的这些差异就是一个客观的外部世界在不同的人脑中变成了许多个不同的内部世界。随着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不断内化,人类意识逐渐丰富,视野开阔了,由此人的内部世界中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不同个体之间本就不相同的内部世界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大。而此时人类因为生存的需要,彼此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在一定区域生活的人们形成一个个社会团体。不同个体内部世界的不同使他们对待同一事物定会有不同的看法,当这些分歧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人为了维持自己与社团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就需要将自己的内部世界中所形成的一些精神意识外化出来,让其他社团成员知道。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人的内部世界中的精神意识并非全都需要外化,人只需要外化当时环境下对自己与别人交流有帮助的一些精神意识,若人们生存在同一个世界,即每个人的内部世界都是相同的,那么人与人之间就没有信息的传递与交换,语言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只有个体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感觉存在差异,并且彼此之间又因为某些原因紧紧联系在一起时,才有信息沟通与交流的必要,才需要统一认识。这是语言之所以产生的原因。语言不是为了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产生的,而是为了一个个体与另一个个体之间的交流而产生的。

  2.语言产生的条件

  人与人之间由于内部世界的不同所引起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的需要是促使语言产生的原因,那么,我们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每个人与其他人的内部世界是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会不会因此变得十分困难,甚至无法交流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人与人之间面临的世界的本体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说,我们所感知的每一个对象,如花坛中的树,天空中下起的雨等,都是来自同一个外部世界,只是由于我们在感知这些事物时经过了自己感觉器官与意识器官的过滤,对这些事物的认识存在差异。因为人们内化的是同一个外部世界,所以彼此的内部世界必然会存在相似性,这些相似性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一定的可能。如果两个人的内部世界完全不相同,一个人将与自己头脑中的特定思想内容相联系的语言形式传达给另一个人时,这个人的大脑不会激活并唤起相应的精神意识内容,这样就实现不了沟通与表达。所以,如果说人与人的内部世界完全一样是没有沟通与交流的必要的话,那么人与人内部世界完全不同则是失去了沟通与交流的条件。只有人与人的内部世界在相似基础上的不同才有产生沟通与交流的手段的可能。

  二是人的感觉器官与意识器官及其工作原理、程序是相似的。我们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提到,人的内部世界由人的感觉器官和意识器官内化外部世界中的客观事物形成,而每个人的感觉器官与意识器官都是相同的,不外乎眼耳鼻舌口和大脑,感知方式也不外乎听觉、嗅觉、触觉、视觉。只是人与人之间在感觉器官与意识器官的发育程度上有所差异,在感知外部世界时所采用的感觉器官和感知方式有时会有所不同而已。因此,人类之间的感觉器官、感知方式及信息处理方式具有相似性,这一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们所建构的内部世界的内容和结构具有相似性与一致性,从而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提供了某种可能。

  三、对“语言”概念的界定

  语言产生的推动力是人类因彼此之间内部世界不同而需要进行沟通,而感知对象的相同性和感知器官、感知方式的相似性则为语言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那么,“语言”的概念就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而是指人类用来一切交流的媒体和介质。在这一层面上,语言不一定是有声音的,因为其他形式也可以用来进行信息交换。随之则产生了一个问题:人以外的其他物种之间也存在因彼此内部世界不同而需要交流与沟通的状况吗?如果存在类似的状况,那么“语言”这一概念就必须进行重新界定,语言不再是人类所独有的。

  二十世纪初,动物学家们已经对猿类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全面研究它们。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黑猩猩等猿类与人类在体质构造、心理、意识和行为等方面存在种种相似之处。通过研究发现,黑猩猩与人类在外化内部世界时都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声音、表情、行为、眼色、气味、手势。如果忽略人与黑猩猩在这几种形式的使用倾向上的差异,忽略人与黑猩猩各自使用的外化形式在负载信息内容上的差异,忽略人与黑猩猩对各自使用手段的外化形式的改造及加工的精密程度上的差异,那么,人与黑猩猩在满足各自内部世界外化这一需要上所使用的形式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些形式都是用来交换信息的媒体和介质。若将语言定义为人类用来进行信息交换的媒体和介质,那么,从人与黑猩猩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推论:黑猩猩等其他动物与人一样,也有外化内部世界以便于彼此之间交流的手段和形式。所以,语言在这个意义上,就不再为人类所独有了,动物也是有语言的。进一步推论,只要两个物体之间有信息交换的过程,就有语言存在的过程。因此,我们就可以给语言下这样一个定义:两个物体之间起交流、交换作用的媒体和介质。这个定义超出了人类,超出了动物界,一直将语言的概念延伸到了两个物体之间。

