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登高》教学设计

作者: 爱可网 时间:2024年04月10日 来源:www.ik35.com

本文目录一览:

★、《登高》教学设计篇1

《登高》教学设计篇1

  日期:2015-12-21 13:27 阅读:100+

  共1课时

  登高 高中语文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

  2.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3.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2学情分析

  学生对诗歌的解读较为到位,但是语言组织能力欠缺

  3重点难点

  重点:品读诗歌的语言,分析诗中的形象特征,体味诗人的情感。

  难点: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许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踽踽独行,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步履蹒跚。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活动2【讲授】讲授

  一、介绍作者

  二、文本分析

  1.首联和颔联写了几种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答: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长江。

  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

  2.我们把这些寄寓了作者情感的景物叫做“意象”。

  接下来我们看看诗人是如何把自己的“悲愁”情感通过秋景体现出来的。

  来吧,点击字体就有分析!

  答:急风,是说风很大,而且又是秋天的风,这样的风更冷。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

  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猿的啼叫是哀伤的。哀猿声声,使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

  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回鸟,这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到处盘旋,形单影只。

  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

  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

  3.诗人的“悲”除了体现在首联、颔联描写的秋景上之外,还体现在哪里?

  答:还集中体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长年漂泊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万里”写出流浪之远,“常”写出流浪时间之长。

  补充:安史之乱时,李白从48岁开始流浪,一直到58岁去世,11年来安无定所。

  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年老了又身缠重病。诗人孤身一人去登台,倍感凄凉。

  补充:诗人这个时候已患肺结核、疟疾和风湿病,一只手不能动弹,处境堪忧。

  4.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

  答:“艰难”兼指国家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动乱(安史之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

  补充: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5.“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是怎么体现诗人内心愁苦的?

  答: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终没有遂愿,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

  活动3【练习】练习

  1.古人诗歌中写到“高猿长啸”,大都抒发文人的悲伤,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

  活动4【测试】测试

  1.《登高》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2.《登高》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活动5【作业】作业

  比较感悟

  秋词 采桑子•重阳 登高

  ⊙收获平台

  一、《采桑子•重阳》中有这样的句子:“战地黄花分外香。”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说,那是因为在战地硝烟的反衬之下,黄花显得格外芳香;有人说,那是因为词人南征北战,久违了花香,所以格外珍惜花香;还有人说那是因为毛泽东在战争环境下具有常人所没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你赞同哪种意见,或是有你独特的理解?大胆地谈出自己的想法吧!

  答:

  二、记诵杜甫的《登高》,并回答问题。

  1、诗歌题为“登高”,视野必然高远,你认为哪些诗句体现出这一点?

  2、你认为这首诗中最有气魄的诗句是哪一联?为什么?

爱可网分享地址:http://www.ik35.com/wm/97559.html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租赁合同范本标准
下一篇:施工安全管理方案


Copyright © 2023-2024 www.ik3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爱可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