  [1]韩宝育。语言与人的意义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外交部发言人篇3

  2013年5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这样说。

  在有关领土和海洋的争端中,这已经是相当“温柔”的言辞交锋。此前,中国有抗议,也曾拒绝对方抗议,争端激烈时,用词也随之升级。我们根据公开权威资料,总结了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及句式。从中可以看出领土争端发生时,中国怎么说。 强烈反对,坚决抗议

  当其他国家觊觎中国领土时,外交部一个“基本款”的回应是“强烈反对,坚决抗议。”

  2012年9月,日本宣布“购买”,外交部发表声明称:“这是对中国领土的严重侵犯,是对13亿中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是对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的严重践踏。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

  这是一个标准化的表述。在反对和抗议的同时,一般还会再次阐明中方说法的合法性―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不符合法理”、“拥有无可争辩的”、“我国固有领土”是经常被外交部使用的措辞。

  在合法性的基础上,如果对方先提出抗议,外交部的用词就会升级―“贼喊捉贼、颠倒黑白”这样的词也是可以有的。

  1969年6月6日,外交部就发生在珍宝岛的冲突照会苏联:“苏联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的照会中,企图以贼喊捉贼的惯技掩盖自己的侵略罪责是完全徒劳的。”

  2012年,在中菲黄岩岛争端中,美国五角大楼声称中方先袭击“无瑕号”的声纳系统。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回应:“美方的有关说法纯属颠倒黑白。”

  最近一次类似表述发生在2013年2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说:“中方对日本领导人公然发表歪曲事实、攻击抹黑中国、煽动中日对立的言论表示强烈不满,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忍无可忍,退无可退

  最近几年,中国和邻国之间的领土争端稍显频繁,但毕竟还没有发展到“动手”的程度。在曾经“动手”的争端中,我们可以看到更为激烈的措辞。

  “印度侵略军在中印边界东段和西段的中国领土上的上述猖狂进攻,使中国边防部队遭到严重伤亡。中国边防部队在忍无可忍、退无可退的情况下,被迫进行了自卫还击。”―1962年10月21日,中国外交部向印度政府提出了“最紧急、最严重、最强烈的抗议”。

  类似于“不能忍了”的表述,其后也曾出现。1978年12月13日,针对越南当局不断侵犯中国领土和任意枪杀、枪伤中国平民的行径,中方向越方提出强烈抗议:“越南当局如此肆无忌惮地武装挑衅,实已达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 你们要为一切后果负责

  “××政府必须对由此而引起的一切后果承担全部责任”,这也是边境争端发生时中国官方常用的句型。2012年中日争端中,外交部的声明中写道:“如果日方一意孤行,由此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只能由日方承担。”更进一步,今年2月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说:“当前两国关系面临困难局面,责任完全在日方。”

外交部发言人篇4

  关键词: 小语言 符号化 语音 语义

  语言是人类交际工具,人类无时无刻不在运用语言,离不开语言。研究人类语言有助于加强人类自我认识。什么是小语言?小语言的符号化过程是怎么实现的?下面我们讨论这两个问题。

  一、小语言

  从传统意义上说,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所指的“音”,即人的口中发出的用来表情达意的声音,也即人声。人只能通过听觉内化凝结在人声上的人的精神意识。由此可见,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是从人外化精神意识形态和内化外部信息的手段界定的概念,那么人只能通过人声外化精神意识吗?人只能通过听觉内化外部信息吗?当然不是。除了人声和视觉外,还可以采用眼神、手势、身势、表情手段外化精神意识。也可以采用视觉、嗅觉、触觉、味觉手段内化外部信息。在中国两个人交谈时,当看到一个人用点头传达“同意、确定、赞许”的精神意识时,另一个人就可以感知到“同意、确定、赞许”的信息;当伤心难过的人被朋友用拥抱传达“安慰、劝慰”的精神意识时,这个伤心难过的人就可以感知到“安慰、劝慰”的信息等。因此,笔者把人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角度所感知到的语言称作大语言,即把一切用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形式称做大语言:把传统意义上的语言称做小语言。

  小语言是从大语言中挑选出来的,但是小语言与大语言有着明显的质的区别。首先,小语言与大语言表情达意形式不同。小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人只能从听觉角度感知小语言的语言形式。大语言则不然,人可以通过各种感官角度感知语言形式。小语言表情达意的形式包含于大语言之中。其次,小语言与大语言产生的时间不同。在人类形成之前,人猿从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角度就可以感知到交际信息。而在几万年后,随着语音优胜于其他外化手段,语言的音与义才大量任意结合,由社会约定俗成,强制使用,并且成为人交际的主要工具。再次,小语言的语言形式全部具有线条性,大语言只有部分语言形式具有线条性。小语言的语言形式――语音只能一个跟着一个出现,在时间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面上铺开。大语言中,除从听觉角度感知到的语言形式――声音具有线条性,随着时间绵延外,从其他感官角度感知到的语言形式可以在时间上绵延,也可以在空间面上铺开,如手语。最后,小语言具有系统性,大语言不全具有系统性。小语言是一个复杂的层级符号系统,有着音位、语素、词、句子四种语言单位和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的语言规则,大语言除了包含小语言的部分具有系统性外,其他均是零散的,没有组织,没有条理,如一盘散沙。不过,无论是小语言,还是大语言,都与人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都是人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

  二、小语言的符号化过程

  把原先没有关联的形式与内容关联起来的过程就叫做符号化。索绪尔说:“语言是观念的符号系统。”这个观点是现代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之一。那么,什么是小语言的符号化呢?小语言就是上文所说的传统意义上的语言,即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那么小语言的形式就是语音,即人声,其内容就是语义。由此可以推出,小语言的符号化就是把语音和语义结合起来的过程。

  1.语音优胜于其他外化手段

  人们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五种感觉器官内化自身所处的这个外部世界。内化手段与外化手段却是不相对称的。人们对自己的精神意识进行外化的手段表现为眼神、表情、身势、手势、声音五种,眼神、表情、身势、手势都是视觉可以感知的。声音则由听觉来感知。在人还没有灵活的发音能力时,声音同其他外化手段在语言发展初期并不占据特殊位置。但在语言逐渐发展中,语音却在表情达意多种外化手段中“脱颖而出”。小语言在大语言中占据绝对性的“领导”地位,这当然不是没有任何原因的。

  首先,这是由声音自身特点决定的。声音易得,具有健全发音器官的人都可以发出声音。并且声音轻盈,本身没有重量,人们随身携带,不占用任何空间,只占用时间。此外,声音传播速度较快,能够即刻为接受者所感知。其次,实践中,随着人逐渐进化,人的发音器官越来越灵活,能够发出足够多的声音,与大部分精神意识相对应。与此同时,人的听觉器官――耳朵也得到了训练,能够辨别不同音位的声音。再次,人脑实现空前发达,认知能力空前提高。人通过感知器官内化了大量关于客观世界的信息。人急切需要一个合适的外化手段达到交际目的。最后,相比较于其他外化手段,声音的局限性更少。眼神、表情虽然易得,但不能外化出多个眼神或表情形式,不能提供足够多的与精神意识相匹配的形式。并且,由于其形式差别较小,在黑暗的地方和较远的地方,不能被另一方轻易感知。手势、身势具有多样的区别性形式,如眼神和表情一般,不能在黑暗的地方和较远的地方被另一方轻易感知,并且不易得。人们不能一边从事劳动一边表情达意。声音恰巧弥补了这四种外化手段的不足,有着先天性的优势。当然声音也有缺点,不能精确地表达由其他感觉器官内化的全部精神意识。相比较于其他外化手段,从表情达意的社会功能来看,声音的局限性更小一些。

  2.精神意识即为语义吗

  世界是客观的、物质的。身处其中的人必然对其有一定认识。那么人类通过什么方式认识周围世界呢?当然是通过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用嘴巴尝;也就是通过自己的五种感觉器官达到对外部世界的内化,从而在脑中形成精神意识。那么精神意识即为语义吗?

  语言是两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媒体与介质。在人类世界中,语言则是两个人通过五种感知器官进行情感表达的形式。不过,不论是媒体、介质还是形式,只要是语言,必然要表达一定的内容,而且是由人的外部器官内化的精神意识。人脑中有一部分精神意识是不能外化的。如当一个女孩遇到心仪的男孩后,在向别人描述她的感觉时,只能语言上无限接近,不是完全外化到这个女孩脑中有关那个男孩的所有信息内容。可见,并不是所有精神意识都叫做语义。精神意识和语义之间有着明显区别。

  首先,精神意识范围大,语义范围小。精神意识被人的五种感觉器官所感知,继而内化所有精神意识。语义只是通过感觉器官表达出来的部分精神意识。人的大脑中储存的意义中还有一些没有通过五种感觉器官表达出来的精神意识。由此可见,语义包含于精神意识之中。其次,精神意识不需要外化,语义则必须外化。精神意识主观存在于人的大脑中,不需要表达出来,即不需要外化;大脑中的精神意识要上升为语义,必定要被表达出来,即外化,才能称之为语义。如一个中国人要表达“同意”的信息,必须通过口中发出“tongyi”的声音表达。最后,精神意识无需接受者,语义必定有接受者。精神意识只是主观存在,无需表达。没有表达就没有接受者,语义是语言的意义,是一种告知义,即在两体之间通过媒体或介质告知给对方的精神意识。既然是要告知给对方的精神意识则必定有精神意识的接受者,因此语义必定有接受者。

  3.语义与语音的结合过程

  汉语中,听到“ren”这个语音,中国人就知道指的是“用两条腿直立行走的,具有高智商的灵长类动物”。这个语音和语义是如何凝结在一起的?传统解释是约定俗成的,那么这个约定俗成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

  在这里先引入一个概念:意识焦点。凡是内化到脑中的所有精神意识,一直都在人脑中被意识到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当我们要去想的时候,一些相关精神意识才会被意识到。在想的过程中,人脑中相关精神意识仿佛被一把手电筒照亮了。这把手电筒把相关精神意识聚集在一起,由此,就叫做意识焦点。如当我们听到“树”这个语音时,意识焦点就会迅速把脑中有关“树”的信息聚集在一起。意识焦点在语音与语义的结合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某种特定交际场合下,某种精神意识到了非用人声表达不可的时候,于是某个人发出了一个任意的或者与之有关的人声。那么交际场合中的其他人听到这个人声,由于受场合限制,很容易联想到那个人声的能指。这个过程中人声牵动接收方的意识焦点,于是就照亮了接收方的相关精神意识。在这里人声与特定环境下的某种交际行为第一次结合在一起。

  其次,虽然由于意识焦点,人声与某种交际行为已经完成了第一次结合。但是人声与特定环境下的某种交际行为的结合需要长时间固化。人声与这种交际行为和环境联系的时间足够长,对应频率足够高,那么这个人声单独出现在并没有与之对应的交际行为特定环境中,意识焦点由于受到牵动,人脑会聚焦到交际行为本身。由此这种能牵动意识焦点人声就是语音。被意识焦点照射到的特定环境下的交际行为就是语义。语音与语义就结合在一起了。

  最后,语音与语义相结合,形成了简单的语素和词。随着人的认知能力空前发展,人如刚出生的小孩一样,开始由单个词的大量使用到双词阶段,再到突破性的成句阶段。小语言走上了语法化过程,成了复杂的层级符号系统。

  在语言符号化过程中,语音优胜于其他外化手段,与更多精神意识凝结在一起,但语音与语义结合成的小语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外化人脑中的所有精神意识。因此,其他外化手段一直在缓慢的发展中辅助小语言外化人的精神意识,并且这种辅助永不会消失。

  参考文献:

  [1]韩宝育。语言概念的延伸与扩展[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0,17(2):53-56.

  [2]菲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韩宝育。论语言符号中能治与所指的结合[J]。唐都学报,2002,20(79):130-133.

外交部发言人篇5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英语教学;交际能力

  众所周知,人类的交际行为可分为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长期以来,言语交际的研究一直倍受人们的青睐,而非言语交际的研究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传统的外语教学往往只注重言语本身,强调语音、语法、词汇、句型的练习和掌握;对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也主要集中在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上,忽略了对非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补充形式,非言语交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能传递言语交际难以表达的事物、意念和情感,起到支持、修饰或否定言语行为的作用(Samovar et al。,2000)。Birdwhistell (1970)通过对同一文化的人在对话中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比较发现:言语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的30%左右,70%为非言语交际。同时,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言语行为,其他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心理学家Mehrabian (1971)认为人们在表达情感和态度时,言语只占交际行为的7%,而声调和面部表情等非言语行为所传递的信息多达93%。可见非言语交际在人际交往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英语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非语言交际有效地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定会促进英语教学活动达到更佳效果。

  一 非言语交际的概述

  1 非语言交际的定义

  关于非言语交际的定义颇多。杨全良(1990)认为:所谓非言语交际,就是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过程,非言语交际的形式很多,不像言语交际那样只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它包括除使用语言和文字以外的一切传递信息的方式,如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利用、触摸行为、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和其它装饰等,甚至没有表情的表情、没有动作的动作,都是非语言交际的有效途径。Samovar(2000)等人将非言语交际定义为“在交际的环境中人为的和环境产生的对于传播者或受传者含有潜在信息的所有的刺激”, 因此它包括了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为的或由环境所产生的刺激,如:表情、手势、身势、触摸、界域、服饰、副语言、时间、场景等;同时,李杰群(2002)也认为,非语言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动作、语调、气温、颜色、气味、器物、服饰、时间、空间等多种手段,其中与人体有关的表情、动作等又称为人体语言或体态语。由此可见,非言语交际是一项涵盖范围极广、内容颇丰的跨学科学术研究,除言语交际之外有助于交流的任何利用行为举止、表情、外部环境的交际我们都可称为非言语交际。

  2 类型

  非言语交际的涵盖范围很广,纷繁的分类方法随之产生。毕继万 (1999) 将非言语交际分为四大类型:(1)体态语,包括基本姿态 (姿势和身势)、基本礼节动作 (如握手、微笑、体触、女士优先的礼节动作) 以及人体各部分动作 (如头部、面部动作、目光交流、臂部、手部、腿部动作等等)。(2)副语言, 又称类语言或伴随语言, 主要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非语义声音 (发音器官非语言声音、非发音器官非语言声音)。(3)客体语, 包括化妆品、修饰物、服装、衣饰、家具及其他耐用和非耐用物品。(4)环境语, 研究的是人们为自己所创造的环境对交际的影响, 而不是自然环境的作用。环境语包括时间、空间信息 (如拥挤、近体距离、领地观念、空间取向、座位安排等)、颜色、声音、灯光、标识、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等。

  3 作用

  非言语交际通常与言语交际结合进行,大体上起到重复、补充、替代、调节、否定的作用(Samovar,2000)。作为言语范畴外的一切表现形式,非言语交际不仅能产生听觉方面的效果,更能产生视觉、感觉、触觉等效果。同时,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补充形式,非言语交际能够传达出言语交际不能表达出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态度等重要信息,能增强语言交际的效果。在有些时候,非言语交际较之言语交际更能表达人的潜在意识和真实情感。

  二 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 非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Patrick (1988) 指出教师授课时的信息88%由非言语渠道传递,只有12%是由言语交际传递的。而英语课堂又是一个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信息交流场所,教师会运用大量的非言语交际手段以保证学生对英语言语知识的切实掌握。所以,作为一名外语传授者,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言语交际能力,更应该有扎实的非言语交际功底。因为合理正确地将非言语行为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同时,英语教师也能通过师生互动性极强的英语课堂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不仅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而且能切实提高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2 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体态语

  体态语,又称手势语,身势语,身体语言,行为语言等。它是指人用人体某一部分的形态变化来表达情感的一种辅助性言语表达方式,是一种没有声音伴随的语言,且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对言语行为起着支持、修饰、否定甚至直接替代言语行为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具有丰富体态语展示的英语课堂上中,如果能恰如其分地将其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a)面部表情

  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具有适时的面部表情,如经常以微笑面对学生会给学生亲切感,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也会对教师的教学进行默契的配合,从而形成融洽的课堂气氛。反之,如果教师一味刻意地保持严肃之态,学生势必会感到压抑,课堂气氛也就会死气沉沉,而这对于语言的教学是极其不利的,因为语言本身就是用来交流的,师生之间如果没有融洽的教学气氛,整个课堂也就是机械的教与学,学习语言的真正目的就没法实现。如有的学生性格内项,往往迫于羞怯而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即使遇到会的问题也常常保持沉默,这时,教师如能微笑并点头示意定能增加此类学生的自信,不仅能很好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同时也促进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b)眼神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自然、得体的眼神交际手段,因为眼神的表义功能极为丰富细腻,将其与具体的英语教学实践密切结合,可充分发挥其传情达意的功能。所以师生之间应适时保持恰当的眼神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盯着天花板或死盯教案照本宣科,而应有意识地用眼神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师获得及时全面的课堂教学信息反馈,有助于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的掌控,同时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97332.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服装行业分析报告
下一篇:数学组教研记录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